【前方交會法使用時機】前方交會法使用時機:進階基線選擇與評量標準指南

【前方交會法使用時機】前方交會法使用時機:進階基線選擇與評量標準指南

空間後方交會:利用已知地面點和其像點座標解算外方位元素

導言

空間後方交會是一種攝影測量技術,透過已知地面控制點及其在影像上的對應像點,來反推影像的外方位元素,以獲取攝像機相對於被測對象的位置和姿態。這種方法在航空攝影和遙感等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程序步驟

空間後方交會的程序步驟如下:

  1. 數據採集:
  2. 從攝影數據中獲取影像比例尺、平均航高和內方位元素。
  3. 從外業測量中獲取地面控制點的攝影測量座標。
  4. 量測控制點在影像上的像點座標。

  5. 參數初始值:

    前方交會法使用時機 Play

  6. 外方位元素的初始值可透過假設影像為正射影像來估計。

  7. 旋轉矩陣計算:

  8. 利用近似角元素計算方向餘弦值,組成旋轉矩陣。

  9. 像點座標近似值計算:

    前方交會法使用時機

  10. 運用參數初始值和共線方程式,計算各個控制點對應像點的像平面座標近似值。

  11. 誤差方程組成:

  12. 對於每個控制點,建立一個誤差方程,包含外方位元素改正數和常數項。

  13. 法方程組成:

  14. 聯立所有控制點的誤差方程,組成法方程,並計算係數矩陣和常數項。

  15. 外方位元素求解:

  16. 根據法方程,求解外方位元素改正數,並更新外方位元素。

  17. 收斂性檢查:

  18. 反覆重複步驟 3-7,直到改正數達到設定的閾值,表明計算已收斂。

精度評估

外方位元素的精度可以用法方程係數矩陣的逆矩陣來評估。對角線元素的平方根代表各個外方位元素中誤差的倒數。單位權中誤差可透過控制點數量和殘差平方和的比值來計算。

優點和應用

空間後方交會的優點包括:

  • 易於使用
  • 運算量小
  • 可透過單張影像進行計算

其應用包含:

  • 航空攝影測量
  • 遙感影像分析
  • 地形建模

總結

空間後方交會是一種強大的攝影測量技術,可利用已知地面控制點和其像點座標來確定影像外方位元素。這種方法精度高、易於使用,在各種應用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前方交會法使用時機

在特定情況下,飛行員會使用前方交會法(IFR)來指引飛機航行。以下是前方交會法使用時機的一些關鍵因素:

1. 全球定位系統(GPS)不可用

當 GPS 信號不可靠或中斷時,前方交會法可用於導航。

2. 備用導航系統故障

如果飛機的其他導航系統(例如慣性導航系統或平面導航設備)發生故障,則前方交會法可作為備用。

3. 進入雷暴

當飛機必須穿過雷暴時,前方交會法可用於保持正確航向和高度。

4. 精密進場

前方交會法可用於執行精密進場,例如儀錶降落系統(ILS)或微波著陸系統(MLS)。

5. 有限的視覺情況

在有限的視覺條件下(例如夜間飛行或霧霾),前方交會法可協助飛行員保持航線。

前方交會法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 獨立於 GPS 或其他先進技術
  • 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可靠
  • 可用於精確進場

缺點:

  • 耗時且需要大量的計算
  • 需要高水平的飛行員技術
  • 在強風條件下可能不準確

前方交會法的執行步驟

前方交會法涉及以下步驟:

延伸閲讀…

角度前方交會”是通過觀測角A和角B求出點P坐標的定位方法;“

前方交會

  1. 確定飛機當前位置
  2. 測定飛機能否在特定時間到達預定交叉點
  3. 如果無法到達,調整飛機航向或速度
  4. 重複步驟 2 和 3,直到飛機到達交叉點

下表總結了前方交會法的步驟:

步驟 描述
確定當前位置 使用導航設備(例如 VOR 或 NDB)
測定是否能達到交叉點 計算飛機到交叉點的距離和所需時間
調整航向或速度 如果無法到達,調整航向或速度
重複步驟 2 和 3 直到飛機到達交叉點

請注意,前方交會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飛行員具備高度的技能和經驗。只有在其他導航方法不可用或不準確的情況下才應使用此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