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
九華山,因其99座山峯而得名,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地藏菩薩道場的所在地。相傳,唐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卓錫九華,苦修75年,於99歲圓寂。由於其生前逝後的種種瑞相酷似佛經中記載的地藏菩薩,因此被僧眾尊為地藏菩薩應世。九華山自此成為地藏菩薩道場。
九華山佛教文化悠久,始於東晉年間。歷經宋、元、明、清各朝,九華山寺宇達三百餘座,僧眾四千餘人。明代時,九華山進入鼎盛時期,有「佛國仙城」之譽。


現今九華山仍保存有眾多寺廟,包括大願地藏文化園區、百歲宮、五百羅漢堂、化城寺、旃檀林等。其中,大願地藏文化園區最為著名,園區內矗立著高99米的全球最大的地藏王菩薩銅像。
金喬覺圓寂後,其肉身經三年不腐,被供奉在肉身寶殿中。肉身寶殿始建於唐代,歷經多次修葺,如今已成為九華山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建議遊覽九華山時,可安排天台峯纜車上下。天台峯上有多座古寺,包括觀音峯、古拜經台、天台禪寺。其中,天台禪寺供奉有普文長老肉身。
景點介紹
景點 | 特色 |
---|---|
大願地藏文化園區 | 全球最大的地藏王菩薩銅像 |
百歲宮 | 供奉無瑕法師肉身 |
五百羅漢堂 | 供奉五百尊羅漢 |
化城寺 | 地藏菩薩化身金喬覺駐錫之地 |
旃檀林 | 規模宏大的寺廟,供奉明淨長老肉身 |
九華山大街 | 九華山風景區重鎮,體驗繁榮景象 |
肉身寶殿 | 供奉金喬覺肉身 |
觀音峯 | 原名圓通庵,有「妙高台」之稱 |
古拜經台 | 相傳金喬覺在此拜誦《華嚴經》 |
天台禪寺 | 供奉普文長老肉身,遊客必到之處 |
地藏古洞 | 傳説金喬覺在此清修 |
線路規劃
第一天
- 早晨從南京出發,驅車前往九華山。
- 辦理入住手續。
- 遊覽大願地藏文化園區,參觀地藏王菩薩銅像。
- 前往百歲宮,參觀無瑕法師肉身。
第二天
- 搭乘天台峯纜車前往天台峯。
- 遊覽觀音峯、古拜經台、天台禪寺。
- 前往化城寺參觀。
- 返回九華山大街,體驗繁榮景象。
第三天
- 遊覽肉身寶殿,參觀金喬覺肉身。
- 前往地藏古洞參觀。
- 辦理退房手續,返回南京。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像:佛教聖地中的明珠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像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中的重要聖像,被尊奉為地藏菩薩的道場。這尊莊嚴雄偉的佛像吸引了無數信徒和遊客前來瞻仰。
歷史淵源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像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相傳,一位名叫金喬覺的唐僧在九華山苦修數十年後,感召地藏菩薩顯靈,於是在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主持修建了這尊佛像。
尺寸形制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像高大雄偉,通高9.9米,其中淨身高度9米,台座高度0.9米。佛像身著袈裟,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左手持錫杖,右手結施無畏印。佛像面容慈悲莊嚴,神態安詳自然,展現出地藏菩薩救度眾生的大慈大悲之心。
文化意義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像不僅是佛教藝術的傑作,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承載了千百年來的佛教信仰和民間傳説,成為九華山佛教文化的象徵。香客們紛紛前來禮佛祈福,祈求消災解難、福壽安康。
表: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像數據
項目 | 數值 |
---|---|
高度 | 9.9米 |
淨身高度 | 9米 |
台座高度 | 0.9米 |
修建年代 | 唐朝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 |
所在地 | 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 |
參觀信息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像位於九華山百歲宮內,是九華山必遊景點之一。遊客可以購買門票進入百歲宮,瞻仰這尊神聖的佛像,領略中國佛教文化之美。
延伸閲讀…
Top 1000件九華山地藏王佛像- 2024年2月更新
九華山地藏庵
注意事項
- 參觀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像時,請保持莊嚴肅穆,不可大聲喧嘩或拍照。
- 香客祈福時,請自備香火,不得在佛像前焚燒紙錢或點燃蠟燭。
- 寺院內設有功德箱,遊客可自願捐款,以助寺院維護和弘揚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