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穴:肩周炎、落枕、腰扭傷的緩解良方
中平穴位於大腿外側,腓骨長肌與趾縱伸肌之間,距離足三里穴下方一寸處。
主治症狀:


中平穴可緩解下列症狀:
– 肩周炎
– 落枕
– 急性腰扭傷
– 冠心病
– 心絞痛
– 急性腹痛
作用功效:
按壓中平穴具有多種功效:
– 降低血壓,提神醒腦
– 調理腸胃
– 消炎止痛
按摩手法:
將中指指腹置於中平穴上,進行環形按揉,每次約 2 分鐘。
穴位簡史:
中平穴最初稱為「肩周穴」,後改名為「中平穴」,最後定名為「肩痛穴」。該穴是針對肩關節功能而命名的特定穴位,主要用於治療內臟疾病。中平穴在穴位治療領域中歷經多年研究,累積豐富的臨牀經驗,治療效果顯著,治癒率達 98%,一針治癒率達 11%。
中平穴:人體重要的氣血交匯處
中平穴是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位,位於大腿外側,屈膝成 90 度時,在膝眼直下約 8 寸處,當股二頭肌與半腱肌之間的凹陷中。
中平穴的功能
中平穴具有以下功效:
- 疏通氣血:中平穴位於人體氣血匯集的部位,有助於疏通氣血,促進血液循環。
- 活絡筋骨:刺激中平穴可以活絡筋骨,緩解肌肉痠痛和疲勞。
- 調理腸胃:中平穴與脾胃經相通,有助於調理腸胃,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中平穴的取穴方法
- 取坐姿或仰卧姿勢。
- 屈膝成 90 度角。
- 在膝眼直下約 8 寸處,找到股二頭肌與半腱肌之間的凹陷。
- 即為中平穴。
中平穴的按摩方法
可採用指壓或艾灸的方式刺激中平穴:
- 指壓:用拇指或食指按壓中平穴,力道適中,持續按壓 5-10 分鐘。
- 艾灸:將艾條點燃對準中平穴燻灸,每次灸 10-15 分鐘,每日 1-2 次。
中平穴的注意事項
中平穴是一個重要的氣血交匯處,具有疏通氣血、活絡筋骨和調理腸胃的功效。通過按摩或艾灸中平穴,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身體健康,緩解不適症狀。
延伸閲讀…
肩周炎緩解辦法,按摩足三里下的中平穴
中平穴(肩周穴,肩痛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