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形成與演變(逆序)
王天下的思想傳統:榮耀與困境
- 「自編户齊民」以降,王天下的思想傳統催生榮耀,但也陷中國於困境。
- 從敦睦鄰邦到萬夷來朝,中國概念由區域擴張為帝國。
- 楚漢之戰後,漢民族統一天下,中華文化得以擴展。
天下之中的建構
- 「中國化」的過程包括征服、統治和改造。
- 歷代王朝擴張疆域,實行「中國化」政策。
- 周朝建立「天下秩序」,制定祭祀、朝貢和軍事制度。
中國本部的奠定
- 商周時期,中原地區形成中國文化的核心。
- 商朝建立國家機構,奠定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格局。
- 夏朝存在與否仍有爭議,但可能影響了後續文明發展。
「中國」的擴張
- 西漢時期,中國勢力拓展至西域和朝鮮半島。
- 唐朝建立盛世,中國文化輻射影響東亞地區。
- 蒙古入侵中國,建立元朝,中國版圖擴大至歐亞大陸。
社會型態的演進
- 原始社會:採集狩獵,氏族制度。
- 城邦時代:農業技術進步,青銅器工具,奴隸制度興起。
- 編户齊民:國家人口統計管理,農耕經濟發達。
文明史的空白與學術論爭
- 「夏商周斷代工程」試圖填補中國文明史空白,但爭議不斷。
- 中研院杜正勝另闢蹊徑,以大歷史觀點探討中國形成過程。
- 政治宣傳和民族情懷混雜,阻礙客觀理解中國。
瞭解中國的重要性
- 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對維護台灣至關重要。
- 去中國化爭論不利於對中國的客觀認識,會帶來危險。
- 台灣本土意識凝聚,仍需有對中國的深刻理解。
表格總結:中國形成與演變
階段 | 時間 | 主要特徵 |
---|---|---|
王天下的思想傳統 | 漢朝以降 | 擴張疆域,中華文化傳播,思想困境 |
天下之中的建構 | 周朝 | 祭祀、朝貢、軍事制度,奠定中國秩序 |
中國本部的奠定 | 商周時期 | 文化核心形成,國家機構建立 |
「中國」的擴張 | 西漢、唐朝、元朝 | 勢力擴張,文化輻射,版圖擴大 |
社會型態的演進 | 遠古至近古 | 採集狩獵、農業技術、國家管理 |
文明史的空白與學術論爭 | 現代 | 歷史空白填補,學術爭論,宣傳與情懷 |
瞭解中國的重要性 | 當代 | 認識歷史、文化、現實,維護台灣 |
中國是怎麼形成的?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探究其形成的過程,是一段漫長而曲折的歷史之旅。
史前時代:文明的搖籃
中國的史前文化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約在距今 250 萬年前。在這個時期,最早的人類在中國境內活動,留下了一些石器和骨器的遺蹟。


新石器時代:農業的興起
約在距今 1 萬年前,中國進入新石器時代。這一時期,農業開始在黃河流域興起,出現了以半坡文化為代表的農耕定居部落。
夏商周三朝:國家形成
約在距今 4000 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建立。夏朝之後,商朝和周朝相繼興起,奠定了中國古代國家的基礎。
朝代 | 興盛時期 | 主要成就 |
---|---|---|
夏朝 | 約距今 2100-1600 年 | 建立農業國家,發展青銅冶煉 |
商朝 | 約距今 1600-1046 年 | 制定文字,出現青銅器 |
周朝 | 約距今 1046-256 年 | 建立分封制,周禮文化繁榮 |
春秋戰國時期:思想百家爭鳴
周朝衰落後,中國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各諸侯國並立,政治動盪,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秦漢帝國:統一強盛
秦朝統一中國後,建立中央集權的秦帝國。漢承秦制,開創了漢武帝治世,中國歷史進入全盛時期。
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
三國時代結束後,中國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段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唐宋元明清:盛世與變革
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國經歷了幾個盛世和變革時期,出現了燦爛文化和強盛經濟。
朝代 | 興盛時期 | 主要成就 |
---|---|---|
唐朝 | 約距今 618-907 年 | 經濟繁榮,文化鼎盛 |
宋朝 | 約距今 960-1279 年 | 重文偃武,科技發達 |
元朝 | 約距今 1271-1368 年 | 首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 |
明朝 | 約距今 1368-1644 年 | 疆域廣闊,海外探險 |
清朝 | 約距今 1644-1911 年 | 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
20 世紀以降:變革與現代化
中華民國建立後,中國經歷了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等重大事件。隨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啟了中國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進程。
綜上所述,中國的形成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經歷了史前時代、夏商周三朝、春秋戰國時期、秦漢帝國、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時期、20 世紀以降等主要階段。時至今日,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大國和重要的一極,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延伸閲讀…
【中國是怎麼形成的】何謂中國?歷史上的中國是如何形成的?
中國是怎麼形成的:大歷史的速寫- 杜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