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迎新,吉兆臨門
在珠三角地區,過年時節,人們習慣在門前擺放金桔樹,寓意金玉滿堂、大吉大利。傳説中,“桔”與“吉”諧音,寄託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伴隨著臘月的臨近,人們紛紛前往花市選購年桔樹和相配套的花卉。對於年桔樹的選擇,需考量庭園大小,不應過大或過小。通過走訪多個花檔,對比價格和樹形後,可確定購買哪一家。
運送年桔樹時,花農會幫忙找尋車輛,費用由買方支付。花農也會派人跟隨送貨,協助搬抬。
新買來的金桔樹上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將其壓彎了腰。花農會用竹竿撐起果枝,使之挺直。金桔圓潤飽滿,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宛若一盞盞金色的燈籠。
為了增添喜慶氛圍,人們還會在樹上懸掛紅色的燈籠,與金桔的黃色互相輝映。金桔性屬蜜桔,觸感清涼柔軟。金桔樹枝繁葉茂,葉色濃綠,散發著清雅的茶葉香氣。葉背有明顯的葉脈,在陽光下翠綠欲滴。
除夕夜,人們會在金桔樹葉上用訂書機固定好紅包,寓意財運亨通。紅包通常會持續掛放至元宵節再摘下。
金桔樹不僅增添了年味,更寄託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祝福。春節過後,金桔樹會被移至大門邊,繼續點綴庭園風景。元宵節後,許多人會選擇將金桔樹丟棄,但筆者建議繼續種植一年至舊年底,以保持其生機盎然。
金桔特性 | 細節 |
---|---|
外型 | 圓潤飽滿 |
顏色 | 金黃色 |
果皮 | 涼爽柔軟 |
葉色 | 濃綠 |
香氣 | 清雅茶香 |
葉脈 | 清晰可見 |
新年橘子樹:傳統吉祥物,迎新納福
新年橘子樹,又稱「桔樹」,在華人文化中寓意著吉祥、富貴,是新春佳節必備的裝飾。它不僅帶來濃濃的節日氛圍,更寄託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
起源與傳説
新年橘子樹的習俗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時期。相傳當時朝廷於新春期間舉辦「橘園遊藝會」,臣子們奉上稱為「盆橘」的帶果橘樹,寓意「吉慶有餘」。自此,「橘」與「吉」同音,橘子樹便成為新年期間招吉祥、納福運的象徵。
品種和培育
新年橘子樹通常有兩種常見品種:
品種 | 特徵 |
---|---|
金桔 | 果實圓形,成熟時呈鮮豔的橙紅色,皮薄多汁。 |
四季桔 | 果實較小,常年開花結果,花香濃鬱。 |
培育新年橘子樹需要適當的光照、温度和澆水。一般在入冬前購買,放置於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避免積水。
吉祥寓意和擺放習俗
習俗 | 寓意 |
---|---|
樹上掛滿果實 | 碩果纍纍,象徵富貴多子。 |
掛上紅燈籠或金幣 | 財運亨通,招財進寶。 |
放置於客廳或大門口 | 迎財接福,保佑家宅平安。 |
此外,新年橘子樹的擺放方位也暗藏玄機:
方位 | 寓意 |
---|---|
東方 | 紫氣東來,吉祥如意。 |
西方 | 財源廣進,事業有成。 |
南方 | 名聲大噪,聲名遠播。 |
北方 | 健康平安,長壽無憂。 |
養護與保存
新年過後,橘子樹仍可繼續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