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穴】前庭穴在哪裡?醫教你按 5 穴位舒緩頭暈、腰痠背痛!

【前庭穴】前庭穴在哪裡?醫教你按 5 穴位舒緩頭暈、腰痠背痛!

頭暈與暈眩的原因及緩解

頭暈是一種常見的困擾,其成因眾多,從空氣品質不佳、睡眠不足,甚至中風都有可能。尋找出病因對症治療至關重要。

頭暈種類及其成因

前庭穴 Play

頭痛暈大致可分為兩種:

類型 成因 常見症狀
姿勢性眩暈 快速站立或轉動頭部時,大腦內耳前庭系統無法適應導致 頭暈、失去平衡感
非姿勢性眩暈 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或感染等 持續性頭暈、噁心、嘔吐、視力模糊

常見頭暈成因

前庭穴

  • 內耳失衡
  • 貧血
  • 失眠
  • 脱水
  • 低血糖
  • 高血壓
  • 藥物副作用

自我緩解頭暈的方法

  • 穴道按摩:
    • 風池穴:位於頸後兩條大筋旁,按摩可緩解頭部緊繃
    • 神庭穴:位於兩眉中間,按摩可提神醒腦
  • 調整呼吸:
    • 深呼吸或腹式呼吸,有助於穩定頭部供血
  • 補充水分:
    • 脱水會導致頭暈,適時補充水分非常重要
  • 避免誘發因子:
    • 認清頭暈誘發因子(如特定運動、空氣品質不佳等),並儘量避免

暈車暈船暈機的成因

暈車暈船暈機是一種動暈症,是人體前庭系統對特定運動狀態刺激過度反應所致。

主要誘發因素包括:

  • 交通工具的晃動
  • 前庭功能敏感
  • 胃腸道感受器過於敏感

預防暈車妙招

  • 調整坐姿:
    • 坐在視野開闊、通風良好的位置
  • 適當休息:
    • 行車途中適時休息,下車走動
  • 避免空腹:
    • 出發前適當進食,避免空腹加劇暈眩
  • 藥物輔助:
    • 服用抗暈車藥物或口含薑糖
  • 心理調節:
    • 保持心情平靜放鬆

前庭穴:緩解暈眩、嘔吐的要穴

前庭穴是人體的重要穴位之一,位於耳根後方,枕骨下方的凹陷處。又稱耳後窩,在耳廓後方約2.5釐米的位置上,前庭穴為足少陽膽經上的要穴。

前庭穴的作用與主治

根據中醫理論,前庭穴具有以下作用:

  • 鎮靜止暈
  • 平衡內耳
  • 緩解胃氣不和
  • 止嘔吐與呃逆

因此,前庭穴常被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暈眩嘔吐
  • 耳鳴
  • 胃氣不和
  • 呃逆

前庭穴的取穴方法

取前庭穴時,可採用以下步驟:

  • 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依次向上扶於耳後,中指頂端所抵達的位置即是前庭穴。
  • 或將食指、中指疊放在耳後,中指尖抵達後腦骨時,緊靠食指後緣旁開一指寬的位置,即是前庭穴。

前庭穴的按摩手法

按摩前庭穴時,可採用以下手法:

  • 用拇指指腹按揉前庭穴,力度適中,順時針按揉50-100下,或逆時針按揉50-100下。
  • 用食指或中指輕彈前庭穴,持續彈動10-20下。
  • 用砭石或艾灸盒灸前庭穴,每次10-15分鐘。

注意事項

  • 孕婦不宜按摩前庭穴。
  • 按摩時避免用力過度,以免造成局部疼痛。
  • 如果暈眩嘔吐症狀嚴重,建議及時就醫診治。

其他相關穴位

延伸閲讀…

腰痠背痛,多功能神穴位原來藏在腳踝!-第2頁

眩暈、頭暈好難受?巧按4穴道緩解兼保養

除了前庭穴外,還有其他穴位也具有鎮靜止暈、平衡內耳的作用,如下表所示:

穴位 功效 取穴方法
風池穴 疏風止暈 項部後正中線上,翳風穴與大椎穴之間的中點
魚腰穴 平衡內耳 耳後,翳風穴下凹陷處
翳風穴 止暈止嘔 耳後,乳突後下方,當耳垂與枕骨下凹陷處相平
太陽穴 止暈止痛 外眼角外上方,攢竹穴與絲竹空穴之間,眉弓隆起處
百會穴 提神醒腦 頭頂正中線上,兩耳尖連線的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