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去世】與長輩生死相隔的傷痛:從過世流程到治喪,如何揮別親愛的家人

【長輩去世】與長輩生死相隔的傷痛:從過世流程到治喪,如何揮別親愛的家人

親人過世處理

親人離世總讓我們措手不及,傷心之餘,更需積極處理後事,讓亡者早日安息,生者也能釋懷。

處理步驟

長輩去世 Play

  1. 通報單位:在家過世時,通報醫院或警察,取得死亡證明。

  2. 治喪事項:尋找專業禮儀公司協助處理後續事宜,包括靈堂設置、告別式規劃、骨灰處理等。

  3. 申請殯儀館:取得死亡證明後,可申請殯儀館舉行告別式。

    長輩去世

  4. 火化或土葬:根據個人宗教信仰或遺囑,選擇火化或土葬。火化後,可將骨灰安置於塔位或納骨堂。

  5. 後續關懷:禮儀公司通常提供百日、對年及合爐祭祀提醒,協助家屬走過喪親之痛。

親人生前遺願

  1. 長眠方式:確認親人是否生前已指定長眠方式,如火化或土葬。

  2. 臨終照護:是否希望接受安寧緩和照護或善終服務。

  3. 身後事項:是否有指定的遺囑或財產分配交代。

喪事禁忌

  1. 服喪期間:昔日守孝三年,現多以對年(一年)為限。

  2. 民俗避諱:服喪期間不得進寺廟、婚禮、壽宴等喜慶場合。

  3. 服喪標示:傳統披麻帶孝,現多以素色服飾替代。

  4. 儀容整理:守孝期間不剪髮、刮鬍子。

  5. 節日慶祝:避開端午、中秋等團圓節日慶祝,以免觸景傷情。

  6. 保護昆蟲:傳説親人會化身昆蟲返家,不可殺害或驅趕。

  7. 遮神:直至出殯後,以紅紙遮擋神像、祖先牌位,表示迴避喪禮穢氣。

長輩去世後的心路歷程

長輩的去世帶走了我們的親人,也帶走了我們的一部分回憶和情感。面對長輩去世,我們需要經歷一段艱難的哀悼期。以下是一個常見的心路歷程:

否認與震驚

得知長輩去世的消息時,我們可能無法相信這是真的,感到震驚和麻木。這種否認機制幫助我們緩和一時的打擊。

憤怒與討價還價

隨著現實逐漸沉澱,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對長輩的離開感到不公平。有些人可能會討價還價,希望通過某種行為或祈禱來挽回逝者。

憂鬱與絕望

當否認和憤怒消退後,我們可能會陷入憂鬱和絕望。我們會懷念長輩,思念他們的陪伴和支持。這種情緒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使我們無法正常運作。

接納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逐漸接受長輩去世的事實。我們開始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儘管我們會永遠懷念他們,但我們也可以讓他們活在我們的記憶中。

意義與成長

在哀悼期的最後階段,我們可能會從長輩的去世中找到意義和成長。我們可能會深入瞭解生命和死亡的本質,並更加珍惜與親人的相處時光。

輔助與支持

面對長輩去世,求助於親友和專業人士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幫助度過哀悼期的資源:

類型 資源
專業諮商 治療師、心理諮詢師
支持團體 哀傷輔助小組、臨終關懷機構
自助書籍 哀悼相關書籍
線上資源 哀悼論壇、網站

面對長輩去世的建議

  • 允許自己難過:不要壓抑或否認你的感受。讓自己表達悲傷和情緒,這是哀悼的重要部分。
  • 尋求支持:與親友交談,加入支持團體或尋求專業諮詢。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幫助你度過這段艱難時期。
  • 照顧好自己:定期進食、睡眠和運動。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健康,這樣才能應對哀悼的挑戰。
  • 紀念逝者: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紀念長輩,例如設置紀念碑、分享他們的故事或創立遺產。
  • 找到意義:雖然長輩的去世令人心碎,但它也可以成為成長和學習的機會。從他們的生命中提取教訓,並運用它們來改善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