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慈湖陵寢,位於桃園市大溪區,原為總統蔣中正的總統行館,因蔣中正思念其母王太夫人,於1962年更名為「慈湖」。蔣中正逝世後,靈柩暫厝於慈湖賓館,至今已44年。


蔣介石生前曾希望自己死後能葬在南京中山陵的「正氣亭」,但因海峽兩岸隔絕,而未能實現。其子蔣經國亦遵從父志,暫厝於慈湖陵寢。
慈湖陵寢的寢室內,擺放著蔣介石的書桌、眼鏡、帽子等遺物。牆上掛着宋美齡的畫作,書桌上有一張寫著「能屈能伸」的便條。
1982年,中共官員廖承志曾致函蔣經國,表示蔣家祖居和墓廬已修繕一新,盼望蔣介石靈柩回葬大陸。但蔣氏後人不願違背蔣介石遺志,堅持暫厝於慈湖。
蔣介石的浮棺長期不落土,曾引起風水學者爭論。但蔣氏後人表示,他們相信蔣介石的遺志,不擔心風水劫。
蔣介石的故居及墳墓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但其故居後來已被修復,對外開放。
慈湖陵寢作為蔣中正的紀念地,承載著他對故土的思念和海峽兩岸的歷史記憶。」
表單
關鍵內容 | 簡述 |
---|---|
陵寢位置 | 桃園市大溪區 |
陵寢名稱 | 慈湖陵寢 |
原名 | 洞口賓館 |
蔣中正遺憾 | 未能葬在南京中山陵的「正氣亭」 |
蔣經國終身 | 暫厝於慈湖陵寢 |
寢室擺放 | 書桌、眼鏡、帽子、畫作、便條 |
廖承志來函 | 期盼蔣介石靈柩回葬大陸 |
蔣氏後人立場 | 堅持暫厝於慈湖,不違背蔣中正遺志 |
風水學者爭論 | 蔣介石浮棺不下葬引發風水學爭論 |
蔣氏後人回應 | 信任蔣中正遺志,不擔心風水劫 |
故居狀況 | 已修復,對外開放 |
蔣介石墓:桃源仙谷中的最後歸宿
蔣介石墓位於桃園市大溪區,為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介石的陵寢。這座氣勢磅礡的陵墓,坐落於大溪區復興鄉慈湖風景區內,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成為台灣的知名觀光景點和歷史遺跡。
墓園規劃與設計
蔣介石墓於1975年落成啟用,由建築師規劃設計。墓園面積寬廣,約有70公頃,分為陵寢區、紀念公園區和展示區三大區域。
陵寢區位於墓園中心,為蔣介石的墓室和安葬地。墓室採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風格,外觀宏偉壯觀,內部裝飾富麗堂皇。墓室前有寬敞的廣場和紀念廳,供民眾瞻仰和緬懷。
紀念公園區環繞陵寢區,佔地廣闊。公園內設有紀念碑、雕塑、紀念堂等,展示蔣介石生平事蹟和功績。公園綠樹成蔭,景色優美,是民眾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展示區位於墓園外圍,展示蔣介石生前使用過的文物、車輛和飛機等,讓民眾更深入瞭解這位歷史人物。
墓室與安葬
蔣介石墓室位於陵寢區地下。墓室呈正方形,寬約12公尺,高約10公尺。墓室中央安放著蔣介石的靈柩,靈柩兩側設有祭台和供桌。墓室牆壁上刻有蔣介石生平大事記和遺訓。
蔣介石於1975年4月5日病逝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88歲。其遺體於同年5月16日安葬於蔣介石墓園。
建造年代 | 佔地面積 | 安葬人物 |
---|---|---|
1975年 | 70公頃 | 蔣介石 |
參觀資訊
蔣介石墓園全年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8點至下午5點30分。民眾可自行前往或參加旅行團參觀。墓園內設有停車場、餐廳和紀念品商店,方便遊客參觀。
參觀蔣介石墓,不僅可以緬懷這位歷史人物,還可以欣賞優美的風景和瞭解中華民國的歷史文化。
延伸閲讀…
蔣介石至今為何不下葬?只因他説了一句話… – 歷史
蔣介石祖墳墓地風水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