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象 | 描述 | 主證 | 説明 |
---|---|---|---|
細脈 | 細小如絲 | 濕病、氣血虛 | 正氣不足 |
微脈 | 微小模糊 | 陰陽氣血虛 | 身體衰弱 |
散脈 | 飄忽不定 | 元氣離散 | 生命垂危 |
虛脈 | 無力無神 | 虛證 | 元氣虧損 |
弱脈 | 沉細無力 | 氣血不足 | 身體虛弱 |
濡脈 | 浮細極軟 | 諸虛證、濕證 | 身體極度虛弱 |
結脈 | 速度緩慢且不規律 | 積聚、血瘀 | 身體阻塞 |
促脈 | 速度加快且不規律 | 陽盛實熱 | 身體發炎 |
代脈 | 規則性間歇 | 臟氣衰微 | 身體受損 |
實脈 | 益堅有力 | 實證 | 身體強盛 |
洪脈 | 來盛去衰 | 熱盛 | 身體發熱 |
滑脈 | 脈波流利 | 痰飲、實熱 | 身體濕熱 |
澀脈 | 來往艱澀 | 氣滯、血瘀 | 身體氣血不暢 |
緩脈 | 緊張度降低 | 濕病、中氣不足 | 身體虛弱 |
緊脈 | 左右彈人 | 寒證、痛證 | 身體虛寒 |
弦脈 | 端直以長 | 肝病、諸痛、痰飲 | 身體氣機不順 |
疾脈 | 一息八至 | 陽極陰竭 | 身體極度虛弱 |
數脈 | 一息六至 | 熱證 | 身體發熱 |
遲脈 | 一息三至 | 寒證 | 身體虛寒 |
伏脈 | 按之極重 | 厥證、邪閉、痛極 | 身體虛弱 |
沉脈 | 按之稍減 | 裡證 | 身體虛弱 |
浮脈 | 按之即現 | 表證 | 身體虛弱 |
脈象亂:理解混亂且不規則脈搏的症狀和原因
脈象亂是指脈搏跳動時發生的混亂和不規則。


症狀
- 脈率不一:脈率時快時慢,且變化頻繁。
- 節奏異常:脈搏可能突然跳過或提前跳動。
- 不規則間隔:兩次脈搏之間的時間長度變化很大。
- 力度減弱:脈搏可能感覺虛弱或微弱。
- 胸痛:嚴重的情況下,脈象亂會導致胸痛。
原因
脈象亂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原因 | 成因 |
---|---|
心房顫動 | 心房肌肉快速且不規則地收縮 |
心室顫動 | 心室肌肉快速且不規則地收縮,可能是心臟麻痺的徵兆 |
器質性心臟病 | 心臟肌肉或瓣膜的結構異常,導致脈搏不規則 |
甲狀腺機能亢進 | 甲狀腺製造過多的激素,導致心率加快和脈率不一 |
咖啡因和酒精 | 過量攝取咖啡因或酒精會刺激心臟,導致脈象亂 |
脱水 | 身體液體不足會導致電解質失衡,進而影響心臟傳導 |
藥物 | 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可能會導致脈象亂 |
風險
脈象亂本身可能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它可能是潛在心臟疾病的徵兆。
嚴重的心臟疾病可能是:
- 心衰竭
- 心臟病發
- 中風
診斷
醫師將透過以下方式診斷脈象亂:
- 病史詢問:瞭解病人的症狀和病史。
- 身體檢查:包括測量脈率和節奏。
- 心電圖(ECG):記錄心臟電活動的圖表。
- 其他檢查:如有必要,可能需要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查或心臟超音波檢查。
治療
脈象亂的治療方式將取決於其根本原因。
- 藥物:用於控制心率和節奏,例如β受體阻斷劑或鈣離子通道阻斷劑。
- 電氣心臟轉律:透過電流將心臟恢復到正常節奏。
- 心導管手術:對於需要物理矯正心臟結構的心臟疾病。
- 生活方式調整:例如戒煙、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以促進心臟健康。
預防
預防脈象亂的關鍵是維持心臟健康:
- 控制血壓:高血壓會對心臟造成壓力,導致脈象亂。
- 控制膽固醇:高膽固醇會導致動脈阻塞,影響心臟血流。
- 戒煙:吸煙會損傷血管並增加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 規律運動:運動可以加強心臟並改善總體心血管健康。
- 健康飲食:均衡健康的飲食可以為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以支持心臟功能。
何時尋求醫療協助
如果您出現脈象亂的症狀,例如脈率不一、節奏異常或胸痛,請立即尋求醫療協助,尤其是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