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對照表】由古迄今,時序流轉的奧秘:農曆十二時辰對照表終極版

【時辰對照表】由古迄今,時序流轉的奧秘:農曆十二時辰對照表終極版

摘要

時辰是一古代計時法,自西周始用,每時辰約為現時兩小時。十二時辰命名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時辰與十二生肖相關,各時辰之名或描繪天地之象、或闡明生活之理。本文詳解十二時辰之時制、時辰與生肖對應、養生理論、時辰與漢字形意聯繫,並以古詩點綴。

引言

時辰對照表 Play

時辰,中國古代計時單位,自西周始用,漢代定名。一日十二時辰,每時辰約為現時兩小時;時辰以地支為名,十二地支依次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時辰命名與生肖

古人將十二生肖與時辰相配,各時辰之名或寄託動物習性、或寓意自然變化。如子時屬鼠,因鼠活動於夜半;申時屬猴,因猴傍晚鳴叫;午時屬馬,因馬於正午時奔騰。

時辰對照表

時辰養生論

中醫有十二時辰養生理論,認為人體經脈按時辰運行,養生宜順應時辰代謝規律。子時屬膽經,宜安眠;醜時屬肝經,宜熟睡;寅時屬肺經,宜深睡眠;卯時屬大腸經,宜排便;辰時屬胃經,宜用餐;巳時屬脾經,宜飲水;午時屬心經,宜小憩;未時屬小腸經,宜調養小腸;申時屬膀胱經,宜運動;酉時屬腎經,宜休息;戌時屬心包經,宜散步;亥時屬三焦經,宜安睡。

漢字形意與時辰

十二時辰之字形,隱含豐富意涵。如子字形似襁褓中之嬰兒,寓意新的一天之誕生;醜字形似扭動手指,寓意黑夜轉向白晝;寅字形似引物之手,寓意熹微初現;卯字形似開門,寓意天明;辰字形似托出雲氣,寓意晨霧;巳字形似蛇,寓意炎熱。

古詩點綴

古詩生動描繪時辰之美,情寄時辰之理。如唐代張繼《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勾勒子時之寂靜與鐘聲之悠遠;宋代王安石《登飛來峯》:「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描繪醜時之天光熹微與鳥鳴報曉。

結語

時辰,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體現著我國先民對時光流逝與養生保身的智慧。雖已淡出現代計時法,但其豐富意藴仍值得探究與傳承。

時辰對照表:深入瞭解時辰系統

時辰對照表是中國古代劃分時間的系統,以12個時辰為基準,每個時辰對應一天中的兩個小時。這些時辰與地球的自轉有關,並與不同的自然現象和傳統文化相關聯。

時辰 對應時間
23:00-01:00
01:00-03:00
03:00-05:00
05:00-07:00
07:00-09:00
09:00-11:00
11: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17:00-19:00
19:00-21:00
21:00-23:00

時辰與自然現象

時辰系統與自然現象密切相關,每個時辰都與特定的自然現象對應。例如:

  • 子時:萬物沉寂,天地交合
  • 巳時:陽光普照,萬物生長
  • 酉時:日落西山,天地交合

時辰與傳統文化

時辰系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影響著人們的日常作息、生活習慣和節慶慶祝。例如:

  • 辰時:是上班上課的吉時
  • 午時:適合午飯、午休
  • 戌時:是家人團聚的時段

時辰的應用

時辰系統在古今生活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 傳統中醫:中醫認為不同的時辰對人體的健康有不同的影響。例如,子時是睡眠養生的最佳時段。
  • 農業耕作:農夫根據時辰來決定播種、收穫和灌溉的時間。例如,巳時是播種的好時機。
  • 生活習俗:時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梳頭、洗漱和結婚等習俗都有特定的時辰。

結論

延伸閲讀…

十二時辰與二十四小時對照表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

時辰對照表是中國古代智慧的體現,反映了古人對時間的深刻理解和與自然的密切聯繫。它不僅是一套時間劃分系統,更藴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實用價值。時辰系統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