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從樹到餐桌的美味與益處
板栗樹,又稱大板栗或風慄,為殼鬥科慄屬中的高大喬木。其樹形挺拔,可達20米之高,冠幅寬闊。葉片呈長橢圓形,邊緣鋸齒狀,長約10-22釐米,寬約4.5-8釐米。
板栗的獨特果實


板栗樹於每年9-10月果熟,產出帶有密刺的總苞,內含2-3枚光澤的堅果,即我們常食用的板栗。野生的板栗果實直徑約2-3釐米,而人工栽培的可達4釐米或以上。
桂林錐慄與板栗的差異
市面上常見兩種栗子,圓形且頂部尖尖的為桂林錐慄,體積較小、甜味濃鬱、肉質粉嫩,適合燜煮。而扁平且體積較大的為板栗,味道較淡、肉質較硬,適合煲湯。
提升栗子甜味的小技巧
若想提升栗子甜度,可將帶殼栗子浸泡於水中,時間長短依個人喜好調整。此方法能有效提升栗子的風味。
板栗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功效
板栗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蔔素,以及鉀、磷等礦物質。其藥用價值亦不容小覷,性温味甘,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此外,核黃素含量豐富,有助於預防口腔潰瘍。
項目 | 板栗 | 桂林錐慄 |
---|---|---|
形狀 | 扁平 | 圓形,頂部尖尖 |
體積 | 較大 | 較小 |
味道 | 淡 | 濃鬱,甜味較高 |
肉質 | 較硬 | 粉嫩 |
適合烹調方式 | 煲湯 | 燜煮 |
板栗:營養豐富的秋日堅果
板栗,又稱栗子,是秋季特產之一,其營養價值豐富,深受人們喜愛。本文將深入探討板栗的營養組成、健康益處、食用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營養組成
以下表格呈現每 100 公克生板栗的營養素含量:
營養素 | 數值 |
---|---|
熱量 | 219 卡 |
水分 | 52 公克 |
蛋白質 | 2.3 公克 |
脂肪 | 1.3 公克 |
膳食纖維 | 4.4 公克 |
維生素 C | 25 毫克 |
維生素 K | 48.9 微克 |
鉀 | 415 毫克 |
鎂 | 33 毫克 |
銅 | 0.3 毫克 |
健康益處
- 豐富的抗氧化劑:板栗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對抗自由基對身體的損害,預防慢性疾病。
- 促進心血管健康:板栗中的鉀有助於調節血壓,而膳食纖維則可降低膽固醇,改善心血管健康。
- 抗菌和抗炎:板栗中的檞皮酸具有抗菌和抗炎特性,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 改善消化健康:板栗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 提供能量:板栗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人體能量。
食用方法
- 新鮮食用:剝殼後直接食用,口感綿密香甜。
- 煮食加工:可煮湯、燉菜、做成甜點或磨粉入菜。
- 烘烤:整顆或切片烘烤,作為零食或配菜。
注意事項
- 過敏:有些人可能對板栗過敏,食用後會出現皮膚發癢、腫脹等過敏反應。
- 脹氣:食用過多板栗可能會導致脹氣或腹瀉,建議適量食用。
- 加熱處理:生板栗含有單寧酸,口感苦澀,食用前需加熱處理。
- 剝殼:新鮮板栗外殼帶刺,剝殼時請注意安全。
板栗是秋季時令美食,營養價值豐富,適量食用有助於身體健康。若有過敏或其他健康疑慮,請諮詢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延伸閲讀…
板栗_百度百科
板栗樹(殼鬥科慄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