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釋義:
五虎穴由五個穴位組成,功效顯著,猶如五隻威猛的小老虎,因此得名「五虎穴」。此外,寅時由肺經主導,而五虎穴位於肺經上,故又稱之為「五虎」。
定位及取穴:
五虎穴位於大拇指第一指節的陰掌側,共五穴,採用六分點法取穴:由指尖順序向掌心數,依序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


新五虎穴:
新五虎穴位於大拇指第一指節指紋至第二指骨前緣之間,取穴方法同上,依序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
按:「原穴位資訊」
穴位 | 定位 |
---|---|
五虎一 | 大拇指第一指節指紋至第二指骨前緣之間 |
五虎二 | 同上 |
五虎三 | 同上 |
五虎四 | 同上 |
五虎五 | 同上 |
適用症:
五虎穴應用廣泛,對於以下症狀均有顯著療效:
症狀 | 五虎穴 |
---|---|
腳跟痛、足趾痛酸 | 五虎一、五虎三 |
手臂痠痛 | 五虎一 |
腳踝、腳背痠痛、腳跟痠痛 | 五虎四、五虎五 |
肺炎、咳嗽、扁桃體炎 | 五虎一(配合五虎二) |
手足穴位治療的優勢:
手足穴位與腦神經聯繫密切,因此對身體各部位的治療效果極佳。其中,大拇指的活動力最強,因此位於大拇指上的五虎穴更是常用的有效穴位。
五虎穴位於肺脾經,透過手足同名經的原理,也能作用於脾臟。脾臟主四肢,因此五虎穴對於四肢症狀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
全息穴位意義:
五虎穴的排列方式具有全息穴位的意義。例如:五虎一、二位於上部,因此也能治療肺炎、咳嗽等肺部症狀。
五虎穴 定位:準確取穴,事半功倍
前言
五虎穴是中醫經絡穴位中的重要穴位,取穴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治療效果。本文將詳細介紹五虎穴的準確定位方法,幫助讀者掌握正確取穴技巧。
身體位置
五虎穴位於下肢,小腿前側。具體位置為:
- 公孫穴: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內收肌腱前方凹陷中。
- 太衝穴: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稍上方凹陷中。
- 商丘穴:足背側,太衝穴與崑崙穴連線上,太衝穴後方三寸。
- 內庭穴:足背側,足背正中央,距崑崙穴三寸。
- 崑崙穴:外踝後下方,跟腱外側凹陷中。
取穴步驟
以下提供五虎穴的具體取穴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