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徵 | 定義 | 例句 |
|---|---|---|
| 自然界定義 | 樹類植物的總稱 | 碧綠繁茂的喬木 |
| 材料 | 由樹木加工製成的材料 | 木匠熟練地雕刻著黃花梨 |
| 棺材 | 安葬死者用的容器 | 檀香木打造的雅緻靈柩 |
| 呆板 | 缺乏靈活性或適應性 | 表情木訥,彷彿一尊石像 |
| 失去知覺 | 無法感知或感覺 | 遭受重擊後,他的身體逐漸麻木 |
| 樸素 | 性情純真不虛偽 | 農村老人的木頭表情中透著善良 |
| 根源 | 事物的本源 | 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才能治本 |
| 五行 | 木、火、土、金、水之一 | 春季屬木,生機勃勃 |
木的意思:從字源探索其深層含義
木,在中文漢字中,其本義即指「樹木」。然而,其字源和形音義皆藴含豐富的文化意涵,值得深入探究。
字形釋義
| 部首 | 部件 | 含義 |
|---|---|---|
| 木 | ● | 樹幹 |
| 臼 | ■ | 叩擊器或臼缽 |
| 甲 | ㅡ | 甲骨或龜甲,古時用於占卜 |

從字形來看,「木」字由「樹幹」部首(●)、「臼缽」部首(■)和「龜甲」部首(ㅡ)組成。此三者象徵樹木、叩擊和甲骨,暗示「木」與自然、儀式和書寫的關聯。
字音演變
「木」字的中古音讀為「muk」,與「目」字同音。在漢字演變過程中,由於「木」與「目」同音借用,因此在某些方言中「木」會讀作「目」,如客家話。
字義拓展
除了本義「樹木」之外,「木」字還引申出以下含義:
| 字義 | 解釋 |
|---|---|
| 材料 | 用於製作工具、傢俱、建築等 |
| 性質 | 堅硬、不易變形的特性 |
| 藥材 | 從樹木中提取的藥用物質 |
| 稱謂 | 對老師、長輩的尊敬稱呼 |
| 姓氏 | 中國常見姓氏之一 |
文化意涵
在中國文化中,「木」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 象徵 | 含義 |
|---|---|
| 生長 | 樹木不斷生長,象徵繁榮昌盛 |
| 堅韌 | 樹木佇立不倒,象徵堅忍不拔 |
| 智慧 | 古人通過樹木占卜,將其視為智慧來源 |
| 品格 | 君子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勉勵自己低調謙遜 |
應用範例
「木」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廣泛應用:
| 用途 | 例子 |
|---|---|
| 建材 | 傢俱、房屋 |
| 紙張 | 書籍、報紙 |
| 樂器 | 吉他、小提琴 |
| 藥物 | 清熱解毒、鎮痛止咳 |
| 修辭 | 比喻、形容詞 |
總結
「木」字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從字源到應用皆反映了其在中華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是樹木的象徵,更藴涵著成長、堅韌、智慧和品格等抽象意義,啟迪後人不斷進步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