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階


自古以來,「台階」一詞既意指天空中象徵三公之位的「三台星」,又用於比喻朝中地位崇高的宰輔重臣。此寓意淵源流長,早在《後漢書》中便有記載:「三公上應台階,下同元首。」唐代章懷太子註解道:「言三公上象天之台階,下與人君同體也。」此外,《文選》中也有「內謨帷幄,外曜台階」之句,形容官員在朝堂內外受人敬重。
除了象徵意義外,「台階」亦指以磚石砌成的供人上下之階梯。《紅樓夢》中便有「忽上了台階,進入屋內」之描寫,刻畫了人物進入屋舍的情形。
詞義 | 引文 |
---|---|
三台星 | 《後漢書.卷三○下.郎顗傳》:「三公上應台階,下同元首。」 |
宰輔重臣 | 《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內謨帷幄,外曜台階。」 |
磚石階梯 | 《紅樓夢.第五六回》:「忽上了台階,進入屋內。」 |
台階理論簡介
台階理論是一種心理學理論,旨在解釋人們在達成特定目標時所經歷的階段式歷程。這個理論認為,人們在追求目標時會經過一系列的台階,每個台階都代表著不同的心理狀態和行為。
台階理論階段
根據台階理論,達成目標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台階:
台階 | 含義 |
---|---|
前思 | 開始思考目標,並考慮採取行動 |
準備 | 規劃策略,並收集相關資源 |
行動 | 開始採取實際行動,追求目標 |
堅持 | 持續努力,並克服障礙 |
維持 | 達成目標,並保持結果 |
回歸 | 放棄目標,或讓目標失敗 |
台階理論的應用
台階理論已被廣泛應用於行為改變、健康促進和個人成長等領域。通過瞭解人們在達成目標時所經歷的階段,可以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幹預措施,並幫助人們更有效地實現目標。
台階理論的侷限性
儘管台階理論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但它也存在一些侷限性。例如:
- 這個理論並未考慮目標的複雜性或個人差異。
- 這個理論可能無法預測人們在達成目標時會經歷的特定順序或時間表。
- 這個理論可能過於簡化人們在達成目標時所經歷的情感和認知過程。
儘管如此,台階理論仍然是一個有價值的工具,可以用於瞭解人們在追求目標時所經歷的整體過程。通過考慮這個理論,可以更好地支持人們達成目標並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延伸閲讀…
台階_百度百科
台階-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