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指】六指不煩惱!打破成見,解鎖六指的無限潛力

【六指】六指不煩惱!打破成見,解鎖六指的無限潛力

多指個體的非凡操作能力:六指增強手部功能

六指畸形被公認為先天性多指症(Polydactyly)的一種,多餘手指通常被視為無用的突生物,幼時便進行外科切除。然而,近期的研究發現,某些六指畸形中的多餘手指不單擁有接近正常手指的功能,還能賦予手部更靈活的運動能力,甚至可以單手完成他人需雙手執行的工作。

六指形態類型繁多,其中不少多餘手指缺乏完整結構,僅為妨礙其他手指活動的累贅贅生物,甚或破壞手部美觀,適宜進行外科切除。然而,具備完整骨骼結構、近似正常運動能力的多餘手指,則有助於擴展手部操作能力。

六指 Play

由弗萊堡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洛桑大學等頂尖學術殿堂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對一對母子六指個體的多餘手指解剖與功能進行深入探究,結果顯示這些手指具備獨立的骨骼、肌肉、肌腱、神經等解剖結構,大腦軀體運動與感覺中樞亦有獨立運作區域,因此擁有與其他手指相近的運動與感覺能力,大幅提升手部操作能力,使之能順利執行常人需雙手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上圖顯示,該具備三節指骨的多餘手指擁有正常的腕關節結構,獨立的骨骼(黃色)、肌腱(藍色)、與近乎獨立的肌肉(綠色與紅色)。

六指

為測試多餘手指的運動能力,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系列行為實驗,同時藉由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監測受試者的大腦活動。在力量測試中,多餘手指的 10%、20% and 30% 最大肌力與正常者最虛弱的食指相當。fMRI 監測發現,動作涉及多餘手指時,大腦皮層軀體運動中樞中的特定區域將被活化,顯示其擁有專屬的運動功能區。

更複雜的動作操作測試中,具備六指的受試者能執行更精細的動作,這些動作往往需正常五指者運用雙手才能完成。

2019 年 6 月 3 日,弗萊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期刊發表題為《具備六指者的手部操作能力增強》的研究論文。成果表明,與五指者相比,額外一根手指有助於完成更複雜的任務。

多指症泛指正常手指外的額外手指、手指骨、軟組織或掌骨增生等。在先天性畸形中,多指症為最常見的一類,約佔上肢畸形的 39.9%,發病率約為 0.1% 左右。

研究團隊招募了兩位六指個體,探討其手部靈活性與操作能力。為瞭解其能力範圍,受試者接受了一系列行為實驗,並藉由核磁共振造影(fMRI)監控其大腦活動。結果發現,多指症患者的手部動作靈活且熟稔。實驗中的某些複雜任務,常人需雙手執行,而多指受試者卻能單手輕鬆應對。

儘管多指症屬畸形疾病,但研究人員並未在多指症患者身上發現相較於常人的任何劣勢。

特徵 六指個體 五指常人
多餘手指 擁有接近完整結構 缺乏完整結構或具妨礙性
大腦功能 軀體運動與感覺中樞獨立運作 軀體運動與感覺中樞共用運作區域
運動能力 執行雙手任務 僅限執行單手任務
優勢 擴展手部操作能力 無特殊優勢

六指:起源、成因與特殊意義

起源神話與傳説

「六指」一詞在人類文化中已有悠久的歷史,在不同的地區和傳説中都有關於它的記載:

  • 印度教神話:相傳卡爾基神(印度教的第十位化身)是一位身披六指的英雄。
  • 中國民間傳説:據説六指是吉祥的象徵,傳説黃帝和漢武帝都擁有六指。
  • 西方傳説:在歐洲民間傳説中,「六指」常與巫術和超能力聯繫在一起。

成因

六指是一種罕見的先天畸形,通常是由於染色體異常或遺傳突變引起。具體成因如下:

成因 類型 遺傳模式
染色體異常 三體性(47, XXX) 非遺傳性(偶發)
基因突變 常染色體顯性 家族性(常代相傳)
環境因素 孕婦接觸化學物質或藥物 非遺傳性(偶發)

分類與表現形式

根據多指的位置和特徵,六指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多指位置 其他特徵
橈側六指 靠近大拇指側 通常發育不完全,可活動或不可活動
尺側六指 靠近小拇指側 通常發育完全,並具有正常的移動能力
中側六指 位於中指和小拇指之間 常與橈側或尺側六指合併出現
漂浮六指 不與其他手指相連 出現在手指間的空隙或手掌上

臨牀表現與治療

六指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生理障礙,但可能影響手部功能和美觀。治療方法取決於六指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包括:

  • 保守治療:對於發育不完全的六指,可採取觀察或短期制動。
  • 手術治療:對於發育完全、影響功能或美觀的六指,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特殊意義與文化影響

在某些文化中,六指被賦予了特殊意義:

延伸閲讀…

六指,多出來的手指就必然是多餘的累贅嗎?

Nature子刊:天生六指必有用

  • 幸運與財富:在中國民間傳説中,六指被視為財富和好運的象徵。
  • 巫術與超能力:在西方傳説中,六指與巫術、魔法和占卜能力聯繫在一起。
  • 宗教與象徵: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六指被視為神聖的象徵,代表著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