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下的「黑人牙膏」
2020 年,在「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席捲全球之際,台灣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黑人牙膏」,也成為人們檢視種族歧視的焦點。


「黑人牙膏」最早由好來化工創立於 1933 年,當時名為「Darkie」,其英文名和商標充滿顯著的種族歧視色彩。好來化工與高露潔-棕欖後來共同經營此品牌,在亞洲市場表現出色。然而,其種族主義的背景卻在近年被不斷揭露。
1985 年,高露潔收購好來化工 50% 股份,取得「Darkie」品牌的亞洲經營權。此事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高露潔被迫與好來化工發布聲明,承諾更換名稱和商標。
於是,「Darkie」改為「Darlie」,商標由寫實的黑臉人物轉變為抽象的插畫。儘管如此,品牌中隱含的種族主義仍無法完全消除。2020 年,「黑人牙膏」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目標,其名稱和商標的種族歧視性質再次引起爭議。
高露潔表示,正在與好來化工共同檢視品牌的各個面向,包括名稱。未來,這個在亞洲擁有深遠影響力的品牌,或將迎來新的變化。
品牌名稱 | 原始英文名稱 | 原始商標 |
---|---|---|
黑人牙膏 | Darkie | 黑臉人物 |
Darlie | Darlie | 抽象插畫 |
黑人露牙齒:從偏見到認同
黑人露牙齒這個詞經常被用來描述黑人微笑時露出的牙齒。這種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在社會中普遍存在,但它也受到廣泛的批評,被視為種族主義和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起源
這種刻板印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當時歐洲人在繪畫、漫畫和照片中描繪黑人時,經常強調他們露出的牙齒。這種形象與黑人被視為原始、野蠻和低劣的種族主義信念相符。
偏見的影響
黑人露牙齒的刻板印象對黑人個人和羣體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 自我形象問題:黑人兒童經常被告知他們微笑時不應該露牙齒,這會導致自我形象問題。
- 工作場所歧視:黑人求職者如果在面試中露牙齒,可能會被認為不專業或不可靠。
- 媒體代表:黑人在媒體中經常被描繪成露出牙齒,這強化了這種刻板印象。
正向的認同
儘管這種刻板印象存在偏見的方面,但它也成為黑人認同和自豪感的來源。在20世紀後期,黑人權利運動期間,黑人露牙齒被用作抵抗種族主義的象徵。
隨著時間的推移,黑人露牙齒逐漸成為黑人文化和自豪感的一部分。它出現在音樂、時尚和藝術中,被視為一種美麗和力量的表現。
表格:黑人露牙齒的正面和負面影響
正面影響 | 負面影響 |
---|---|
黑人認同和自豪感 | 自我形象問題 |
挑戰種族主義 | 工作場所歧視 |
文化表現 | 媒體刻板印象 |
結論
黑人露牙齒的刻板印象是一個複雜的現象,既有負面的影響,也有正面的影響。儘管這種刻板印象起源於種族主義,但它已被黑人社羣重新詮釋,成為認同和自豪感的象徵。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這種刻板印象對黑人個人和羣體的影響,同時也欣賞它作為黑人文化的一部分所具有的力量。
延伸閲讀…
黑人黑夜露牙齒原視頻
從「Darkie」到「Darlie」:你所不知道的黑人牙膏暗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