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的 wisdom


弘一法師,大師風範,謙退安詳,涵容恬淡,光耀世人。其智慧箴言,流芳百世,令人省思良多。
名言 | 解析 |
---|---|
心志苦,意趣樂,氣度宏,言動謹 | 內心堅定,情趣愉悦,氣度寬廣,言行謹慎 |
物忌勝,事忌美,人忌盛 | 過分成功招致危險,完美帶來遺憾,盛極盛衰 |
變故靜,躁動避,志正白,心安然 | 面對變故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行動,堅定信念,心神安寧 |
謙退保己,安詳處世,涵容待人,恬淡養心 | 謙虛謹慎,保護自己,從容安詳,應對世事,寬宏大量,包容待人,恬靜淡泊,培養心性 |
書未讀,事可言,察明理,律己嚴 | 讀書注重思考,未必全部讀透,待人坦誠,不隱瞞藏私,明辨是非,行為自律 |
緩免悔,退避禍,難事寬,難人厚,急事緩 | 行事不急躁,避免後悔,退讓避災禍,困難事情多忍耐,對待困難之人多包容,緊急事務不慌張 |
徳必忍,事必濟,取長諒短,審害計利 | 具備美德需要忍耐,忍辱負重,謹言慎行,事事可成,取人之長,原諒人過,做事先審查危害,再計算利益 |
無私明,受小氣,免大氣,忍小虧,避大虧 | 無私心者,心智清明,忍受小挫折,避免承受大挫折,吃小虧,避免吃大虧 |
貪為害,戒察暴,情恕人,理律己 | 貪慾帶來危害,戒除過度觀察,避免粗暴,以情寬恕他人,用理規範自身 |
不可盡,不盡言,學一分,求一分,增一分享,減一分 | 做事不要過火,説話不要説盡,學習中退一步,獲益一步,多分享多得,少積蓄少福 |
自重尊,自畏免禍,覆肚容物,立足做人 | 自我重視就會受到尊重,自我敬畏可以避免災禍,肚量寬廣容納萬物,腳踏實地做人 |
輕則重,浮則實,狹則寬,躁則緩,剛則柔,露則潛 | 輕浮之氣以沉穩對抗,虛浮態度用真實取代,狹隘胸襟用寬容化解,急躁脾氣用平和緩和,剛烈性格用柔順對待,淺薄表現用深沉彌補 |
境順逆,看襟度,喜怒臨,驗涵養 | 順境逆境中考驗心胸寬窄,喜怒無常時考驗自我修養 |
弘一大師的名言:禪詩文心與人生智慧
弘一大師(1898-1942),中國近代佛教高僧,以其禪詩文心和精湛書法聞名。他的名言流傳至今,不論在佛教界或一般民眾中,皆廣為傳頌。
名言 | 釋義 |
---|---|
一切眾生皆為我師。 | 謙卑待人,從不同的人身上學習。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人應該弘揚佛法,而不是佛法成就人。 |
學佛之初必定會覺得法理難懂,但只要堅持不懈,終將開悟證果。 | 修行佛法貴在堅持,不能輕言放棄。 |
煩惱即菩提。 | 煩惱本身就是覺悟的契機。 |
知足常樂。 | 知足常樂,不貪求外物。 |
弘法有力不夠,須觀心作力。 | 弘法不僅要有外力,更要有內心的力量。 |
道品成時心空寂,朗照萬象真如月。 | 修行有成時,心境澄明,能洞悉世間真諦。 |
為善去惡是窮理,正其誼不謀其利是格物。 | 行善去惡是明理,正直公道而不是追求利益。 |
忍辱波羅蜜,重安詳,難修。 | 忍辱波羅蜜是最難修行的。 |
六度成就名彌陀,一念相應即西方。 | 修行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即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 勸喻世人迷途知返。 |
人從善念生,因善念長生。 | 行善積德,福報無窮。 |
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 | 探索生死的奧秘。 |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 | 福禍由人自己造就。 |
道不可須臾離,離則漸遠矣。 | 修行不能懈怠,否則會漸行漸遠。 |
弘一大師的名言涵蓋了禪理、人生哲學、倫理道德和修行方法等各個方面,為後世留下寶貴的智慧財富。他的名言不僅在佛教界廣為流傳,也對社會大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今天這個浮躁紛擾的時代,回歸弘一大師的名言,有助於我們淨化心靈,提升境界,在塵世中尋求安寧與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