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公式】用時間公式秒算距離和速率!

【時間 公式】用時間公式秒算距離和速率!

時值加法與減法

假設需要將不同時值合併求和或從某一時間值中減去另一個時間值以計算專案時數,Excel 提供簡易的方法協助您進行時值運算。

時值加法

時間 公式 Play

輸入時值於儲存格中(例如 B2 和 B3),於相鄰儲存格(B4)輸入公式「=B2+B3」並按 Enter。此方式即會將兩個時值相加。

時值減法

時間 公式

於儲存格中輸入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例如 B2 和 C2),於相鄰儲存格(D2)輸入公式「=C2-B2」並按 Enter。此公式將計算兩時間值間的時差。

格式化時間

當時值加總超過 24 小時時,需要採用特殊格式呈現。於「格式」選單的「自訂格式」中,輸入「h:mm;@”即可。此時,結果將顯示為「小時:分鐘」格式。

在範例中應用

  • 加法範例:欲取得兩項工作總時數,於第一項工作完成時間所在儲存格(D2)拖曳公式至後續儲存格(D4)。
  • 減法範例:於儲存格 B1 拖曳至儲存格 B2,將自定義格式同時套用至兩儲存格中。於「格式」選單中的「自訂格式」輸入「m/d/yyyy h:mm AM/PM」即可顯示標準時間格式。

TEXT 函數應用

可使用 TEXT 函數將時間差值設定為特定格式,例如:
* TEXT(B2-A2, “h”):顯示小時
* TEXT(B2-A2, “h:mm”):顯示小時和分鐘
* TEXT(B2-A2, “h:mm:ss”):顯示小時、分鐘和秒

運算器 格式 結果
TEXT(B2-A2, “h”) “h” 小時
TEXT(B2-A2, “h:mm”) “h:mm” 小時和分鐘
TEXT(B2-A2, “h:mm:ss”) “h:mm:ss” 小時、分鐘和秒

時間公式:揭開時間與物理學的奧秘

時間公式是物理學中描述時間與其他物理量之間關係的等式。這些公式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科學領域,從天文學到量子力學。

一、時間與距離的關係

  • 光速公式:c = λf,其中c為光速,λ為波長,f為頻率。

二、時間與運動的關係

  • 平均速度公式:v = d/t,其中v為平均速度,d為位移,t為時間。
  • 加速度公式:a = (v – u)/t,其中a為加速度,v為最終速度,u為初始速度,t為時間。
  • 牛頓第二定律:F = ma,其中F為合力,m為物體質量,a為加速度。

三、時間與能量的關係

  • 能量-時間不確定性原理:ΔE Δt ≥ ħ/2,其中ΔE為能量不確定性,Δt為時間不確定性,ħ為普朗克常數。

四、時間與量子力學的關係

  • 薛丁格方程式:iħ(∂ψ/∂t) = Hψ,其中ψ為波函數,i為虛數單位,ħ為普朗克常數,t為時間,H為哈密頓算符。

五、時間與相對論的關係

  • 時間膨脹公式:Δt’ = Δt / γ,其中Δt’為移動觀測者的時間間隔,Δt為靜止觀測者的時間間隔,γ為勞侖茲因子。
  • 長度收縮公式:Δx’ = Δx / γ,其中Δx’為移動觀測者的長度,Δx為靜止觀測者的長度,γ為勞侖茲因子。

六、其他時間公式

  • 宇宙時:TU = TC – 32.184 s,其中TU為國際原子時(UTC),TC為協調世界時(UT1),32.184 s為ΔUT1。
  • 地質時代:
    • 寒武紀:541 Ma 至 485.4 Ma
    • 奧陶紀:485.4 Ma 至 443.8 Ma
  • 人類歷史:
    • 石器時代:260 萬年前 至 6000 年前
    • 青銅時代:6000 年前 至 3000 年前

小結

延伸閲讀…

速率、距離、時間的關係

計算兩個時間之間的差

時間公式是物理學的基石,為我們提供了描述和預測時間現象的強大工具。從測量光速到研究量子力學,這些公式在科學的進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常數 符號 定義 單位
光速 c 真空中的光速 m/s
普朗克常數 ħ 約化普朗克常數 J·s
勞侖茲因子 γ 相對論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