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尋常之物
自古以來,庸常被視為尋常或平庸。在古代中國,服役者若不履行義務,須繳納庸布數尺作為補償。庸亦延伸為普普通通、無所出
庸


引言
庸,既指平凡平庸,亦可作鄙夷之意,常與否定副詞連用,表示不考慮或不重視。
語義演變
常/平庸
– 隋唐賦役制定義成年男子每年服役二十日,否則每日需繳納數尺絹帛,稱為「庸」。
– 引申為平凡、平庸。
平庸
– 資質平庸,難堪重任。
– 形容人平庸,無志氣。
– 昏庸、庸下。
– 淺陋、無知。
庸俗、鄙夷
– 庸俗、庸鄙。
– 庸醫醫術低劣,誤診致死。
– 庸奴見識淺薄,令人生厭。
– 庸妄淺陋,行事不考慮後果。
功勳
– 實現某項功勳。
– 銘功的古代器物。
否定式用法
– 無稽之言,勿聽之。
– 我生之初,尚無所需。
其他用法
– 受僱用、出賣勞力。
– 名之所在,上之所用。
– 勤勞付出,但無所作為。
表格:庸字相關義項
用法 | 義項 | 例句 |
---|---|---|
常/平庸 | 平凡、普通 | 此庸夫之怒也。 |
平庸 | 資質低下 | 任重職大,非庸材所能堪。 |
庸俗、鄙夷 | 平庸、淺陋 | 庸醫殺人。 |
功勳 | 功績 | 現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錫者。 |
否定式 | 不考慮、不重視 | 無稽之言勿聽。 |
其他 | 受傭、任用 | 買庸而決竇。 |
庸的意思
「庸」這個字在中文中有兩種主要意思:
- 平庸、普通、一般
- 泛指一般的人
一、平庸、普通、一般
庸,指平庸、普通、不突出,沒有特色或優點。例如:
- 「這個產品的品質很庸,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 「他的成績一直很庸,沒有達到預期的水準。」
- 「這家餐廳的菜色非常庸,不值得推薦。」
二、泛指一般的人
庸,也泛指一般的人,沒有特殊才能或身份地位。例如:
- 「芸芸眾生皆是庸人,只有少數人才出類拔萃。」
- 「他只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上班族。」
- 「不要輕視庸人,他們往往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庸字的延伸意義
除了上述兩種主要意思外,「庸」字還有以下延伸意義:
延伸意義 | 舉例 |
---|---|
隨便、馬虎 | 「他做事總是庸庸散散,一點也不認真。」 |
卑鄙、下流 | 「這種庸俗的行為令人不齒。」 |
平凡、毫不起眼 | 「他的生活非常庸碌,每天都是同樣的 routine。」 |
使用「庸」字的注意事項
在使用「庸」字時,應注意以下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