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漏氣】小心中耳炎!耳朵漏氣竟是因為這個動作

【耳朵漏氣】小心中耳炎!耳朵漏氣竟是因為這個動作

不必急著追雪,先檢視你的耳咽管!

引言:

登山賞雪的風潮正盛,但你是否有留意追雪過後的「潛在後遺症」?耳鼻喉科醫師提醒,耳膜破洞並非感冒流涕的唯一後果,更嚴重的影響可能令人措手不及。

耳朵漏氣 Play

耳咽管開放症:症狀與自我檢測

耳咽管開放症是一種耳咽管功能障礙,導致耳咽管不斷敞開,造成中耳腔壓力失衡。其症狀包括:

  • 耳朵悶脹
  • 耳鳴
  • 透過自己的呼吸或心跳聲

自我檢測方法:
* 低頭彎腰,觀察症狀是否得到緩解。
* 用鼻子用力吸氣,釋放耳內的壓力。

耳朵漏氣

耳膜破洞:成因與預防

耳膜破洞可能肇因於:
* 從高山地區返回
* 潛水
* 遭受巴掌襲擊
* 用力擤鼻涕

預防措施:
* 做伐耳沙伐氏操作(Valsalva’s maneuver)時,注意是否有漏氣情況。
* 小心捏鼻鼓氣的動作。

治療耳咽管開放症

  • 保守治療:

    • 休息
    • 降低壓力
    • 攝取充足水分
  • 藥物治療:

    • 碘化鉀
    • 雌激素鼻噴劑
    • 水楊酸粉末噴霧
  • 手術治療:

    • 注射玻尿酸
    • 填充自體脂肪
    • 植入自體軟骨
    • 安裝中耳通氣管

結論:

追雪固然令人興奮,但耳部健康不容忽視。若出現上述耳咽管開放症或耳膜破洞的疑似症狀,及時就醫諮詢並妥善處置,才能避免產生更嚴重的後遺症。

耳朵漏氣:成因、症狀與治療方法

耳朵漏氣是指由於耳膜破裂或其他問題導致耳朵內空氣逸出的一種情況。它可能導致疼痛、聽力喪失、耳鳴等症狀,若不加以治療,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感染。

成因

  • 耳膜破裂:最常見的耳朵漏氣成因是耳膜破裂,通常是由於外力撞擊、感染、過度吹鼻等因素造成。
  • 耳道阻塞:耳垢、異物或腫脹等導致耳道阻塞也會使空氣無法正常排出,造成耳朵漏氣。
  • 中耳感染:中耳感染會產生液體或膿液,阻礙空氣通過,進而導致耳朵漏氣。
  • 咽鼓管功能障礙:咽鼓管負責連接中耳和鼻咽,如果功能異常,無法調節耳中的壓力,就可能導致耳朵漏氣。

症狀

  • 耳朵疼痛
  • 聽力喪失
  • 耳鳴
  • 頭暈
  • 漏液或膿液從耳朵流出

治療方法

耳朵漏氣的治療方法取決於其成因。常見的治療選項包括:

治療方法 適用情況
抗生素 中耳感染
耳膜修補手術 耳膜大面積破裂
耳通氣管挿入 持續性耳道阻塞
鼻噴劑 過敏或鼻塞
咽鼓管置入術 持續性咽鼓管功能障礙

急性處理

發現耳朵漏氣時,應立即就醫檢查。在此之前,可採取以下臨時措施:

  • 定期清理耳垢
  • 避免在潛水或游泳時過度擤鼻或捏鼻
  • 及時治療耳部感染和鼻塞
  • 避免外力撞擊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