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仁者樂殊好
自古皆雲「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而此話出自孔子之口。往昔不解其意,僅知「知者」乃聰慧之人愛好水,「仁者」則為仁慈之人喜愛山。然不知其理,直至閲覽《論語》及南懷瑾解讀,方恍然醒悟。


智者之思,廣若江河
知者之智猶如江河,綿延不絕,普潤萬物。水能滋養田野,繁茂糧草,育養生靈。智者之慧亦然,洞察事理,思索探求,明見真知。知者若不明萬物之變,則難以解惑,無法造福於世。
仁者之德,巍峨如山
仁者之仁如山峯挺拔,堅定不移,猶如道德之支柱。智者之澤廣博深遠,滋養心田;仁者之愛巍然聳立,直入蒼穹,令人景仰。智仁遠大,天下安康,蒼生有幸。
知者動靜,謀求萬全
知者行動乃心之所動,心動生智,格於道理,探索變遷,獲得真知。若知者不知事物演變之規律,則無法處事,無益於世。仁者靜默,心志高遠,不受世事紛擾,不迷於表象,靜觀其變,尋求本源。仁者堅守仁愛,視名利如糞土,視萬物為虛幻,故不必執著追求。
智者仁者,福壽雙全
智者能於事物變遷中識其本質,明其規律,造福世人,其快樂由心而生。仁者於紛亂現象中,不存私慾雜念,心神安寧,情緒平和,壽命得享天年,不致非命。
仁智交會,相得益彰
仁者如山,使主流價值堅挺;智者如水,不強求,因勢利導,水到渠成。智講求方法,仁注重品德。二者相輔相成,智仁合一,方為理想之君子。
智仁同源,仁智相生
無智難以施仁,無仁不成智,二者本為一體,僅表形式有別。智者明澈事理,仁者德行高尚。智慧猶如水,仁愛如山,水智仁德,相得益彰。智仁並存,完璧歸趙,成就君子之德。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之理意,可從兩角度觀之。其一,仁者如山,高瞻遠矚,故愛山;智者如水,柔和勝剛,故愛水。其二,智仁相成,不可或缺。水為易經卦象「乾」之上卦,山為「坤」之下卦,乾坤並濟,方成完美。智仁合一,則智慧通達,品德高尚,為世間之福。
智者愛山,仁者愛水:山水之境,心靈之歸處
「智者愛山,仁者愛水。」這句古語道盡了山水與人的深遠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