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指南與正北之間的方向
[東方,粵語稱「dung1」,意指指南與正北之間的方向,與西相反。正東位於正南與正北的中間,與南北垂直,符號 E (源自英文 East)。真方位角為 090°,羅經方位角則為 N90°E 或 S90°E。]


在當代地圖中,東方通常位於右側。東方不僅表示方位,還指代亞洲國家和地區。
方位的精細化
隨著方位的精細化,衍生了八方位、十六方位、二十四方位和三十二方位等概念。這些方位可通過度數表示,圓周分作 360 度,再細分成分與秒。一般方位可透過羅經獲取,稱作羅經座標,或稱為羅經讀數。
從地球自轉的角度來看,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為東方,反之則為西方。
日出與日落的方向
日出與日落的方向並非總是正東與正西。若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半球,太陽將會從東偏北方升起,從西偏北方落下。直射點緯度或當地緯度越高,偏向角越大。同理,若直射點位於南半球,太陽會從東偏南方升起,從西偏南方落下,且偏向角隨直射點緯度或當地緯度的增加而加大。只有在春分與秋分時,太陽才會從正東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從通過某地子午線來看,指向北極的方向為當地的北方,指向南極的方向則為當地的南方。
方位的細分
根據不同的精度,羅盤上的方位可細分為方位角、八方位、十六方位和三十二方位。方位角以正北(面向地理北極)為 0°,順時針方向依次增加,90° 為東,180° 為南,270° 為西。八方位與鄰近方位相差 45°,十六方位相差 22.5°,三十二方位相差 11.25°。三十二方位常規範於航海、航空、軍事等高精度方位要求領域。
地支方位以「子」為北方,「午」為南方,大致對應地球與太陽的相對位置。南北向的經線稱為子午線,「午門」指代南門。
二十四方位
二十四方位以上下十二地支為依據,再由八卦補充地支所缺的四個方位。此外,以十天干填補東西南北側邊的八個方位。天干中「戊」與「己」與地支中「戌」與「巳」過於相近而未採用,剛好補足了八個方位。
方位:東
方位東,象徵著朝氣、新生與希望。自古以來,東方被視為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新一天的開始,故而被賦予了積極正面的意涵。
文化與神話中的東方
- 中國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東方代表著木元素,象徵著生命力、成長與勃發。
- 日本文化:日本也有類似觀念,將東方稱為「旭日之方」,喻指太陽初升的新生之意。
- 希臘神話:東方是曙光女神厄俄斯的居所,象徵著清晨與希望。
地理與自然中的東方
- 地磁:地球磁場的東向磁極位於北半球,故羅盤的東指針指向的是磁北極。
- 氣象:東方常是暖濕氣流傳遞的路徑,帶來降雨和温暖。
| 地區 | 受東方氣流影響 | 例子 |
|—|—|—|
| 台灣 | 東北季風 | 降雨多 |
| 日本 | 黑潮 | 氣候温和 |
| 美國西海岸 | 太平洋洋流 | 乾燥 |
居住與風水中東方
東方在風水中也被視為一個有利的方向,代表著健康、財富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