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台發射角度】為何高樓層訊號差?關鍵在「基地台發射角度」

【基地台發射角度】為何高樓層訊號差?關鍵在「基地台發射角度」

行動通信基地台

本文旨在探討行動通信基地台及其對人體健康、社會環境、科技發展等方面的影響。

名詞解釋

基地台發射角度 Play

術語 定義
基地台 手機通訊網路中的中繼站,負責傳送和接收手機訊號
電磁波 一種以電磁場形式傳播的能量
極低頻(ELF) 頻率低於 3 Hz 的電磁波
非電離輻射 能量不足以電離物質的電磁波
基站容量 基地台同時處理呼叫或數據傳輸流量的能力
蜂窩地理定位 使用基地台訊號估計手機位置的方法

電磁波輻射和人體健康

美國政府的職能部門,FCC,明確表示:發射非電離無線電頻率的設備,包括手機、基地台、Wi-Fi、智能儀表、無線電話、嬰兒監視器,僅被世界衞生組織(WHO)分類為「潛在致癌物」。儘管如此,部分人士仍對基地台電磁波的安全性表示疑慮。

基地台發射角度

基地台的社會影響

基地台的建設經常引發爭議,原因如下:

  • 美觀問題:部分民眾認為基地台外觀不雅,影響社區景觀。
  • 健康疑慮:前述提及一部分人對電磁波輻射的疑慮。
  • 房價下跌:部分人認為基地台附近房屋價值會下降,但缺乏證據支持此説法。

科技發展

隨著手機用户數和數據需求的增加,基地台的建設和技術升級不斷推進。目前常見的基地台類型包括:

  • 室外基地台:天線設置於室外鐵塔或屋頂,主要供使用者於户外使用。
  • 室內基地台:天線設置於室內,主要供使用者於室內使用。
  • 偽裝基地台:將基地台外觀偽裝成樹木或建築物,以減輕美觀影響。

政策與規範

各國對於基地台的建設和管理均有相關法規和政策。例如,台灣制定了「非職業場所之一般民眾於環境中暴露各頻段非遊離輻射之建議值」,規範基地台發射電磁波的限值。

結論

行動通信基地台是現代通訊網路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儘管有部分民眾對其安全性有所疑慮,但現有科學證據和政府管制實踐顯示,基地台電磁波對人體健康影響甚微。持續推進基地台建設和技術革新,有助於滿足不斷增長的行動通信需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基地台發射角度:影響範圍與最佳化的探討

基地台發射角度對於行動網路的品質和覆蓋範圍至關重要。基地台發射角度會影響訊號的 propagation 模式、接收強度和幹擾特性。

影響範圍

基地台發射角度會決定訊號的 coverage pattern。低發射角度會產生較廣的覆蓋範圍,適合於平坦的地區或人潮稠密的地方。高發射角度會產生較窄的覆蓋範圍,適合於覆蓋高層建築或山區等較高的地方。

發射角度 覆蓋範圍 適用場景
低於15° 廣泛 平坦地區、人潮稠密的地方
15°~30° 中等 郊區、低矮建築區
高於30° 高層建築、山區

最佳化

基地台發射角度的最佳化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 地形和環境: 平坦的地區適合低發射角度,而山區或高層建築則適合高發射角度。
  • 客户需求: 人潮稠密的地方需要較廣的覆蓋範圍,而郊區或低矮建築區則可以採用較窄的覆蓋範圍。
  • 幹擾: 相鄰的基地台的發射角度可能會影響彼此的訊號,因此需要協調發射角度以減少幹擾。

測量和評估

基地台發射角度通常使用專門的設備進行測量和評估。這些設備會產生指向性的訊號,用於測量基地台實際的發射角度。評估結果可以幫助優化發射角度設置,以改善網路效能和品質。

結論

基地台發射角度是行動網路規劃和優化的關鍵因素。通過考慮地形、環境、客户需求和幹擾等因素,可以最佳化發射角度以提高網路覆蓋範圍、訊號強度和抗幹擾能力,滿足使用者的連線需求。

延伸閲讀…

市區巨細胞無線電通道之空間(角度)-時間特徵研究 – 國立交通大學

行動通信基地台電磁波問答集(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