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站】揭開廢棄寶地的秘密:垃圾站大探索!

【垃圾站】揭開廢棄寶地的秘密:垃圾站大探索!

圾處理與資源回收

垃圾處理的中繼站,或稱「垃圾站」,不僅是廢棄物收集處,也是資源回收轉運點。

垃圾站的演變

垃圾站 Play

傳統垃圾堆放方式已轉型,取而代之的是垃圾桶和垃圾籮等容器,便於回收管理和運輸成本。

資源回收流程

垃圾站

垃圾站內,回收物料分類後,如金屬、紙皮等有價值物品,會由清潔人員取出,交予二手市場或回收商,賺取額外收入,俗稱「下欄」。

社會認知的轉變

環保意識提升,資源回收再利用和家居垃圾分類的推廣,促使回收作業提前至垃圾產生源頭。

歲末垃圾處理狀況

年關將至,不少家庭展開大掃除。隨著垃圾徵費將於八月實行,市民清理家中的大型傢俱、衣物等物品,造成部分垃圾站不堪負荷。

大型傢俱存放問題

沙田和紅磡等地區的垃圾站,出現洗衣機、沙發等大型傢俱堆積情況,周邊房屋署雜物站也堆滿大型傢俱。

回收便利點

環保署表示,除夕休館的「回收便利點」,年初二至年初四將開放供民眾自助回收。農曆年前夕,部分「回收便利點」將延長3小時服務時間,協助民眾清理大掃除廢棄物。

垃圾徵費和回收習慣

垃圾徵費預計於四月實施,民眾可將塑膠、玻璃等物品分類回收,減少垃圾量。近年「綠在區區」回收計畫擴展,在各區設置固定和流動回收點,民眾可累積積分,換取糧油雜貨。

分類表

垃圾種類 回收方式
金屬 清潔人員取出
紙皮 清潔人員取出
二手衣物 清潔人員取出
古董 清潔人員取出
Large傢俱 人工放入雜物站
Washing機 人工放入雜物站
冰箱 人工放入雜物站
塑膠 分類回收
玻璃 分類回收
紙張 分類回收

垃圾站:環境汙染、衞生問題與管理對策

垃圾站,作為城市中處理固體廢棄物的場所,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管理不當的垃圾站不僅會造成環境汙染,更會產生衞生與健康問題,亟需完善的管理對策加以改善。

垃圾站的環境汙染

垃圾站中堆積的垃圾,會產生大量有機物質、重金屬和有毒化學物質。雨水滲透垃圾後形成滲出液,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危害生態環境。此外,垃圾腐敗分解過程中產生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氣體,也會加劇氣候變遷問題。

垃圾站的衞生問題

未妥善管理的垃圾站會成為細菌、病毒和害蟲的温牀。垃圾堆積發臭,引來蒼蠅、蚊子等病媒,傳播疾病。同時,垃圾散落或處理不當,也容易吸引流浪動物,增加人與動物接觸的風險。

垃圾站的管理對策

完善的垃圾站管理對策,可有效降低上述問題。以下為建議的措施:

管理措施 目標
分類與減量 減少垃圾量,改善資源利用率
定時清理與運送 防止垃圾堆積,維持衞生環境
滲出液防治 避免滲出液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氣味控制 減少垃圾發臭,改善空氣品質
病媒防治 控制害蟲與傳染病傳播
景觀美化 改善垃圾站外觀,提升社區環境

案例分析

位於台北市的內湖焚化爐垃圾站,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垃圾站之一。過去曾因垃圾堆積、滲出液污染和氣味問題飽受詬病。然而,台北市政府近年透過改善管理措施,包括實施垃圾分類、使用負壓系統減少氣味,以及加強病媒防治,大幅改善了垃圾站的環境條件。

延伸閲讀…

垃圾站

多倫多開放的垃圾站2009 Garbage Drop-off Locations

結論

垃圾站是現代社會城市運作中不可或缺的設施。然而,管理不當的垃圾站會造成環境汙染、衞生問題和健康風險。唯有透過完善的管理對策,例如分類減量、定期清理、滲出液防治和病媒防治等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這些問題,營造更乾淨、健康和宜居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