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葬】吉穴尋龍去!解密陰陽宅之別,見證先人重獲吉葬生機

【吉葬】吉穴尋龍去!解密陰陽宅之別,見證先人重獲吉葬生機

骨骸拾遷指南

引言

吉葬 Play

拾骨:俗稱「撿金」或「撿風水」,是一種祖先遺骨遷葬的習俗。近年來,骨灰罈常放置於納骨塔中,以節省空間。

拾骨前準備

吉葬

  • 墓地座向:應先確認墓碑座向,確定無歲煞沖犯才能進行拾骨。
  • 參與者生肖、歲數:避開當日與參與者生肖相沖的人,或請擇日師另擇吉日。
  • 祭祀用品:準備一把黑傘,由晚輩遮蔽棺木頭部;紅線繫骨;硃砂固定龍骨。

拾骨後處理

  • 不火化:檢視屍體腐化程度,清洗骨頭後曬乾,置於骨罈中,最後以硃砂畫印。
  • 火化:嚴重腐化者,另購棺木火化;部分腐化者,則委託拾骨師處理。

申請流程

  1. 提交申請書:含身分證、户籍謄本、墓地照片、地籍圖謄本等資料。
  2. 勘驗墓址:由公所會同勘驗墓址,審查申請書內容。
  3. 取得許可證明:審查無違法殯葬行為者,發給拾骨許可證明。
  4. 拍攝照片:記錄拾骨過程及墓基清除後的照片。
  5. 繳納費用:收取拾骨許可證明費及墓基清理保證金。

拾骨程序

  • 打開墓碑:避開參與者相沖生肖,打掉墓碑。
  • 清洗骨頭:取出骨頭,用清水清洗乾淨。
  • 曬乾骨頭:將骨頭放置於陽光下曬乾。
  • 放入骨罈:按照順序將骨頭放入骨罈中,用紅線繫緊。
  • 硃砂固定龍骨:用桃枝或金紙固定龍骨。
  • 焚香祭祀:點燃香燭,祭祀祖先。

注意事項

  • 拾骨時,務必遮蔽棺木頭部。
  • 完成拾骨後,應立即打掉墓碑。
  • 腐化嚴重者,應火化處理。
  • 撿骨師需確保骨頭完整無損。
** 步驟 備註 **
墓地勘驗 確認墓碑座向、有無歲煞沖犯
申請文件 包含身分證、户籍謄本、墓地照片等
拾骨許可 經審查無違法殯葬行為後發放
墓碑處理 參與者避開生肖相沖並打掉墓碑
骨頭清洗 用清水清洗骨頭,去除泥土
骨頭曬乾 置於陽光下曬乾,避免潮濕腐敗
放入骨罈 按照順序將骨頭放入骨罈中
絲線固定 用紅線將骨頭繫緊,防止鬆散
桃枝固定 用桃枝或金紙固定龍骨
硃砂畫印 最後以硃砂在骨罈上畫印

吉葬 — 興盛的殯葬習俗

吉葬,又稱「上吉葬」,是一種興盛於華人社會的殯葬習俗,其目的是為逝者選擇合適的埋葬地點和時機,祈求後人福運綿長。

風水考量

吉葬重視風水理念,認為墓地選址對後代子孫的運勢有深遠影響。風水師會根據逝者生辰八字和墓地周圍環境,判斷何處為「龍穴寶地」,適合埋葬逝者。

風水考量 影響後代運勢
坐山朝向 仕途順遂、財運亨通
周邊地理 龍脈延綿、旺氣匯聚
水路形勢 財源廣進、子孫興旺
鄰近建築 避免煞氣影響、安寧祥和

選擇時機

除了墓地選址,吉葬也講究埋葬時機的選擇。通常會避開農曆七月份(鬼月),並根據逝者生辰八字和六曜計算出「吉時」,以提升埋葬的成效。

葬禮程序

吉葬的葬禮程序莊嚴隆重,包含以下步驟:

  • 沐浴更衣:為逝者換上新衣服,進行淨身儀式。
  • 入殮:將逝者遺體放入棺木中,由孝子扶靈安葬。
  • 下葬:於「吉穴」中挖坑,將棺木埋葬。
  • 填土封穴:由孝子銘刻墓碑,後代子孫共同填土封穴。
  • 祭拜:祭拜逝者,祈求保佑後代平安順遂。

風俗禁忌

吉葬有許多風俗禁忌,需嚴格遵守:

  • 忌諱穿紅色或帶有喜氣的衣物。
  • 忌諱孕婦及未成年孩童參加喪禮。
  • 忌諱在棺木上釘釘子。
  • 忌諱將逝者遺物帶回家。
  • 忌諱於「兇穴」埋葬逝者。

現代觀念

隨著時代演變,吉葬的觀念逐漸式微,部分民眾轉而重視環保葬或節約葬,以減少對環境的負擔。然而,吉葬傳統文化仍根植於許多華人心中,作為維繫家族凝聚力與信仰的一種方式。

延伸閲讀…

陰宅

兇葬與吉葬之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