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厝儀式指南:迎接新居的吉兆與祝福
前言
遷入新居不僅是住所的變遷,更是人生重要里程碑,象徵嶄新的開始和個人成長。入厝儀式表達了對新家的重視,祈求平安吉祥,為未來的美好鋪路。


入厝前的準備
吉祥物品:
- 開門七寶: 柴、米、油、鹽、醬、醋、茶
- 入門撒錢: 168 個銅板,象徵財富進門
- 安牀: 使用鹽水淨化的 10 枚 10 元硬幣,寓意祛除晦氣、安寧入睡
- 拜地基主和土地公: 金紙、雞腿便當、水果、餅乾等供品
- 紅色鮮花: 添增喜氣,象徵吉祥如意
入住當日的儀式
入厝當日,按步驟進行儀式,祈求新居順遂:
- 屋內淨化: 使用洗米水拖地,祛除煞氣
- 薰香除穢: 點燃淨香粉或線香薰屋,淨化磁場
- 撒錢開運: 從大門向屋內撒銅板,祈求財源滾滾
- 安牀祈福: 用硬幣在牀底撒「十全十美」,祈求安眠
- 祭拜地基主: 準備供品,表達對守護神的敬意
- 拜謝土地公: 前往附近土地公廟,祈求庇佑
- 電燈全開: 點亮屋內電燈,宣佈入户入住
- 填充米缸: 將米缸裝滿八分,貼上「滿」字紅紙,象徵豐足
注意事項
- 挑選吉日:避免與自身生肖相沖的日子
- 淨屋除晦:提前淨化屋內環境,去除晦氣
- 拜拜儀式:視個人信仰自願進行
- 入住入住:可於習俗內指定吉時入住,或自行決定
入宅儀式:新居安定的傳統習俗
入宅儀式,也稱「安宅」、「落厝」,是一項自古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旨在為新購置或搬遷的新居趨吉避兇、祈求平安。以下詳述入宅儀式的步驟、注意事項和常見問題:
入宅儀式步驟
1. 選擇吉日:
透過通書查閲宜入宅的吉日,通常會選擇沖煞少的吉日。
2. 準備祭品:
準備三牲(豬肉、雞肉、魚肉)、水果、素菜、清茶等祭品。
3. 安神位:
擇定神明廳位置,並安置好神像或神位牌位。
4. 入火安灶:
攜帶香燭至廚房,點燃爐火並煮沸一鍋水,象徵「旺火旺丁」。
5. 開門入宅:
於吉時點燃爆竹或仙女棒驅邪,家長持香爐和鑰匙入宅,其餘成員依序進入。
6. 祭拜祖先:
至祖先牌位或影像前祭拜,祈求保佑新居平安。
7. 祭祀地主:
準備土地公金紙和鮮花水果於大廳祭拜地主,祈求冥冥中的庇佑。
入宅儀式注意事項
- 搬入新居前避免將個人用品帶入,以免沖煞。
- 入宅時家長應先踏入,並帶領其他成員進入。
- 勿披頭散髮、穿著拖鞋,應保持整潔莊重。
- 儀式後可將鹽灑在屋內角落或門檻,避邪淨化。
- 入宅當天宜保持喜慶氣氛,不可與他人爭執。
常見問題
問題 | 解答 |
---|---|
入宅儀式一定要請道士嗎? | 不一定要,可自行準備祭品進行儀式。 |
什麼樣的人不適合入宅? | 孕婦、產婦、大喪之人不宜參與。 |
入宅後需要祭拜多久? | 一般會祭拜七天或至少三天。 |
備註:
延伸閲讀…
入厝必看!入厝儀式8步驟與習俗禁忌6大重點
讓入厝儀式不再複雜!簡單入厝5步驟,搬家當天就能睡新家
入宅儀式僅供參考,各地習俗可能有所不同。如有特殊需求或疑問,建議諮詢相關專家或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