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星宿】窺探中國上古天文密語:揭秘二十八星宿與宿(星官)的奧秘

【中國星宿】窺探中國上古天文密語:揭秘二十八星宿與宿(星官)的奧秘
欄位名 內容
名稱 二十八宿
拼音 xiù
注音 ㄒㄧㄡˋ
粵拼 sau3
閩南語 siù
方音符號 ㄒㄧㄨ˪
其他名稱 二十八舍、二十八次
性質 古代中國天文學術語、二十八個星座
起源 《周禮》中的「二十有八星」
標誌恆星 二十八宿距星
座標系 赤道坐標系統
坐標表示 赤經和赤緯
赤經差 距度
創建時間 約戰國時期
相關領域 術數佔算、天文觀測、星座劃分、星土説
文化意義 道家思想、漢代曆法、道教信仰

中國星宿

中國星宿是中國古老的天文學系統,將恆星劃分為不同的星座和星官,形成一個複雜且迷人的宇宙圖冊。

歷史與文化

中國星宿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代,當時人們開始對星空進行系統性的觀測。在漢代,張衡編制的《靈憲》一書記載了283個星官,其中包含了1465顆恆星。這些星官被分為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二十八宿,組成了中國古代的天象體系。

中國星宿 Play

中國星宿不僅具有天文意義,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它們與神話、宗教、五行學説等密切相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中國星宿

分類與命名

中國星宿被分為以下幾類:

類型 數量
星官 283
二十八宿 28
四象 4

星官是中國星宿的基本單位,由幾個恆星組成。每個星官都有自己的名稱,通常反映其形狀或位置。例如,北斗七星所在的星官名為「鬥」。

二十八宿是由28組恆星組成,它們沿著黃道分佈。每一宿包含若干個星官,並以十二地支命名。例如,角宿一、角宿二所在的星宿為「角」。

四象是古人將星空分為四個區域的想像,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它們與五行的觀念相呼應,代表著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

觀測與用途

古代中國人通過肉眼觀測星空,對星宿的位置和運動進行記錄。他們使用渾儀、圭表等儀器測量天體,歸納總結出星宿運行規律。

中國星宿在傳統上有多種用途,包括:

研究中國星宿有助於我們瞭解古代中國人的世界觀,並拓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此外,中國星宿在藝術、文學、民俗等領域也有著廣泛的影響,至今仍對中國文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延伸閲讀…

二十八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二十八星宿(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