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子哪吒的起源與傳説
哪吒的起源可追溯至佛教密乘經典中的梵名「Nalakuvara」(那羅俱伐羅)[2],其形象融合了印度神話中夜叉王之子羅鳩婆羅與黑天兩位人物的特性[4]。


在佛教傳説中,哪吒作為護世《四大天王》之一毘沙門天的後代,職司護法[6, 7]。宋代佛教典籍《太平廣記》與《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要解》中記載了「那吒」保衞僧人與協助獻佛牙的相關事蹟[9, 10]。
而後,在道教中,哪吒的姓氏被改為「李」,成為託塔李天王之子[13]。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將哪吒的故事納入道家體系,使其大施法力,降妖伏魔,並受封為天將[13]。小説《封神演義》與《西遊記》則進一步豐富了哪吒的形象,使其成為廣受民眾信仰的神靈。
近代,哪吒的形象傳入俗文學,結合了佛教、道教與民間傳説的元素。常見的傳説包括因闖禍而自盡,後以蓮花化身復活[13];反抗天王父權,最終以佛為父,解決父子恩怨[83]。
在各地文化中,哪吒的紀念日各有不同,較普遍的是生日(九月初九)和成道日(五月十八),其中廣東人常將成道日視為其正式生日[。
此外,馬祖列島的玉皇廟主祀哪吒三太子,而高雄市區也有多間太子廟,均位於水域附近,守衞著城市各個方位。
總之,哪吒是一個淵源悠久的傳奇人物,其形象隨著時間和文化演變,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成為華人世界中深受尊崇的神靈。
三太子位階:天庭神祇的職級制度
在道教神譜中,三太子位階是指天庭神祇的職級制度。每位神祇根據其功績和修行,被授予不同的職稱和任務,形成嚴格的等級架構。
位階等級
三太子位階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等級 | 職稱 | 簡介 |
---|---|---|
正一 | 太上老君 | 道教教祖,統領眾神 |
元始 | 玉皇大帝 | 天庭最高統治者 |
天尊 | 靈寶天尊、太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 三清道祖化身,輔佐玉帝 |
大帝 | 紫薇大帝、關聖帝君 | 掌管重要星宿或職務的神祇 |
王 | 天王、地王 | 掌管方向或領地的神祇 |
公 | 都公、城隍 | 掌管城池或地方的神祇 |
侯 | 侯爺 | 地方神祇或保護神 |
伯 | 土地伯 | 掌管土地的神祇 |
尊 | 三太子、太子爺 | 地位尊貴,能力出眾的神祇 |
三太子之稱
其中,”三太子”特指哪吒三太子,是託塔李天王的三子。由於其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被授予尊貴的三太子之稱。
三太子職責
三太子掌管水利、治水,同時也是驅邪除魔、扶正祛邪的護法神。在民間信仰中,三太子廣受信眾崇奉,廟宇遍佈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