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真人邱處機與成吉思汗
在十三世紀初,華夏北方聖俗交織,道教領袖邱處機躍然登場,其與蒙古帝國可汗成吉思汗的邂逅,成為中國宗教史上的傳奇。
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燕京陷入天象異象,邱處機應邀舉行祭祀祈福。翌年,他辭別成吉思汗,返回宣德府,沿途受到軍隊護送,全真道免除賦役。


元太祖十八年(1223年) весной,邱處機在撒馬爾罕與成吉思汗三次會面,教誨其治國養生之道。成吉思汗感念邱處機教誨,下令編纂《玄風慶會錄》,記載其對話。
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邱處機率領十八名弟子西行,途經鐵門關,抵達「大雪山」的八魯灣行宮,覲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尊稱他為「神仙」。
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邱處機一行離開燕京,途經回紇城、漠南,後在撒馬爾罕過冬。同年,成吉思汗揮軍西征中亞,邱處機遣弟子李志常等九人留在鎮海城修建棲霞觀。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邱處機率弟子離開山東,踏上西行的旅程。他年屆七旬,體力不支,欲約成吉思汗於燕京會面,然成吉思汗正值西征,無法前往。
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宋廷遣使敦請邱處機赴臨安,然邱處機以「失政之罪」拒絕。同年,成吉思汗派使者劉仲祿邀請邱處機赴蒙古帝國相見,邱處機在辭謝後同意前往。
金宣宗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派王庭玉召邱處機赴汴梁,但邱處機認為金帝「不仁」,拒絕前往。同治二年(1214年),邱處機協助朝廷招撫登州、萊州等地的農民起義,獲封「自然應化弘教大師」。
金衞紹王大安三年(1211年),邱處機赴中都拜會金衞紹王,遊覽德興琅山。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金章宗和李元妃賜《玄都寶藏》於棲霞太虛觀。
1203年,劉處玄逝世,邱處機繼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在掌教期間,他發揮政治和社會影響力,使全真道進入興盛時期。
1191年冬,邱處機返回故鄉棲霞,在舊宅拓建太虛觀,弘揚道法。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邱處機赴燕京會見金世宗,主持萬春節醮事。
邱處機生於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本名不詳。1167年,他拜王重陽為師,王重陽賜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
長春真人邱處機,一代傳奇,其與全真教的發展史,既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也是中華文化中宗教與世俗交融的典型例證。
邱處機:全真道祖師,成吉思汗的國師
邱處機(1148-1227),字通密,道號長春子,金朝全真道祖師。他以道術高強、治世安民的理念聞名,受金、蒙古兩代帝王敬重。
生平與道派
邱處機出生於山東登州,自幼聰慧好學。18歲時師從王重陽,成為全真七子之一。金章宗年間,全真道發展迅速,邱處機出任掌門。他主張清靜無為、濟世利民,廣收門徒,傳播全真道教義。
對金蒙古關係的貢獻
1219年,成吉思汗遣使召見邱處機。邱處機率十八弟子西行,與成吉思汗在西域會面。他以儒家仁義之説感化成吉思汗,勸誡他以仁政治國,避免殺戮生靈。成吉思汗對邱處機十分敬重,賜封國師,並允許全真道在蒙古境內傳道。邱處機的西行也促進了漢蒙兩族的文化交流。
治世安民與道術
邱處機除了傳播道教外,還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他曾多次上書金章宗,倡言減免賦税、關愛百姓。蒙古佔領金朝後,他又勸誡蒙古將領,避免濫殺無辜。
傳説邱處機道術高強,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他曾以道術平息戰亂,救濟災荒,受到百姓愛戴。
門徒與傳承
邱處機門徒眾多,其中以七名真成為最傑出者,稱為「七真人」。他們承繼邱處機的教義,繼續弘揚全真道。全真道在元朝時期發展到鼎盛,成為當時最大的道教派別。
延伸閲讀…
丘處機_百度百科
邱處機生平簡介
歷史評價
邱處機是全真道的重要人物,對金蒙古歷史乃至中國道教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思想主張體現了儒道合流的趨勢,以清靜無為為宗旨,同時重視濟世安民的社會責任。
表格:邱處機生平大事記
年代 | 事件 |
---|---|
1148 | 出生於山東登州 |
1166 | 師從王重陽,成為全真七子 |
1219 | 率十八弟子西行,會見成吉思汗 |
1222 | 返回中原 |
1227 | 羽化歸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