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塔儀式:台灣喪葬習俗中的末端環節
在台灣,喪葬禮俗注重儀式與細節,而晉塔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環節,象徵著逝者的最終安息。以下整理了關於晉塔的相關資訊。


什麼是晉塔?
晉塔,又稱進塔或進金,是喪葬禮俗中的末端環節,指的是將火化後或撿骨後的骨灰安葬在靈骨塔或墓地中的過程。
晉塔流程
晉塔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 備妥文件:包括死亡證明或除户謄本,以及火化許可證或遷葬證明等。
- 選擇吉日:依照傳統禮俗,晉塔日期會根據往生者的生辰八字和靈骨塔的方位決定。
- 通知靈骨塔方:確認晉塔時間,預計抵達時間等資訊。
- 晉塔儀式:根據家屬或往生者的宗教信仰,晉塔儀式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 供品準備:佛教或道教的晉塔儀式通常會準備供品,如鮮花、水果等。
- 告別儀式:在晉塔完成後,家屬會向先人拜別,並收拾供品。
晉塔禁忌與注意事項
晉塔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 保持莊重肅靜,避免喧嘩或嬉鬧。
- 衣著得體,以深色素面為主。
- 攜帶法定文件,如未備齊將無法受理服務。
- 預先規劃好時程,並通知靈骨塔方,以避免臨時變更或延誤。
選用晉塔服務
目前,台灣常見的晉塔安葬方式有塔葬(靈骨塔葬)和環保葬(樹葬、海葬等)。在選擇晉塔服務時,應考慮以下事項:
- 地理位置:距離、交通便利性。
- 環境品質:周圍環境清潔、空氣品質佳。
- 收費標準:永久管理費、晉塔費用等。
- 服務內容:是否提供暫厝、誦經、供品等服務。
謹記這些資訊,就能讓晉塔儀式順利進行,並表達對逝者的尊崇與哀悼。
晉塔:見證恆河河岸的輝煌
晉塔,又稱毗濕奴塔,是印度華拉納西聖城中一座引人入勝的宗教建築。它聳立在恆河河畔,見證了這個城市數百年的歷史和靈魂。
歷史起源
晉塔建於 18世紀中葉,由馬拉塔帝國的辛迪亞統治者阿帕·拉奧·辛德(Appa Rao Scindia)委託建造。它最初被設計為供奉毗濕奴神的寺廟,毗濕奴神是印度教三位一體三位主神之一。
建築特徵
晉塔結構雄偉,由三層組成。第一層是一個八角形基座,其上有一個八角形中層。中層上是圓形的塔頂,由一個金質圓頂加冕。
塔層 | 高度 | 特點 |
---|---|---|
基座 | 55 英尺 | 八角形,拱門入口 |
中層 | 38 英尺 | 八角形,陽台和窗户 |
塔頂 | 25 英尺 | 圓形,金質圓頂和旗幟 |
宗教意義
晉塔是華拉納西最重要的宗教場所之一。它被認為是恆河的守護者,象徵著城市的活力和靈性。塔內供奉著毗濕奴神的偶像,每天都有數千名信徒前來祈禱和朝拜。
建築意義
除了宗教意義外,晉塔也是印度建築的一座傑作。其建築風格結合了莫卧兒和拉吉普特元素,展現了融合不同時代和文化影響的獨特魅力。
恆河河岸的標誌
晉塔佔據著華拉納西恆河河畔的一個顯著位置。它與達沙什瓦梅達·嘎特(Dasaswamedh Ghat)和阿西·嘎特(Assi Ghat)等其他重要地標一起,構成了恆河河岸的標誌性天際線。
觀光信息
晉塔全年對遊客開放。遊客可以參觀塔內部,在外面欣賞其壯麗的建築。塔頂也可以攀爬,從那裡可以看到華拉納西的壯麗全景。
延伸閲讀…
晉/進塔儀式不是放進靈骨塔就好!晉塔的意思與禁忌?不 …
晉塔應該怎麼做?什麼是暫厝?先人安奉在靈骨塔要注意這些眉 …
表格總結
特徵 | 描述 |
---|---|
名稱 | 晉塔,毗濕奴塔 |
位置 | 印度華拉納西恆河河岸 |
建造者 | 阿帕·拉奧·辛德 |
建造時間 | 18 世紀中葉 |
結構 | 三層:基座、中層、塔頂 |
高度 | 118 英尺 |
宗教意義 | 恆河守護者,毗濕奴神寺廟 |
建築意義 | 莫卧兒和拉吉普特風格的融合 |
觀光 | 對遊客開放,塔頂可攀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