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泥帶水” 一詞源流及意涵


“拖泥帶水” 一詞源自佛教禪宗,意指糾結於枝節,無法直入禪宗之核心。典出《五燈會元》,記載開先善暹禪師曾言:”一棒一喝,猶是葛藤,瞬目揚眉,拖泥帶水,如何是直截根源?”
此後,”拖泥帶水” 逐漸泛用於日常語境,形容行事作風猶豫不決、説話或寫作不簡潔扼要。例如:《喻世明言》中提到:”見這日天雨,料是婆子在家,拖泥帶水的進城來問個消息。”
同義反義詞及延伸意涵
- 同義詞: 牽絲攀藤
- 反義詞: 乾淨俐落、乾脆俐落、斬釘截鐵
- 延伸意涵: 耽於瑣碎細節、思慮過多、缺乏魄力
實例表述
用法 | 範例 |
---|---|
做事拖延不果決 | 他做起事來總是一拖再拖,拖泥帶水,猶豫不決,讓人頭疼。 |
説話不夠明確簡要 | 他的發言冗長拖沓,拖泥帶水,讓人難以捉摸核心重點。 |
寫作冗贅繁瑣 | 這篇報告寫得拖泥帶水,敍述過於冗贅繁複,缺乏條理清晰的架構。 |
拖泥帶水 意思:在寫作或言談中,詞藻冗長、內容空洞,缺乏重點。
拖泥帶水 文章範例
段落 | 範例 |
---|---|
段落 1 | 在這個與時間賽跑的時代,我們需要的是簡潔有力、直切重點的溝通方式,而「拖泥帶水」卻是一個極其令人頭疼的壞習慣。在寫作中,它會讓整篇文章冗長乏味,讀者難以抓住重點,更別提留下深刻印象了。 |
段落 2 | 例如,你寫道:「我們部門的會議時間安排得非常理想,因為它允許參與者有足夠的時間討論議程上的所有事項。」這句話包含了許多不必要的詞彙,例如「理想」、「允許」和「所有事項」。你可以簡化為:「會議時間安排適當,有助於參與者充分討論議程」。 |
段落 3 | 言談中的拖泥帶水也同樣令人厭煩。試想你在一個重要的會議中,會議的主持人花費過長的時間介紹議程,喋喋不休地説:「我們今天有許多重要的事情要討論,包括我們最近的銷售數據、即將推出的產品計畫以及我們未來的業務策略。」這段冗長乏味的開場白會讓參與者注意力分散,無法專注於會議的實際內容。 |
段落 4 | 要避免拖泥帶水,關鍵是掌握簡潔明瞭的寫作和表達技巧。簡短有力地傳達你的訊息,這會讓你的讀者或聽眾更容易理解和記住你的重點。 |
避免拖泥帶水技巧
技巧 | 説明 |
---|---|
簡化句式 | 使用簡潔的句子,避免冗長的從句和修飾語。 |
去除不必要的詞彙 | 刪除不需要的助詞、形容詞和副詞。 |
避免重複 | 重複不同的詞彙來表達相同的意思,這樣會讓文章顯得很拖沓。 |
使用主動語態 | 主動語態會讓你的文字更具動感和有力。 |
精簡段落 | 將長段落拆解成更短、更易於閲讀的段落。 |
拖泥帶水後果
拖泥帶水不僅會讓你的溝通效果不佳,還會帶來其他後果:
- 浪費時間: 讀者或聽眾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理解你的訊息。
- 降低信譽: 拖泥帶水會讓你顯得缺乏專業和條理性。
- 模糊重點: 冗長的詞彙會掩蓋你的主要訊息。
- 損害溝通: 拖泥帶水的溝通方式會削弱你傳達訊息的能力。
結語
「拖泥帶水」是一個寫作和言談的大忌。掌握簡潔明瞭的溝通技巧,避免拖泥帶水,讓你的訊息傳達得更有效率,留給讀者或聽眾更深刻的印象。
延伸閲讀…
拖泥帶水_百度百科
拖泥帶水詞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