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門左進右出】小心踏錯廟門!遵循「左進右出」拜拜7步驟,免觸禁忌招惡運

【廟門左進右出】小心踏錯廟門!遵循「左進右出」拜拜7步驟,免觸禁忌招惡運

參拜廟宇指引:避開禁忌,求好運

廟宇祭祀是台灣獨特的民俗文化,然而參拜時需遵循特定的禮儀,以免觸犯禁忌,招致不吉利。謝沅瑾老師提出多項注意事項,引領信眾正確參拜,祈求福運降臨。

廟門左進右出 Play

根據民俗傳統,廟宇設有三個出入口:中門、左門和右門。中門專供神明通行,信眾不得隨意跨越。右門稱「青龍門」,左門稱「白虎門」,參拜時需遵循「右進左出」原則,即「由青龍門入,於白虎門出」,寓意消災解厄。

參拜前宜先拜天公,再行祭拜主神,最後依廟方指引祭祀配祀神明。喪葬期間可於廟門外合掌致意,避免踏入廟內。參拜應保持虔誠恭敬,穿著得體莊重,不可衣衫不整、暴露過多。許願後需誠心還願,心懷感恩方能蒙受庇佑。

廟門左進右出

進出廟門時宜跨越門檻,不可踩踏,否則有冒犯之嫌。踏入廟內應右腳先入,離廟則左腳先出,寓意步步高昇。祭拜時忌用李子、釋迦等特定水果,以免失禮。番茄、芭樂等果實繁多,亦不宜供奉。

廟宇中設有法陣,切勿輕易觸碰,以免影響運勢。更不可插倒香,此舉寓意顛覆廟宇,極易招致怒火和災厄。謝沅瑾曾見證案例,因香爐傾倒,導致工廠運勢低迷,員工遭遇連環事故,甚至瀕臨倒閉,足以證明禁忌不容小覷。

除了上述禁忌,謝沅瑾也對民間誤解進行澄清:

  • 生理期女性、孕婦等並非絕對不能參拜,但女性應斟酌自身狀況,避免虛弱或孕期不適時前往。若有疑慮,可於廟門外祈求即可。
  • 左手插香並非普遍禁忌,南派功法認為左手潔淨,反而適合插香。左撇子亦可遵循此原則,以左手行祭。

參拜時應放下妄念,懷著虔誠之心,方能真正得到神明的眷顧。遵循傳統禮儀,避開禁忌,將為您帶來福運綿延,助您心想事成。

※注意事項:

  • 本文涉及民間習俗及信仰,僅供參考。
  • 參拜前宜瞭解廟方規定,以免誤觸禁忌。
  • 尊重廟宇傳統文化,保持敬畏之心。
  • 祈求心誠則靈,勿過度迷信或執著於禁忌。

廟門左進右出:古廟建築設計的寓意

在傳統的古廟建築中,「廟門左進右出」是一項重要的設計原則,它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和實用價值。本文將探討這項原則的由來、寓意和實際考量,並通過表格展示其在不同廟宇中的實際應用。

由來與寓意

「廟門左進右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建築習俗。相傳,古人認為「左為陽,右為陰」,陽氣旺盛有利於諸事順利。因此,廟宇大門通常設置在左邊,象徵著進入神明居住的神聖空間。而右門則用於出場,象徵著返回凡間。

這種設計寓意著出入廟宇的順序和潔淨度。信徒從左門進入,經由神像前參拜,接收神明的庇佑。而出門時,從右門離開,將穢氣留在廟內,避免帶走神明的靈氣。

實用考量

除了寓意外,「廟門左進右出」的設計也有實用考量。

優點 缺點
順暢人流: 信徒從左門進入,按順時針方向參拜,避免人流堵塞。 空間限制: 右門的設置會佔用一定空間,影響廟內佈局。
環境衞生: 從左門進入,可以防止信徒在參拜前在外徘徊,減少廟內灰塵和噪音。 風水考量: 部分廟宇風水格局設計會影響大門位置,可能無法按照「左進右出」原則設置。
安全考量: 右門作為出場通道,可以避免信徒在參拜過程中擾亂秩序或發生碰撞。 不便性: 對於左撇子信徒來説,從左門進入可能有些不便。

實際應用

「廟門左進右出」原則在實際廟宇建築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下表展示了部分著名廟宇遵循此原則的情況:

廟宇 左進右出
台北龍山寺
台中清水祖師廟
台南大天后宮
高雄關帝廟
花蓮慈濟宮
台東天后宮 否 (雙門)
屏東東港東隆宮

結論

「廟門左進右出」是古廟建築中的一項特色設計,它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風俗,又具有實用功能。通過分析其由來、寓意和實際應用,我們可以深入瞭解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廟宇建築的深刻內涵。

延伸閲讀…

《圖解台灣民俗》:廟宇拜拜七步驟,左進右出不走中門

『重要』拜拜進廟時要有規矩! 左進右出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