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石頭變財富?男子竊千顆粉扁石變賣
為瞭解決經濟窘迫,一名花蓮男子於深夜潛入北三棧海邊,摸黑撿拾數量驚人的粉扁石,準備載往台北賤價出售。不料在行駛途中,車體晃動過於劇烈,引起警方注意,盤查後發現其車內滿載著高達 571 公斤的石頭,遂依竊盜罪將其移送法辦。
男子坦承行竊,表示因生活困難,故計劃將撿拾的石頭以每顆約 1.2 元的價格販售給園藝建商。經花蓮縣政府水利科河川駐警處理,贓物現已運回保管場,待法院判決後將歸還海邊。


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在非特定場所撿拾石頭的行為可能觸犯「礦業法」,目前受管制的礦種多達 61 種。面對警方或相關人員的訊問,應適時維護自身權益,依刑事訴訟法第 95 條主張權利。
審訊期間,沈姓男子供述:
供述 | 相關細節 | 説明 |
---|---|---|
犯案原因 | 生活困境,缺錢花用 | 沈姓男子表示,因經濟狀況不佳,才不得已犯案。 |
犯案地點 | 北三棧海邊 | 沈姓男子交代,於深夜前往該地撿拾粉扁石。 |
犯案時間 | 18 日凌晨 2 時許 | 沈姓男子表示,犯案時間位於深夜時段。 |
撿拾石頭數量 | 超過千顆 | 沈姓男子供稱,撿拾的石頭數量相當可觀。 |
撿拾石頭用途 | 變賣 | 沈姓男子坦承,打算將撿拾的石頭出售獲利。 |
石頭種類 | 粉扁石 | 沈姓男子説明,所撿拾的石頭種類為粉扁石。 |
運送方式 | 吉普車 | 沈姓男子表示,使用吉普車運送撿拾的石頭。 |
被攔查地點 | 新城鄉懷恩橋南端 | 警方於此處攔查沈姓男子,發現其車內載有大量石頭。 |
警方發現時間 | 18 日凌晨 | 警方在凌晨時段發現沈姓男子車內異狀。 |
竊盜罪名 | 竊盜罪 | 沈姓男子因犯有竊盜罪而被移送法辦。 |
山上的石頭可以撿嗎?
前言
在登山或户外活動中,經常會遇到山上的石頭是否可以撿拾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卻牽涉到生態保育和法律規範等層面,本文將深入探討山上的石頭是否可以撿拾以及相關規定。
石頭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石頭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以下重要性:
- 提供棲息地:石頭縫隙和陰涼處是許多動植物的棲息地,例如昆蟲、蜥蜴和小型哺乳動物。
- 調節温度:石頭白天吸收熱能,晚上散發熱能,有助於調節山區温度。
- 控制侵蝕:石頭散落在坡面上,可以阻擋風雨侵蝕,並減緩泥土流失。
- 水源儲存:石縫中可以儲存雨水,在乾旱時提供水源。
- 景觀美化:石頭的形狀、紋路和分佈,為山區景觀增添豐富性。
撿拾石頭的影響
任意撿拾山上的石頭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 破壞棲息地:移除石頭會破壞動植物的棲息地,導致數量減少。
- 加劇侵蝕:缺乏石頭保護,坡面容易被風雨侵蝕,造成土壤流失和地質災害。
- 影響水循環:石頭的消失會影響水源儲存和調節功能,導致水資源短缺或洪水發生。
- 景觀破壞:大量撿拾石頭會破壞山區原有的地貌景觀,使其失去美感。
法律規範
部分國家和地區對於撿拾山上的石頭有相關法律規範:
- 台灣:
- 國家公園法:規定在國家公園內禁止撿拾石頭或破壞自然景觀。
- 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未經許可不得撿拾具有文化或歷史意義的石頭。
- 美國:
- 荒野法:禁止在指定荒野地區撿拾任何天然資源,包括石頭。
- 國家森林法:允許在指定國家森林地區撿拾少量石頭,但用於個人紀念品或裝飾目的。
- 其他國家:法律規定可能有所不同,建議在撿拾石頭前查閲當地法規。
表格:不同國家/地區對山石撿拾的法律規範
國家/地區 | 法律 | 規範 |
---|---|---|
台灣 | 國家公園法、文化資產保存法 | 禁止撿拾 |
美國 | 荒野法 | 禁止撿拾 |
美國 | 國家森林法 | 允許撿拾少量石頭 |
日本 | 國家公園法 | 僅限撿拾指定範圍內的石頭 |
英國 | 野生動物和鄉村法 | 禁止撿拾具有歷史或科學意義的石頭 |
建議做法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遵守法律,建議登山或户外活動人士遵循以下做法:
- 欣賞但不撿拾:欣賞山上的石頭之美,但避免撿拾它們。
- 尊重當地規定:查閲當地法規,瞭解是否允許撿拾石頭。
- 數量控制:如果允許少量撿拾,應控制數量,僅取所需。
- 選擇適當石材:避免撿拾具文化或歷史意義的石頭,或過大、過重的石頭。
- 不挖石頭:不要開採或破壞石頭,以免造成永久性的破壞。
結論
山上的石頭雖非珍貴文物,但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任意撿拾石頭會造成負面影響,建議登山或户外活動人士遵循建議做法,欣賞但不撿拾,才能維護山區生態和景觀。
延伸閲讀…
撿石小心! 撿保留區特殊石材皆違法 – YouTube
從山上撿的石頭放在家裏什麼位置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