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厝儀式與習俗指南
入厝是人生重要的大事,寄託著人們對新居的美好憧憬。過去繁瑣複雜的入厝儀式,已逐漸簡化,但仍藴含著祈求順風順水的傳統寄託。


入厝儀式準備事項
- 挑選吉日:避開與家中成員生肖、年齡相沖的日子,選擇「入宅」或「移徙」吉日。
- 準備開門七寶:柴、米、油、鹽、醬、醋、茶,象徵衣食無憂。
- 入門撒錢:準備 168 個銅板,象徵招財進寶。
- 安牀:用鹽水淨化過的十枚 10 元硬幣,象徵淨穢祈安。
- 拜地基主和土地公:供品包含金紙、雞腿便當、水果等。
- 放置鮮花:增添喜氣,象徵繁盛吉祥。
入厝儀式步驟
- 入厝前三天:點亮客廳燈三天,驅散煞氣。
- 入厝前一天:用洗米水拖地,去除晦氣。
- 入厝當天:用淨香薰屋,去除不良磁場。
- 準備隨身物品:搬家時攜帶文具、錢財等吉祥物品。
- 避免預先入宅:入住後方可過夜或開夥。
- 避免孕婦觀禮:恐驚擾胎神,影響運勢。
- 避免刀具先進門:容易引發血光之災。
- 入厝後避免午睡:防止感冒或生病。
- 入厝後避免立即入睡:走動片刻後再入睡。
- 避免後續施工:入住後避免敲打或移動傢俱。
- 注意沙發擺放:避免正對大門,造成家庭走散或財散四方。
通過這些習俗與儀式,我們不僅為新居增添祥瑞之氣,更祈求家庭安康、財源廣進。
入厝物品:迎新居、納祝福的居家指南
入厝,象徵著搬遷新居、展開新生活的喜悦時刻。在台灣傳統習俗中,入厝時準備妥當的入厝物品,不僅能為新居帶來好運與祝福,同時也代表著對新家的重視與期待。
必備入厝物品
入厝時,以下物品不可或缺:
物品 | 象徵意義 |
---|---|
爐子 | 傳宗接代、衣食無缺 |
冰箱 | 財富滿滿、富足安康 |
碗筷 | 人丁興旺、招財進寶 |
米缸 | 豐衣足食、財源滾滾 |
水桶 | 圓滿順利、財運亨通 |
掃把 | 掃去黴氣、迎來好運 |
香 | 祈福保平安、驅邪避兇 |
鹽 | 淨化空間、辟邪化煞 |
吉祥如意入厝飾品
除了必備物品外,還可以加入以下吉祥如意飾品,為新居增添喜氣和福氣:
飾品 | 象徵意義 |
---|---|
招財貓 | 招財進寶、生意興隆 |
貔貅 | 旺財招福、辟邪鎮宅 |
金元寶 | 財富豐足、財源廣進 |
葫蘆 | 驅邪化煞、福壽安康 |
蓮花 | 清正廉潔、仕途順利 |
注意事項
入厝時準備入厝物品有以下注意事項:
- 時間:選擇良辰吉時入厝,避開凶日或沖煞時段。
- 物品擺放:依照習俗,爐子應擺放在廚房的「財位」;冰箱擺放進門左側;米缸擺放進門右側。
- 儀式:入厝當天可進行簡單的入厝儀式,如燃香祈福、灑鹽淨宅等。
結語
入厝物品不僅是迎新居的必備之物,更是傳遞傳統祝福與祈願的象徵。透過準備妥當的入厝物品,為新家注入吉祥喜氣,祈求未來生活平安順遂、財運亨通。
延伸閲讀…
新屋入厝要準備什麼?入新厝、新居必備9項物品!
搬家必看:8大入厝禁忌、入厝準備物品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