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星宿】揭秘夜空中的神秘28星宿,帶你探索恆星的非凡故事

【28星宿】揭秘夜空中的神秘28星宿,帶你探索恆星的非凡故事

二十八星宿

起源與演變

二十八星宿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 36 至 30 世紀,當時星空座標系統建立,以赤道和黃道為參照點觀測天體方位。古代天文學家選擇 28 顆恆星作為標準點,建立了一個基本的座標體系。

四組與象徵

28星宿 Play

二十八星宿被分為四組,分別與四象、四宮、四季相配。東宮的六宿呈龍狀,象徵東方青龍;西宮的三宿呈虎狀,象徵西方白虎;南宮的四宿呈鳥狀,象徵南方朱雀;北宮的兩宿呈鹿或龜狀,象徵北方玄武。

地域分野

中國古人將地域與天體對應,劃分為分野。二十八星宿與各地域對應,其排列反映了中國本土的天文學創建。

28星宿

名稱由來

星宿之名反映了其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形態。例如,角宿因其位置接近天角而得名;尾宿則因其形似動物的尾巴而命名。

用途與影響

二十八星宿不僅用於天文學計算,還應用於風水占卜等領域。其位置和分區對中國古代的農業、航海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恆星選用

二十八星宿的距星最初由亮星擔任,但後來改用暗星,以更準確地位於赤道或黃道附近。

變更與調整

由於歲差和其他因素,二十八星宿的距度和順序發生過變化。明末清初,奎、觜、參三宿的距星曾被調整。

與其他星宿系統

甘德二十八舍系統和石申二十八宿系統是較早的星宿劃分,與現有的二十八星宿體系有所不同。

古代記載

《周禮》記載了「二十有八星」,《呂氏春秋》首次記載了完整的星名。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星圖是較古老的二十八星宿圖像實例。

計算追溯

天文學計算顯示,二十八星宿體系的創建年代可能早在公元前 35 至 30 世紀。

與神話傳説

牛宿和女宿的命名來自於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傳説,但現在的赤經順序已與傳説不符。

二十八星宿名稱與距星對照表

星宿 距星 赤經(度) 距度(度)
角宿一 280.0 0.0
亢宿一 290.6 10.6
氐宿一 310.4 19.8
房宿二 320.3 9.9
心宿二 350.1 29.8
尾宿八 1.2 10.9
箕宿二 15.0 13.8
觜宿二 84.7 69.7
參宿三 103.3 18.6
井宿五 116.2 12.9
鬼宿一 135.6 19.4
柳宿六 164.3 28.7
星宿二 172.3 8.0
張宿一 179.0 6.7
翼宿二十五 185.1 6.1
軫宿二 189.8 4.7
鬥宿四 214.9 25.1
牛宿一 222.8 7.9
女宿二 236.5 13.7
虛宿一 246.0 9.5
危宿一 269.6 23.6
室宿一 287.7 18.1
壁宿二 302.8 15.1
奎宿九 311.7 8.9
婁宿一 327.0 15.3
胃宿一 334.0 7.0
昂宿一 337.5 3.5
畢宿五 4.3 9.3
觜宿二 84.7 69.7

28 星宿:天上閃耀的古老星羣

28 星宿是中國古代用於劃分天球和預測命運的星羣系統,自古以來就對中國的天文學、曆法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星宿 類型 位置 恆星數
角亢氐房 東方青龍 東方 21
尾箕 東方青龍 東方 12
奎婁胃昴 北方玄武 北方 49
柳星張翼軫 北方玄武 北方 22
觜參井 西方白虎 西方 19
鬼柳星 西方白虎 西方 3
西方白虎 西方 8
觜參井 南方朱雀 南方 19
翼軫 南方朱雀 南方 22
南方朱雀 南方 0

起源和歷史

28 星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1 世紀的商朝,當時的占星家使用它來確定季節變化和預測氣候。到了戰國時期,星宿系統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並開始被用於占卜和擇吉。

分類和位置

28 星宿根據方位被分為四組,分別屬於青龍、玄武、白虎和朱雀四種神獸。青龍負責東方,玄武掌管北方,白虎鎮守西方,朱雀守護南方。各組星宿又根據其位置和特徵 further 細分為三星、四星、七星等不同的組合。

預測和占卜

古代中國人相信星宿的運行和位置可以反映人間的事物和命運。因此,星宿系統被廣泛用於占卜、擇吉和測命。例如:

延伸閲讀…

二十八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二十八星宿(中國古代天文學名詞)

  • 星宿的亮度可以預測降雨或乾旱。
  • 星宿的聚散可以預兆戰事或和平。
  • 根據出生時星宿的位置可以預測一個人的性格和命運。

文化影響

28 星宿不僅在天文和占卜方面具有重要性,它還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在文學中,星宿經常被用作意象和隱喻,代表著時間、命運和變化。
  • 在藝術中,星宿被繪製在壁畫、器皿和服飾等各種作品上,象徵著吉祥和祈福。
  • 在民間信仰中,星宿被認為是神聖的,人們通過祭拜和祈禱向它們祈求保佑和好運。

至今,28 星宿系統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天文學、曆法和文化的影響延續了數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