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車輛號牌
中華民國根據交通法規發放車輛號牌,用於道路監管。截至 2021 年底,共有 2,259.7 萬輛註冊車輛,其中汽車 833 萬輛,機車 1,426.7 萬輛。
2018 年起,除了一般號牌,新增了電動機車號牌。目前共有 29 種號牌,包括汽車 19 種,機車 10 種,以及特殊號牌。
目前的兩代共四版號牌,自 1992 年起使用。號牌包含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數字,字母部分為區段代碼,數字部分為區段編號。


號牌懸掛位置由《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
- 汽車:前、後
- 機車:前
演進
自 1920 年起,中華民國開始發放車輛號牌,已發行過八代近 20 版本、超過 150 種號牌。
1919 年:台北州實施車籍登記,要求車主懸掛官方號牌。
1946 年:發布「國台字臨時號牌」,編碼類似 1934 式中國號牌。
1949 年:改版號牌,編碼基準類似第二代,使用數字區分省份。
1978 年:推出新式號牌,採用六碼數字編碼。
1991 年:發放七代號牌,首次使用上綴標示管轄屬地。
2012 年:頒布第八代號牌,採用「三碼英文-四碼數字」編碼,並區分車種。
現行
2012 年發布的第八代號牌,編碼由 A~Z、0~9 依序排列。目前正在發行 B 開頭的號牌。
某些車牌開頭字母具有特定含義:
- R:租賃車
- E:純電動車
- W:身心障礙者專用車
車牌字母:揭露車輛身世的密碼
車牌號碼中的字母不只是一組隨機的符號,它們承載著許多重要的訊息,揭示著與車輛相關的關鍵資訊。本文將深入探討車牌字母,從其歷史起源到當前使用規則,並提供一個方便的表格,列出常見的車牌字母及其含義。
歷史起源
車牌字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當時汽車剛剛誕生。早期車輛的車牌號碼僅包含數字,但隨著車輛數量激增,需要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識別不同車輛。因此,在 1901 年,法國率先在其車牌號碼中引入了字母,此後這種做法逐漸被世界各國所採用。
使用規則
車牌字母的具體使用規則因國家或地區而異。一般而言,車牌字母通常用於:
- 區分不同的地區或城市
- 註冊時間或年份
- 表示車輛類型或用途
- 發行機構或序號等其他資訊
各國政府會制定嚴格的規定,以確保車牌字母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法律法規。
常見車牌字母及其含義
以下表格列出了一些常見的車牌字母及其對應的含義。請注意,具體含義可能因國家或地區而有所不同:
字母 | 含義 |
---|---|
A | 公務車輛 |
B | 一般私家車 |
C | 商用車輛 |
D | 計程車 |
E | 電動車輛 |
F | 電動摩托車 |
G | 機車 |
H | 外交車輛 |
I | 露營車 |
J | 拖車 |
車牌字母的應用
車牌字母不僅是車輛識別的重要工具,它們還有其他廣泛的應用,例如:
- 執法:警方可以使用車牌字母來追蹤違法車輛或辨識竊盜車輛。
- 交通管理:車牌字母可幫助監控車流,並根據不同車輛類型設定特定交通限制措施。
- 車輛註冊:車牌字母是車輛註冊系統中的關鍵組成部分,有助於追蹤車輛所有權和車輛使用紀錄。
- 市場調查:通過分析車牌字母,市場研究人員可以估算不同地區或城市中各種車輛類型的分佈狀況。
結論
延伸閲讀…
不説不知道説了嚇一跳!這些車牌小秘密你都知道?
號牌型式及編碼規則表
車牌字母是汽車文化中一個迷人的元素,不僅提供了一種辨識車輛的方法,還承載著豐富的資訊。瞭解車牌字母的歷史和含義可以提高我們對交通運輸方面的認識,並讓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字母增添一層新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