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
[[以蓬草為門,破甕為窗。形容簡陋的居處。亦借指貧寒之家。《宋・蘇軾・黃州快哉亭記》:“將蓬户甕牖,無所不快。”]]


一、蓬草的象徵
- 蓬户甕牖:簡陋的居所,象徵貧困。
- 蓬門:比喻貧寒之家。
- 蓬心:喻指思維狹窄,不懂變通。
- 蓬生麻中:比喻在良好的環境中也能長出優良的事物。
- 蓬蓽生輝:謙辭,表示贈禮或來訪為寒舍增添光彩。
二、蓬草的生長特徵
-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或黃色。
- 葉片狹長似柳葉。
- 果實有毛,又名「飛蓬」。
三、蓬草的其他含義
「蓬户甕牖」一詞出自東漢詩人阮瑀《詠懷詩》:「蓬户甕牖,桑樞桑榆。」描述的是一幅質樸簡陋的農家景象。其中,「蓬户」指用茅草編織的門户,「甕牖」指用陶甕作為窗户。
蓬户的構造與特點
特性 | 描述 |
---|---|
材質 | 茅草 |
編織方式 | 用繩索或藤條編織 |
形狀 | 多為長方形 |
尺寸 | 高度約為80-100釐米,寬度約為60-80釐米 |
特點 | 透氣性好,防潮性較差 |
甕牖的構造與特點
特性 | 描述 |
---|---|
材質 | 陶土 |
形狀 | 多為圓形或橢圓形 |
尺寸 | 直徑約為30-40釐米 |
開口方式 | 可分為單孔式和多孔式 |
特點 | 透光性好,隔熱性差 |
「蓬户甕牖」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它們不僅是一種居所,更是對質樸生活方式的追求。
蓬户甕牖在文學中的含義
「蓬户甕牖」在文學中通常用來象徵以下含義:
- 簡樸的生活:描述貧寒或清貧的人家。
- 田園情趣:描繪農村或鄉野的悠然自得。
- 安居樂業:表達對安定生活的嚮往和滿足。
- 質樸之美:讚美沒有雕琢的自然之美。
蓬户甕牖與現代建築
現代建築中,雖然很少採用傳統的「蓬户甕牖」材料,但其質樸和實用精神依然受到推崇。例如:
- 茅草屋頂:茅草屋頂具有良好的隔熱和透氣性,在環保建築中得到應用。
- 陶土牆體:陶土牆體具有良好的防火和隔熱性能,也被用於現代建築中。
- 自然採光:利用「甕牖」的原理,現代建築也設計了許多自然採光窗户。
「蓬户甕牖」雖已成為過去,但它所代表的質樸之美和實用精神依然影響著現代建築。
延伸閲讀…
蓬户甕牖
成語蓬户甕牖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