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萌芽松樹的特別照護指南
概述
掌握原產地和特性,適當照料盆栽松樹。原產地日本的黑松和赤松在夏季雷雨中折損首批新芽,隨後急速萌芽,秋季成熟。模擬此過程,於萌芽後剪除「蠟燭芽」,促進後續新葉短小、新枝粗壯,並激發分枝。但須確認生長季足長。
置場
陽光充足的户外環境,催化萌芽並抑制針葉拉長。冬季適當防護盆栽松樹。參考「盆栽澆水」相關資訊。


澆水
松樹喜旱,澆水量少,排水性佳。萌芽期遮雨,防止大量雨水灌入,過濕易造成針葉拉長。
施肥
虛弱松樹可終年施肥,温度低時避免。健康松樹於早春或初夏施肥,剪除蠟燭芽後停止。剪芽前每週施用固態有機肥三次,待新芽成熟前停止,初秋至晚秋再開始施肥。
修剪和纏線
健康松樹於仲夏剪除蠟燭芽,保留約 5mm 長度及其周圍一些老葉。發育遲緩芽可剪去部分頂端,促進其生長。秋季新芽成熟時,去除過長芽,保留對生、呈 V 字狀的兩個芽,剪除其他。過於茂密處摘除老葉,平衡整體生長。詳見「盆栽修剪」。纏線適宜於早秋至初春,或剪芽後(初夏至仲夏)。
換土
於春季芽苞飽滿後進行。也可於夏季末或初秋涼季進行,利於松樹在冬天前恢復根系健康。參考「盆栽換土」相關資訊。
繁殖
松樹適用實生法或嫁接法,部分品種可用空中壓條法。瑞祥五葉松等品種也可使用扦插法。
蟲害、病害
松樹常見蟲害包括蚜蟲、葉蟎、介殼蟲和毛毛蟲。根系腐爛壞死可能是黴菌感染,應盡速請教專家,搭配特殊殺菌劑治療。保持陽光充足並妥善照料,松樹將持續生機勃勃。
一次萌芽松樹的特別照護指南
概述
除上述松樹外,大多數松樹一年僅萌芽一次,剪除蠟燭芽可能致命。常見的一年萌芽松樹品種包括白松、歐洲刺松、西黃松和歐洲山松。
置場
陽光充足的户外環境,促進健康生長,並抑制針葉過長。冬季適當防護盆栽松樹。參考「盆栽澆水」相關資訊。
施肥
虛弱松樹可終年施肥,温度低時避免。健康松樹於早春至深秋施肥。
修剪和纏線
晚春至初夏修剪過長芽,平衡整體外觀。同一芽頭冒出多根芽時,保留兩根即可。秋季芽成熟後可進一步修剪,保留對生、呈 V 字狀的兩個芽,剪除其他。過於茂密處摘除老葉,平衡整體生長。詳見「盆栽修剪」。纏線適宜於早秋至初春,或剪芽後(初夏至仲夏)。
換土
於春季芽苞開始生長時進行;或於夏季末或初秋涼季進行,利於松樹在冬天前恢復根系健康。參考「盆栽換土」相關資訊。
繁殖
松樹適用實生法或嫁接法,部分品種可用空中壓條法。另外,也有品種可用扦插法,例如:瑞祥五葉松。
另請參考我們的盆栽樹種指南,以辨識您手中的松樹品種。
松樹品種:認識各種松屬植物
品種 | 描述 | 常用於 |
---|---|---|
紅松 (Pinus resinosa) | 高大常綠樹,可高達 50 米。樹冠呈圓錐形,樹皮呈紅棕色。 | 木材、造紙 |
白松 (Pinus strobus) | 高大常綠樹,可高達 60 米。樹冠呈圓錐形,樹皮呈灰白色。 | 木材、樂器 |
黑松 (Pinus nigra) | 常綠樹,可高達 30 米。樹冠呈傘形,樹皮呈深灰色。 | 園藝、木材 |
蘇格蘭松 (Pinus sylvestris) | 常綠樹,可高達 40 米。樹冠呈圓錐形,樹皮呈紅棕色。 | 園藝、木材 |
銀松 (Pinus bungeana) | 常綠樹,可高達 25 米。樹冠呈圓錐形,樹皮呈灰白色。 | 園藝、盆景 |
油松 (Pinus densiflora) | 常綠樹,可高達 40 米。樹冠呈圓錐形,樹皮呈灰棕色。 | 園藝、木材 |
光葉松 (Pinus glabra) | 常綠樹,可高達 25 米。樹冠呈圓錐形,樹皮呈灰白色。 | 園藝、木材 |
海南松 (Pinus hainanensis) | 常綠樹,可高達 20 米。樹冠呈圓錐形,樹皮呈灰棕色。 | 園藝、木材 |
除了這些常見品種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松樹品種,每個品種都具有獨特的特徵。瞭解各種松樹品種對於選擇適合特定用途的樹木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