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元硬幣】揭秘新加坡1元硬幣:一元新鈔價值保證,收下這份新加坡元攻略!

【新加坡1元硬幣】揭秘新加坡1元硬幣:一元新鈔價值保證,收下這份新加坡元攻略!

新加坡硬幣演變史

一新元硬幣的面世

新加坡的最高面值硬幣——一新元硬幣,於1967年首次發行,並以其獨特的八角輪廓為特徵。儘管該硬幣有過「苦臉」和「笑臉」兩個不同的設計版本,但這種改變並非由於風水考慮。事實上,國徽是於1969年首次出現在新加坡硬幣上。鑑於當時技術的限制,原本的國徽設計無法以三維形式鑄造在硬幣上,因此採用了一個更時髦的版本(橫幅向上)。後來,隨著雕刻技術的進步,從1992年開始,真正的國徽設計(橫幅向下)被鑄造在硬幣上。

新加坡硬幣的演變

自1985年以來,新加坡一直在使用現行的硬幣系列。這些硬幣的反面圖案是新加坡國徽和用四種官方語言書寫的國名。2013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根據業界的意見,對硬幣設計進行了修改,以提高其易用性和安全性。

新加坡1元硬幣 Play

新加坡硬幣的發布

過去,新加坡曾發行過各種硬幣,包括1967年的「海系列」硬幣和1987年的「花系列」硬幣。這些硬幣的面值從1分到1元不等,並具有不同的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較小面值的硬幣,例如1分和5分硬幣,已停止發行。

新加坡元與英鎊的聯繫

在新加坡獨立之前,馬來西亞與英屬婆羅洲元一直是該國的法定貨幣。1967年,英鎊貶值後,馬來西亞與英屬婆羅洲元停止發行,新加坡元應運而生。當時,新元與英鎊之間建立了價值聯繫,主要是由於英鎊區的協議。後來,新元短暫地與美元掛鈎,隨後採用一籃子貨幣作為其匯率的基礎。

新加坡1元硬幣

新加坡元早期歷史

新加坡元的早期歷史可以追溯到1845年至1939年,當時該國使用由海峽殖民地發行的叻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政府發行了俗稱「香蕉鈔」的貨幣。1945年戰爭結束後,新加坡恢復使用馬來西亞元。

新加坡元發布後

新元成立後,它經歷了幾次變化和升級。近年來,塑膠鈔票也開始發行,更加堅固耐用。目前流通的新加坡硬幣有 1 元、50 分、20 分、10 分和 5 分,以及各種面額的紙幣。

年代 硬幣系列 特色
1967 海系列 以八角輪廓和海洋生物圖案為特色
1987 花系列 體積小,背面有花卉圖案
2013 地標系列 沿用花系列反面圖案,並採用新的安全功能
* 新加坡硬幣 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行,反面有新加坡國徽和國名

新加坡 1 元硬幣:從設計到流通

新加坡 1 元硬幣是新加坡流通貨幣中最小的面額硬幣,自 1990 年起發行至今,在新加坡貨幣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設計與特色

新加坡 1 元硬幣正面印有新加坡國徽,周圍環繞著「新加坡共和國」(REPUBLIK SINGAPURA)字樣。硬幣背面印有蘭花圖案,象徵著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美譽。

硬幣採用金黃色的黃銅材質,重量為 8.54 克,直徑為 21.59 毫米。其邊緣刻有細密的鋸齒紋,以防止偽造。

發行歷史

新加坡 1 元硬幣於 1990 年 1 月 1 日首次發行,當時與新加坡 5 元和 50 分硬幣同時推出。在早期,1 元硬幣由新加坡造幣廠製造。

2006 年後,新加坡政府將硬幣製造外包給英國皇家鑄幣廠和新加坡金銀貿易公司。目前,新加坡 1 元硬幣仍由這兩家公司聯合鑄造。

流通與使用

新加坡 1 元硬幣在新加坡的流通率很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貨幣。它主要用於自動售貨機、交通工具和零售業。

除了流通用途外,新加坡 1 元硬幣也具有收藏價值。某些年份和發行的稀有版本可能具有較高的溢價。

紀念幣

新加坡中央銀行還會發行限量版的新加坡 1 元紀念幣,以紀念特別事件或人物。紀念幣通常採用不同的設計和材質,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延伸閲讀…

新加坡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加坡- 錢幣目錄

表格:新加坡 1 元硬幣規格

特徵 規格
材質 黃銅
重量 8.54 克
直徑 21.59 毫米
邊緣 細密鋸齒紋
正面 新加坡國徽
背面 蘭花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