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特丁切,音亭。【説文】宮中也。【玉篇】庭,堂前也。【易·節卦】不出户庭,無咎。【周禮·天官·閽人】掌埽宮庭。
又,官名。【周禮·秋官】庭氏。【注】主射夭鳥,令國中潔淨如庭者也。


又,直也。【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詩·小雅】播厥百穀,既庭且碩。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為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
又,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
名稱 | 注釋 |
---|---|
庭 | 宮中;堂階前 |
庭氏 | 射夭鳥的官員,負責國中潔淨 |
直 | 直立 |
庭州 | 唐代州名,後為北庭都護府 |
天庭 | 星名,龍星右角 |
庭(tíng)的拼音相關知識
定義
庭(tíng),指房屋前臨院子,多用於住宅或官署。在中文中,庭有多種同音字,以下是其拼音和注音符號:
同音字
拼音 | 注音符號 | 字詞範例 |
---|---|---|
tíng | ㄊㄧㄥˊ | 庭院、法庭 |
tíng | ㄊㄧㄥˇ | 聽覺、察聽 |
tíng | ㄊㄧㄥˋ | 停止、靜止 |
tíng | ㄊㄧㄥ˙ | 婷婷、優美 |
延伸應用
除了作為房屋前院的稱呼外,庭在中文中還有以下延伸應用:
- 法庭(fǎ tíng):審理案件的機關。
- 內廷(nèi tíng):宮廷中的後院,通常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
- 外廷(wài tíng):宮廷中的前朝,通常是大臣議政和處理事務的地方。
- 庭試(tíng shì):古代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場,由皇帝親自主持。
- 庭議(tíng yì):朝廷大臣討論政務的會議。
詞語運用
庭字在詞語中的運用非常廣泛,以下是常見的搭配:
- 庭院深深
- 庭院如畫
- 法庭嚴肅
- 內廷森嚴
- 外廷肅穆
- 庭試登科
- 庭議紛爭
成語與諺語
與庭(tíng)相關的成語與諺語有:
- 庭訓三餘(tíng xùn sān yú):指古代父母教導子女的三個空餘時間,分別是黎明、晚間和飲食後。
- 法不容情(fǎ bù róng qíng):法律無情,不會因個人情感而改變。
- 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比喻容易引起懷疑或嫌疑的地方。
表格總結
下表總結了庭(tíng)的不同拼音和用法:
延伸閲讀…
庭字解釋_庭的意思、拼音、部首、筆畫、筆順、五行_漢程字典
辭典檢視[庭: ㄊㄧㄥˊ]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拼音 | 注音符號 | 意義 |
---|---|---|
tíng | ㄊㄧㄥˊ | 住宅或官署前的院子 |
tíng | ㄊㄧㄥˇ | 聽覺 |
tíng | ㄊㄧㄥˋ | 停止 |
tíng | ㄊㄧㄥ˙ | 優美 |
tíng shì | ㄊㄧㄥˊㄕˋ | 庭試 |
tíng yì | ㄊㄧㄥˊㄧˋ | 庭議 |
fǎ tíng | ㄈㄚˇㄊㄧㄥˊ | 法庭 |
nèi tíng | ㄋㄟˋㄊㄧㄥˊ | 內廷 |
wài tíng | ㄨㄞˋㄊㄧㄥˊ | 外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