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名稱 | 組成 | 功效 | 適應症 | 禁忌證 | 預防措施 |
---|---|---|---|---|---|
小青龍湯 | 麻黃、桂枝、乾薑、細辛、五味子、白芍、半夏、炙甘草 | 解表散寒,温肺化飲,止咳平喘 | 風寒客表,水飲內停 | 乾咳無痰,痰稠兼黃,口燥咽乾,虛性咳喘 | 實證寒喘,痰屬清稀水沫痰,肺有惡寒感 |
併用藥 | 質數石膏 | 清熱平喘 | 風寒咳嗽伴喘息,胸悶感 | 惡寒發熱,咳黃痰 | 實證寒喘,痰屬清稀水沫痰,肺有惡寒感 |
併用藥 | 半夏獨大小青龍湯 | 半夏用量較大,其他藥味量較小 | 副作用減輕 | 身體虛弱,元氣不足 | 實證寒喘,痰屬清稀水沫痰,肺有惡寒感 |
併用湯藥 | 從龍湯 | 化痰 | 小青龍湯止咳後 | 無 | 無 |
併用湯藥 | 苓桂朮甘湯 | 收工 | 小青龍湯去痰不淨 | 無 | 無 |
併用湯藥 | 苓甘五味薑辛夏仁湯 | 去痰 | 小青龍湯去痰不淨 | 痰偏寒 | 無 |
併用湯藥 |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 | 治氣衝 | 小青龍湯後多唾,口燥,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痺 | 無 | 無 |
併用湯藥 | 桂苓五味甘草湯 | 治咳滿 | 小青龍湯衝氣即低,反更咳,胸滿 | 無 | 無 |
小青龍湯咳嗽:深入解析其適應症、藥理作用和臨牀應用
前言
小青龍湯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對於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疾病具有顯著療效。本文將深入探討小青龍湯的適應症、藥理作用和臨牀應用,提供全面且實用的資訊。
適應症
咳嗽:小青龍湯最主要的適應症是咳嗽,特別是以下類型:
– 風寒襲肺引起的咳嗽:症狀包括惡寒怕冷、鼻塞流涕、咳吐稀白痰
– 外寒內熱引起的咳嗽:症狀包括發熱、口渴、咽乾疼痛、咳黃痰


氣喘:小青龍湯也可以緩解氣喘症狀,特別是以下類型:
– 風寒誘發的氣喘:症狀包括喘息、胸悶、惡寒怕冷
– 痰多咳嗽導致的氣喘:症狀包括喘息、咳黃痰或白痰
藥理作用
小青龍湯主要通過以下藥理作用發揮治療效果:
祛寒發汗:麻黃、細辛等藥物具有發汗作用,可以疏散風寒,緩解惡寒怕冷等症狀。
宣肺解表:麻黃、杏仁等藥物具有宣肺解表作用,可以通利肺氣,宣散外邪。
扶正固衞:桂枝、生薑等藥物具有温陽固衞作用,可以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化痰止咳:半夏、甘草等藥物具有化痰止咳作用,可以稀釋痰液,緩解咳嗽。
臨牀應用
證型鑑別與加減
在使用小青龍湯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證型進行加減:
證型 | 加減方劑 |
---|---|
風寒咳嗽 | 加蘇葉、前胡 |
外寒內熱咳嗽 | 加黃芩、連翹 |
虛寒咳喘 | 加附子、肉桂 |
痰熱咳喘 | 加黃連、知母 |
禁忌症
小青龍湯的禁忌症包括:
- 陰虛咳嗽:症狀包括乾咳、痰少黏稠
- 熱咳:症狀包括口渴、咽痛、咳黃痰或膿痰
- 氣虛咳喘:症狀包括氣短、乏力
注意事項
使用小青龍湯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服藥時忌食辛辣:避免加重發汗作用
- 發汗後注意保暖:防止風寒再次入侵
- 不宜久服:一般連續服用 5-7 天即可
- 孕婦慎用:小青龍湯具有發汗作用,可能對胎兒造成影響
藥物組成
小青龍湯由以下藥物組成:
藥物 | 功效 |
---|---|
麻黃 | 宣肺解表、發汗 |
桂枝 | 温經通陽、調和營衞 |
杏仁 | 宣肺止咳、平喘 |
甘草 | 補益脾氣、調和諸藥 |
生薑 | 温胃散寒、止嘔 |
細辛 | 祛寒發汗、通絡止痛 |
紫蘇 | 解表散寒、理氣寬中 |
半夏 | 降逆止咳、化痰 |
總結
小青龍湯是一種有效的中醫方劑,對於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疾病具有顯著療效。通過深入理解其適應症、藥理作用和臨牀應用,中醫從業者可以更準確地使用小青龍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效果。
延伸閲讀…
3大小青龍湯功效及小青龍湯禁忌,可以長期服用嗎?有哪些 …
小青龍湯在過敏性體質疾患上的應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