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個名為「城西有顆地圖炮」的臉書粉專發文指責網紅陳沂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擷取並轉載其 13 日發表的文章。粉專透露,陳沂不僅未標註來源,更刻意裁切作者署名,宛若將文章聲稱為己出。


事發後,「城西有顆地圖炮」氣憤表示:「轉發文章附上出處這麼理所當然的做法,做為公眾人物的陳沂竟然不懂嗎?若不願轉載,好歹也應説明文章來源,這樣的行為實在令人難堪。」
面對指控,陳沂則回應稱:「本炮的文章本來就很少人看,她轉發後反而讓更多人看到,這是好事。」此番説法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批評陳沂不尊重原創者,也有人認為「城西有顆地圖炮」太過小題大做。
城西有個大鼻孔:上海城市更新與在地文化保存的拉扯
城西有個大鼻孔,這句話由上海當地人對當地一個城市更新項目的調侃,道盡了他們對當地歷史建築被拆除的無奈與憤怒。城西大鼻孔這個項目位於上海市中心徐匯區的龍華街道,是一個面積約1平方公里的城市更新項目。項目計劃拆除該區域內的900多棟歷史建築,興建高樓住宅和商場。
項目名稱 | 佔地面積 | 實施單位 |
---|---|---|
城西大鼻孔 | 約1平方公里 | 上海龍華舊城開發建設中心 |
拆除歷史建築引發爭議
城西大鼻孔項目的拆除計劃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居民們認為,這些歷史建築承載著上海的百年歷史,承載著老上海的文化印記。拆除這些建築不僅毀掉了上海的歷史,也摧毀了老上海的城市精神。
居民的反對聲浪
居民們自發組織了多次抗議活動,要求停止拆除計劃。他們舉行集會、遊行和簽名活動,並向政府提交請願書。在居民們的不懈努力下,政府最終決定暫停拆除計劃,並啟動了對這些歷史建築的保護評估。
保護與開發的平衡
城西大鼻孔的拆除爭議凸顯出了城市更新與在地文化保存之間的矛盾。「城西有個大鼻孔」這個調侃用語,正是這種矛盾的生動寫照。一方面,城市更新可以促進城市發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也可能導致歷史建築的消失,破壞城市的文化底藴。
保護與開發兼顧的方案
為了平衡城市更新與在地文化保存的需求,相關部門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細緻評估歷史建築的價值:通過專業的評估,確定哪些歷史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需要重點保護。
- 制定保護性開發方案:在對歷史建築進行保護的同時,探索適當的開發方式,既能改善建築的利用價值,又能保留其歷史風貌。
- 加強社區參與:在城市更新的規劃和實施過程中,充分徵求當地居民的意見,保障他們的參與權,讓他們成為城市更新的共同決策者。
只有通過保護與開發的平衡,才能實現「城西有個大鼻孔」的荒謬現象不再重演,讓城市更新與在地文化保存相得益彰。
延伸閲讀…
城西有顆地圖炮
粉專抓包陳沂偷文! 怒轟:難怪名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