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元古宙起,地球上物種主要依靠產氧光合作用存活。光合生物(例如植物、綠藻和藍綠菌)藉助葉綠素吸收光譜中的藍紅波段,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和氧氣,效率達6%[2]。這些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作為其他生物營養來源,形成能量流傳。對大多數生物而言,這是生存的關鍵。
此外,厭氧微生物(例如綠硫細菌和紫細菌)進行不產氧光合作用,利用菌綠素分解硫化氫產生碳水化合物和硫。而古菌鹽桿菌則利用視黃醛和視紫素衍生物吸收綠光,驅動離子泵合成三磷酸腺苷和化學能,不進行固碳反應。
儘管光合作用的部分機制仍不明確,其基本方程式已自19世紀獲得確認。


植物具備自營能力,能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獲取生長所需的養分。關鍵媒介為葉綠體,在陽光作用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葡萄糖,並釋放氧氣:
光合方程式
[6CO_2 + 6H_2O + 光能 → C_6H_{12}O_6 + 6O_2]
注意:兩邊水分子不等價,左邊水用於建造氧氣和提供電子,右邊水取自二氧化碳。為了區分,通常在右邊水分子右上角標記星號。
光合作用涉及兩種電子傳遞鏈:循環電子傳遞鏈和非循環電子傳遞鏈。
循環電子傳遞鏈:
- 從光系統2出發,產生三磷酸腺苷(ATP)和NADPH。
- 從光系統1出發,產生ATP。
非循環電子傳遞鏈:
- 從光系統2出發,釋放氧氣,產生ATP和NADPH。
- 從光系統1出發,利用質子通道蛋白(ATP合成酶)產生ATP。
固碳作用由一連串酶促反應組成。生物界有幾種固碳途徑,主要為卡爾文循環,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綠硫細菌使用還原性三羧酸循環。
卡爾文循環:
- 反應發生在葉綠體基質。
- 主要途徑,由羧化、還原和再生三部分組成。
- 每六次循環生成一分子葡萄糖。
卡爾文循環歷史
二次大戰後,梅爾文·卡爾文的研究證明瞭CO2在光合作用中的固定。他們使用C14同位素標記,並通過雙向紙層析法分析放射性物質。
C3植物:
- 二氧化碳直接進入葉肉進行卡爾文循環。
- 維管束鞘細胞不含或含很少葉綠體。
C4植物:
- 二氧化碳首先通過特別途徑(哈奇-斯萊克途徑)固定。
- 維管束鞘細胞含有葉綠體,主要負責卡爾文循環。
- 這種途徑高效利用水分,適應乾旱熱帶環境。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碳循環的關鍵環節,為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機物。儘管其機制仍有待探索,但其基本原理已成為生物學基礎。
光合作用佳里:台南農業的綠色奇蹟
前導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的基礎,而台南佳里區素有「光合作用佳里」之稱。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農業技術,造就了蓬勃發展的光電產業和優質農產,為台灣農業帶來亮點。
佳里的光電產業
光電廠 | 容量 (MW) | 年發電量 (GWh) |
---|---|---|
佳里光電廠 | 10.8 | 40 |
佳和光電廠 | 17.4 | 64 |
佳興光電廠 | 18.2 | 67 |
佳里光電產業發展迅速,主要歸因於以下因素:
- 理想日照條件:佳里年平均日照時數超過2,300小時,是全台前段班。
- 平坦且廣闊的土地:佳里地勢平坦,農地廣闊,適合設置大型光電場域。
-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產業,提供補助和簡化法規審查流程。
佳里的農業奇蹟
甘蔗:
* 佳里是台灣最大的甘蔗產區,產量佔全台近三分之一。
* 2022年產量超過140萬公噸。
* 佳里生產的甘蔗品質優良,甜度高,是製糖和發酵產業的主要原料。
番茄:
* 佳里是全台最大的番茄產區之一。
* 品種豐富,包括聖女番茄、牛番茄、蜜寶番茄等。
* 佳里的番茄甜度高、肉質佳,深受消費者喜愛。
蔬菜:
* 佳里生產的蔬菜種類繁多,包括青椒、紅蘿蔔、小白菜、莧菜等。
* 採用温室栽培技術,確保全年供應新鮮蔬菜。
* 佳里的蔬菜農場普遍採用綠色農業管理方式,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
水產養殖:
* 佳里緊鄰海岸,水產養殖業發達。
* 主要養殖品種包括蝨目魚、烏魚、牡蠣等。
* 佳里養殖的水產品質優良,深受市場歡迎。
永續發展與展望
「光合作用佳里」不僅代表了農業的繁榮,更肩負著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使命:
延伸閲讀…
光合作用精選早午餐菜單
光合作用精選早午餐店
- 綠色能源:光電產業帶來的再生能源,減少了碳排放,促進永續發展。
- 有機農業:佳里的農業正朝向有機化發展,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
- 農業多元化:多元化的農業型態有助於降低風險和提高產業競爭力。
- 智慧農業:佳里積極導入智慧農業技術,提高作業效率和產品品質。
「光合作用佳里」是台南農業的一抹亮點,更是台灣農業永續發展的典範。這裡的綠色奇蹟將持續書寫,為台灣帶來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