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水期間的用水指南
台灣近日陷入缺水危機,水庫蓄水量持續下降,為確保民生用水,民眾需齊心協力節約用水。以下提供 10 項省水妙招,期盼大家身體力行,度過這段艱難時期。


緊急應變:停水/限水期間注意事項
停水/限水前:
- 儲水時機:建議於停水前 6 小時開始儲水,避免搶水潮。
- 儲水容器:以不鏽鋼或安全塑膠容器(2 號或 5 號)為主。
- 儲水位置:放置陰涼處,並加蓋避免孳生細菌。
停水期間:
- 關閉用水設備:關閉抽水馬達、制水閥等,預防設備損壞或污染水源。
- 飲水衞生:飲用煮沸的水或瓶裝水。
- 避免虹吸現象:移開水龍頭連接的橡皮管,防止二次污染。
復水後:
- 放水排氣:開啟全部水閥放氣,確保供水順暢。
- 放水淨化:復水初期水質可能混濁,先放水(澆花、沖廁)再使用。
- 異常狀況:若復水後仍未供水或水質異常,請聯繫水公司(1910)。
日常節水習慣
- 省水設備:安裝省水洗衣機、馬桶或水龍頭,減少用水量。
- 洗滌技巧:集合衣物一次洗滌、使用短時間洗衣模式。
- 刷牙習慣:刷牙時關閉水龍頭,避免浪費。
- 淋浴時間:縮短淋浴時間,改用蓄水式淋浴器。
- 澆灌植物:利用雨水或稀釋廢水澆灌,避免過度用水。
- 沖洗馬桶:使用省水型馬桶,或採取半沖式沖洗。
- 漏水修繕:及時修繕漏水設備,避免無謂浪費。
- 節水心態:培養節水意識,珍惜每個水滴。
透過實踐這些省水妙招,民眾可有效減少用水,攜手度過缺水危機,並為永續水資源而努力。
省水方法 | 説明 |
---|---|
儲水適時 | 停水前 6 小時開始儲水 |
使用安全容器 | 不鏽鋼或安全塑膠容器(2 號或 5 號) |
區分飲用水 | 飲用煮沸的水或瓶裝水 |
關閉設備 | 停止抽水馬達、制水閥運作 |
減少虹吸風險 | 移開水龍頭連接的橡皮管 |
放水排氣 | 復水後開啟水閥放氣 |
暫緩用水 | 復水初期先放水淨化 |
聯繫水公司 | 持續未供水或水質異常時聯繫水公司 |
安裝省水設備 | 選擇省水洗衣機、馬桶或水龍頭 |
調整洗滌習慣 | 集合衣物、使用短時間洗衣模式 |
關閉水龍頭 | 刷牙時關閉水龍頭 |
節省淋浴時間 | 縮短淋浴時間 |
適當澆灌 | 利用雨水或稀釋廢水澆花 |
省水沖洗 | 使用省水馬桶或半沖式沖洗 |
及時修繕 | 修復漏水設備 |
培養節水意識 | 珍惜水資源,避免浪費 |
缺水怎麼辦?解決缺水危機的全面指南
缺水是當前全球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和氣候變遷加劇,確保足夠的飲用水供應已成為一個迫切的挑戰。本文將探討缺水的原因、後果以及各種解決缺水危機的策略。
缺水的原因
- 人口過度膨脹:人口增長會增加對水的需求,而可用的水資源卻相對固定。
- 氣候變遷:氣候變遷導致降雨模式改變、冰川融化和乾旱頻率增加,進一步加劇缺水問題。
- 污染:水的污染,例如工業廢棄物、農業徑流和生活污水,會導致可用的水資源減少。
- 基礎設施不足:許多地區缺乏適當的基礎設施來蒐集、儲存和分配水資源。
- 農業活動:農業是水的主要消耗者,佔全球淡水使用的 70% 以上。
缺水的後果
- 健康問題:缺水會導致脱水、疾病傳播和營養不良。
- 經濟損失:缺水會影響農業、工業和旅遊業,導致經濟損失。
- 社會不穩定:缺水可能會引發衝突和社會動盪,尤其是在水資源稀缺的地區。
解決缺水危機
解決缺水危機需要採用多方面的策略,包括:
策略 | 説明 |
---|---|
水資源管理 | 提升水資源管理的效率,包括減少漏水、實施滴灌和保護水源。 |
創新技術 | 探索和開發新的技術,例如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和廢水再利用,以增加可用的水資源。 |
需求管理 | 鼓勵節約用水,例如透過公共教育活動、用水定價和技術升級。 |
基礎設施投資 | 投資於水資源基礎設施,例如水庫、管道和處理廠,以改善水資源的供應和分配。 |
農業水管理 | 採用可持續的農業技術,例如滴灌和輪作,以減少農業用水量。 |
跨界合作 | 與鄰國合作,協調水資源管理並解決跨界水資源問題。 |
教育和宣導 | 提升大眾對缺水危機的認識,並鼓勵採用節水措施。 |
結論
缺水是一個迫切的全球問題,需要立即採取行動。透過採取多方面的策略,包括水資源管理、創新技術、需求管理、基礎設施投資、農業水管理、跨界合作和教育宣導,我們可以解決缺水危機並確保未來的水資源安全。
延伸閲讀…
常見問答-用户家中發現無(缺)水怎麼辦?
四招改善身體缺水危機:茶飲咖啡可以取代開水嗎?體內「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