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掂台語」一詞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具有「安靜」、「不要出聲」之意。本文將透過實例探討掂掂台語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瞭解其豐富的語言內涵。
靜謐的空間,賭場遭搗破
為了規避取締,賭場要求賭客保持「無聲勝有聲」,卻仍無法掩人耳目。桃花園警方接獲報案後,採取行動,查獲賭場4名嫌犯和28名賭客,場面一片寂靜。


靜默無語,暗藏機鋒
人們常以為安分守己之人不會表現出過度能力,但「靜悄悄吃三碗飯」的行為卻向世人揭示了其潛藏的實力,讓人始料未及。
媒體失準,遮掩真相
當其他媒體民調失準時,往往選擇「噤聲不語」,竭力掩蓋錯誤,唯恐遭人恥笑。
靜水深流,力透紙背
某位政壇人物看似行事低調,卻被傳出「刻意隱忍」,為的是在適當時機發揮影響力,成為局勢的攪動者。
「保持安穩,蚊蟲才不會靠近。」
這句諺語比喻安分守己的人較少招惹麻煩,也反映了「靜默無聲」的積極面。
台灣話語詞 | 讀音 | 意義 |
惦惦 | tiam⊦-tiam⊦ | 安靜、靜悄悄 |
立院惦惦 | li̍p-īⁿ tiam⊦-tiam⊦ | 立法委員不發言,立法院很安靜 |
惦惦吃三碗公 | tiam⊦-tiam⊦ tsiaʔ⊦-sã-uã`-kɔŋ | 表面上安靜,實際上做事厲害 |
惦惦卡無 | tiam⊦-tiam⊦ k‘aʔ-bāŋˋ | 安靜一些,比較不會招惹蚊子 |
在學習台語的過程中,「掂掂台語」這四個字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它既是理解台語口語化的關鍵,也是掌握台語書面語的基礎。
掂掂台語的來源與定義
「掂掂台語」一詞源自於台語的「掂掂」,意為「仔細、詳細」,而「掂掂台語」則是指對於台語語言的深入瞭解,包含口語與書面語兩方面的掌握。
台語口語的掂掂
在台語口語方面,「掂掂」體現在對日常用語、語法結構和語調的熟悉。台語口語中常見的慣用語、俚語和歇後語,都是「掂掂」的重要內容。此外,對於台語語音的正確發音和聲調變化,也是「掂掂」所涵蓋的範圍。
台語書面語的掂掂
台語書面語的「掂掂」則著重於對台語文法的掌握,包含句型結構、時態語氣和詞彙應用。台語書面語中使用的是白話字,需要對於白話字的拼寫規則和詞彙意義有深入的瞭解。此外,「掂掂」還包含對台語成語、典故和諺語的熟悉。
掂掂台語的重要性
「掂掂台語」對於學習台語至關重要,它可以:
- 提升台語口語的流利度與正確性
- 幫助理解台語文章,擴充詞彙量
- 增進對台語文化的瞭解與認同
- 作為台語研究與教學的基礎
如何掂掂台語
「掂掂台語」需要透過持續地學習與實踐來達成。以下提供幾個建議:
- 浸泡在台語環境中:多聽台語歌曲、廣播或電視節目,與台語母語者交談。
- 閲讀台語文章:從簡單的童話故事開始,逐漸擴充到新聞或小説。
- 學習台語文法:瞭解台語句型結構、時態語氣和詞彙用法。
- 參加台語課程:由專業老師指導,系統性地學習台語。
- 持續練習:每天練習説台語,讓自己熟悉不同的語境與表達方式。
結語
「掂掂台語」是學習台語的基石,透過對口語與書面語的深入瞭解,可以更全面的掌握這門語言。對於台語文化的傳承與推廣,以及個人的語言素養提升,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延伸閲讀…
搜索結果_台灣話“掂掂”是什麼意思?
台灣的“惦惦”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