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顏色】「喪事顏色大揭密!燈籠、訃聞、殯葬文書的秘密色彩」

【喪事顏色】「喪事顏色大揭密!燈籠、訃聞、殯葬文書的秘密色彩」

「喪事顏色」是喪禮上常見的一種象徵,代表著往生者的年紀和身分。喪禮燈籠的顏色多樣,例如紅色、粉紅色、白色和黃色,每個顏色都有特定的意義。在喪禮中掛著的燈籠是一種尊重和紀唸的方式,它承載了生者對逝者的深切思念。無論是喜燈還是喪燈,燈籠都在喪禮上發揮著重要的角色,照亮著往生者的靈魂之路。

喪禮燈籠的意義

  • 紅色燈籠:代表往生者達到80-90歲以上,並且是曾祖或太祖輩。
  • 粉紅色燈籠:表示往生者年齡在60-70歲之間,通常為曾祖父母輩。
  • 白色燈籠:用在60歲以下往生者,他們還未成為爺爺、奶奶。
  • 黃色燈籠:沒有特定年齡限制,通常出家人或佛教徒會使用。

訃聞的編寫

訃聞是一種特殊文書,用來通知親友有關喪事的信息。它包含了喪葬時間、地點、方式,以及亡者的姓名、生卒日期等詳細信息。訃聞的格式和內容源於中華文化傳統,但在現代已經簡化,並且出現了電子版訃聞。

喪事顏色 Play

項目 説明
時間 寫明死亡日期、出生日期、家祭、公祭和出殯的時間,通常以公曆為主,農曆為輔。
年齡 根據往生者的年齡,使用不同的詞語來描述,如「得年」、「享年」、「享壽」、「享耆壽」或「享嵩壽」。
收件者職銜、稱謂、姓名 應清楚整齊地寫在框內,並使用黑色筆書寫。注意稱謂的使用,如「先生」、「女士」,不要同時寫「先生 夫人」。職務和頭銜的書寫也應注意大小和排列。

傳統上,往生者年齡越大,其子孫就越有面子。因此,在訃聞中記載年齡時,通常使用虛歲。30歲以下稱「得年」,30到60歲稱「享年」,60到90歲稱「享壽」,90到100歲稱「享耆壽」,100歲以上稱「享嵩壽」。

隨著社會觀唸的變化,人們對死亡有了不同的看法。高齡者的去世不再被視為「凶事」,而可能被視為「喜喪」。同時,根據信仰的不同,訃聞中使用的紙張顏色也會有所變化。

喪事顏色,帶著沉重的寂寞和哀傷,在人們心中投下一片陰影。

喪事顏色
無論是黑色的禮服還是白色的鮮花,都是喪事的象徵,將人們的悲痛凝聚在其中。

喪事顏色,彷彿將整個世界染上灰暗色調,將生命的脆弱和無常無情地展現在眼前。

在喪禮上,人們穿著黑色的禮服,象徵著對逝去親人的哀悼和尊重。

黑色,是一種寂靜的顏色,它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凝結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悲痛和萬分之一的無奈。

喪事顏色,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無常,提醒著我們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天。

無論是弔唁的花圈還是冰冷的墓碑,都是對逝去者的悼念和傷感的凝聚。

喪事顏色,承載著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哀悼,每一種顏色都帶有不同的含義。

而白色的鮮花,則是表達出人們對逝去者的純潔與尊敬。

白色,是一種純潔無瑕的顏色,它代表著一種超越生死的信念和對逝去者靈魂的祝福。

喪事顏色,讓人們感受到時間的轉瞬即逝和生命的無常,提醒著我們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喪事顏色,如同一抹淒美的風景,總讓人不禁陷入對逝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思索之中。

喪失了親人的我們,面對喪事顏色時,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悲傷和難以言喻的痛苦。

每一次回憶都如刀割般地深深插入內心,讓我們感到無力和無助。

喪事顏色,雖然代表了悲傷和無奈,但也教會了我們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