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早上離開被窩時,總覺得起牀頭痛。這種頭痛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説,頭痛是「上傳到腦的訊號增加」,並伴隨著「下傳的控制能力減少」,因此,頭痛可能有很多原因。尤其是半夜、清晨和早上的頭痛,更需要特別關注,因為它們很可能是腦壓過高引起的。頭痛學會理事和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病房主任對此表示。
頭痛與睡眠:身體的警訊與調整
在寒冷的天氣中,離開温暖的被窩總是件困難的事,特別是在清晨頭痛欲裂時。對於頭痛專家而言,這可能並不僅是簡單的頭痛問題,而是身體在發出警訊。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指出,頭痛是由於腦中的疼痛訊號增強,或者抑制疼痛的能力減弱。因此,即使是普通的頭痛,也可能隱含多種原因。在夜間或清晨出現的頭痛,尤其需要引起注意,因為這可能是由於腦壓過高引起的。


頭痛學會理事長林高章説,頭痛或是疼痛都一樣,必須是「上傳到腦的訊號增加」,加上「下傳的控制能力減少」,才會產生疼痛的感覺;所以頭痛會發生,有些人是疼痛的訊號增強,有些人是抑制疼痛的能力變差,所以簡單的頭痛,其實代表了很多原因。
頭痛學會理事、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病房主任楊富吉解釋,晚間平躺時,由於重力的作用,腦壓會升高。通常,身體會自動調節腦壓,但如果腦部有病變,這種調節能力會受到影響,進而引發頭痛。林高章指出,早上頭痛可能是由於睡眠時呼吸變慢,二氧化碳在體內積累導致血管過度擴張。許多神經疼痛纖維分佈在血管外圍,因此血管擴張會引起頭痛感。然而,通常情況下,這種頭痛不應歸咎於睡覺時的二氧化碳濃度,除非積累過多。
對於呼吸道狹窄的人來説,白天的呼吸可能不受影響,但在夜間平躺時,呼吸道會變得更加狹窄,因此很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導致輕微缺氧和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這種情況在醒來時會感到頭痛和頭暈不適。由於睡眠時呼吸自然變慢,二氧化碳很容易積累過量,這是導致起牀時頭痛的原因之一。
楊富吉表示,偏頭痛體質的人尤其容易受到生活習慣變化的影響,例如在平時睡眠不足的週末補眠或減壓,這可能會誘發頭痛的發生。因此,除了注意睡眠時間外,還需要記錄日常生活習慣,以全面瞭解頭痛的原因。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情況更加嚴重,因為他們在睡眠中會經常停止呼吸,導致更加嚴重的缺氧。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提到,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在身體為了避免窒息而產生反射反應,因此會自動使用嘴巴呼吸,這導致醒來時感到口乾舌燥。然而,即使通過嘴巴呼吸,得到的氧氣量仍然不足,這可能是頭痛的原因之一。
總之,頭痛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症狀,它可能是身體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睡眠、生活作息等都與頭痛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説頭痛是身體發出的綜合性警訊。因此,對於頭痛的診斷和治療,需要全面考慮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
起牀頭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睡眠不足。當你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你的身體和大腦沒有時間徹底放鬆和恢復。這可能導致血管收縮和腦部供血不足,最終引起頭痛。
此外,睡眠品質也可能是引起起牀頭痛的因素之一。如果你在夜間經歷睡眠中斷、睡眠淺或睡眠期間醒來,這可能會導致你在早上感到頭痛。
壓力也是另一個可能引起起牀頭痛的因素。當你處於壓力下時,你的身體會釋放出壓力荷爾蒙,這可能會導致血管收縮,從而引起頭痛。
營養不良也可能與起牀頭痛有關。飲食不均衡或缺乏某些營養素,如水分、鎂和維生素B,可能導致血管收縮並引起頭痛。
如何減輕起牀頭痛?
1. 適當休息:確保每晚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建議睡眠時間約為7到9小時。
2. 維持規律的睡眠時間:嘗試每天在相同的時間入睡和起牀,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
3. 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寧靜、黑暗和涼爽的睡眠環境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
4. 放鬆技巧:嘗試壓力緩解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伸展運動,以減少壓力引起的頭痛。
5. 均衡飲食:確保飲食均衡,包括攝取足夠的水分和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B和鎂。
如果你的起牀頭痛持續時間長且嚴重,或者頭痛伴隨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或視力模糊,建議諮詢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