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落幕12月,各指數弱勢震盪、成交量縮水,而只有食品飲料、餐飲酒店、旅遊疫後復甦主線“獨舞”,成為市場“靚仔”。那麼,進入2023年首個交易月,市場行情如何演繹?有哪些投資主線值得重點關注呢?
繼11月強勢反彈後,12月市場呈現出縮量震盪,上證深證指數下跌1.97%0.83%、創業板微漲0.06%。
行業表現,部分食品餐飲少數行業“表演”之外,市場中其他亮點並多。統計申万28個大類行業,21個出現下跌,7個上漲,其中休閒服務、食品飲料漲幅位居第一、第二,17%12%,商業貿易位居第三,整體上漲6%。顯然,市場關注焦點主要鎖定疫後修復期消費。
市場成交額出現縮減,12月市場成交額17.25萬億,於去年同期25.76萬億成交額下降33%。 12月日成交金額降至7842億元,於11月份9257.55億元日成交金額環比下降15%。而12月下旬日成交額降至7000億元以下,處於年內最低水平位(見圖1)。
近期市場成交低迷,與多重因素有關。粵開證券認為,於第一輪疫情高峰衝擊、經濟高頻數據運行,市場情緒低迷,成交量萎縮地量水平。海外其它經濟體防疫政策放鬆優化驗來看,經濟數據修復並非一蹴而就,因此現階段是情緒修復主“拔估值”行情,春節前或以板塊輪動主,市場繼續呈現寬幅震盪走勢概率。
不過,與其他月份指數下跌、外資流出“規律”,12月份,雖然市場整體震盪下跌,但北上資金逆市淨流入了350億元。
那麼,即到來2023年1月,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是否出現歷年“春季躁動”行情?哪些“跨年行情”機會值得關注?
一些券商觀點是。開源證券表示,疫情達峰後,國內經濟進入“下行末期”走向“復甦初期”,,A股將有望迎來反轉行情。其進一步表示,2023年1月A股有望迎來“春季躁動”,“反攻”行情值得重視。市場尋找政策避險,反而聚焦擁有基本面支撐(製造業)、流動性及風險更具備彈性成長風格,同時,挖掘濟復甦共振高β行業。
西部證券表示,跨年行情途中。2019年春季行情例,市場經歷了紓困政策下估值修復,到資本市場改革推動情緒提升,持續社融超預期帶來盈利預期上升作為終結。應當前市場環境,其認為當前市場處於情緒修復第一階段,未來跨年行情值得期待。
民生證券認為,市場階段轉機可能會1月到來,2022年1~2季度基數會宏觀交易創造一個階段性環境,考慮到市場原有結構程度打破,階段性共識可能形成。
風水輪流轉,繼10月、11月問鼎“衛冕冠軍”後,華鑫證券“第一名”12月國元證券取代。數據顯示,國元證券金股指數12月上漲9.91%,40餘家券商中排名第一。
那麼,國元證券12月推薦了哪些強勢股?我們進一步發現,國元證券推薦12月金股中,漲幅居前個股主要是股價處低位、估值具有優勢食品飲料股,如迎駕貢酒、瀘州老窖,12月上漲了31.34%、20.57%(見表1)。
進一步,12月券商金股指數漲幅TOP2浙商證券,其股票池當中漲幅居前標的屬於食品飲料行業。數據顯示,浙商證券金股指數12月上漲3.04%,其中口子窖漲幅第一22.70%(見圖2)。
食品飲料行情升溫,與疫情管控優化、春節消費旺季多重因素有關。於此,《紅周刊》刊發《林園看好,但斌、葛衛東鎖定“目標”,這些“困境反轉”行業股價暴漲,機會來了? 》一文進行跟踪報導。
隨著疫情管控優化,不乏有食品飲料公司透露未來改善經營信心。如瀘州老窖近期表示,疫情造成了疫區部分餐飲、宴會消費場景缺失,隨著國家防疫政策科學、精準、,公司市場恢復充信心。
回顧歷史,因為春節傳統市場旺季因素帶動,白酒股具有一季度業績增長規律。我們統計顯示,2015年以來,單季度,白酒板塊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環比增長率多50%以上,顯著於其他三個季度。如2015年第一季度77.18%、2017年第一季度84.66%、2022年第一季度73.38%。看,其他季度多呈現個位數增長,如2015年第四季度3.76%,2019年、2021年第四季度2.50%5.26%(見圖3)。
事實上,白酒,包括調味品內整個食品飲料賽道受益於疫後修復的邏輯。這券商們推薦金股吻合。
統計,2023年1月金股池中,包括白酒內食品飲料股是重點推薦領域。個股,白酒行業中有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貴州茅台、金種子酒、古井貢酒、五糧液;休閒食品行業中有食品、甘源食品;調味品行業有海天味業(見表2)。
食品飲料股多家券商聯合推薦,如瀘州老窖招商證券、證券推薦。證券認為,白酒基本面築底,看好預期反轉、行業戴維斯雙擊。
山西汾酒同時入選粵開證券、華安證券券商1月金股池。華安證券表示,疫情放鬆下,消費場景有望經歷疫情退坡後修復。公司持續領頭次高端白酒,倚靠優勢產品積極推動全國化佈局。
於受疫情因素影響絕味食品,粵開證券表示,預計隨著疫情轉,上游養殖成本上升供給和下游消費需求情況邊際改善。
整體,從券商關注主線,與疫情有關醫藥、兼具消費修復屬性醫療服務領域重點關注。
此,中泰證券認為,參考境外疫情防控放開後醫療資源持續處於負荷運行狀態,居民醫用藥需求和政府醫療投入超預期並且貫穿未來幾年,因此醫藥是明年全年值得重視方向之一。西部證券持相似觀點,其表示,疫情管控放開後醫藥並非囤貨需求,預計會隨著疫情反復出現斷補庫需求。
券商推薦1月金股中,有多家醫藥醫療公司入選股票池,此外,一些企業具有疫後消費修復的邏輯,如醫美領域客、醫療服務中眼科公司愛爾眼科與牙科公司通策醫療,此外還包括生長激素藥企長春(見表3)。
愛美客股價12月上漲了18%,醫藥板塊中處於領漲梯隊。德邦證券、華安證券其納入了1月金股池。值得一提的是,德邦證券推薦13只標中,醫藥領域公司佔據了兩個席位,愛美客,還包括長春。而長春生長激素業務佈局醫美,德邦證券認為,長春抗衰老、醫美多領域佈局,將有望打開成長空間。
回顧落幕12月,各指數弱勢震盪、成交量縮水,而只有食品飲料、餐飲酒店、旅遊疫後復甦主線“獨舞”,成為市場“靚仔”。那麼,進入2023年首個交易月,市場行情如何演繹?有哪些投資主線值得重點關注呢?
繼11月強勢反彈後,12月市場呈現出縮量震盪,上證深證指數下跌1.97%0.83%、創業板微漲0.06%。
行業表現,部分食品餐飲少數行業“表演”之外,市場中其他亮點並多。統計申万28個大類行業,21個出現下跌,7個上漲,其中休閒服務、食品飲料漲幅位居第一、第二,17%12%,商業貿易位居第三,整體上漲6%。顯然,市場關注焦點主要鎖定疫後修復期消費。
市場成交額出現縮減,12月市場成交額17.25萬億,於去年同期25.76萬億成交額下降33%。 12月日成交金額降至7842億元,於11月份9257.55億元日成交金額環比下降15%。而12月下旬日成交額降至7000億元以下,處於年內最低水平位(見圖1)。
近期市場成交低迷,與多重因素有關。粵開證券認為,於第一輪疫情高峰衝擊、經濟高頻數據運行,市場情緒低迷,成交量萎縮地量水平。海外其它經濟體防疫政策放鬆優化驗來看,經濟數據修復並非一蹴而就,因此現階段是情緒修復主“拔估值”行情,春節前或以板塊輪動主,市場繼續呈現寬幅震盪走勢概率。
不過,與其他月份指數下跌、外資流出“規律”,12月份,雖然市場整體震盪下跌,但北上資金逆市淨流入了350億元。
那麼,即到來2023年1月,市場行情將如何演繹?是否出現歷年“春季躁動”行情?哪些“跨年行情”機會值得關注?
一些券商觀點是。開源證券表示,疫情達峰後,國內經濟進入“下行末期”走向“復甦初期”,,A股將有望迎來反轉行情。其進一步表示,2023年1月A股有望迎來“春季躁動”,“反攻”行情值得重視。市場尋找政策避險,反而聚焦擁有基本面支撐(製造業)、流動性及風險更具備彈性成長風格,同時,挖掘濟復甦共振高β行業。
西部證券表示,跨年行情途中。2019年春季行情例,市場經歷了紓困政策下估值修復,到資本市場改革推動情緒提升,持續社融超預期帶來盈利預期上升作為終結。應當前市場環境,其認為當前市場處於情緒修復第一階段,未來跨年行情值得期待。
民生證券認為,市場階段轉機可能會1月到來,2022年1~2季度基數會宏觀交易創造一個階段性環境,考慮到市場原有結構程度打破,階段性共識可能形成。
風水輪流轉,繼10月、11月問鼎“衛冕冠軍”後,華鑫證券“第一名”12月國元證券取代。數據顯示,國元證券金股指數12月上漲9.91%,40餘家券商中排名第一。
那麼,國元證券12月推薦了哪些強勢股?我們進一步發現,國元證券推薦12月金股中,漲幅居前個股主要是股價處低位、估值具有優勢食品飲料股,如迎駕貢酒、瀘州老窖,12月上漲了31.34%、20.57%(見表1)。
進一步,12月券商金股指數漲幅TOP2浙商證券,其股票池當中漲幅居前標的屬於食品飲料行業。數據顯示,浙商證券金股指數12月上漲3.04%,其中口子窖漲幅第一22.70%(見圖2)。
食品飲料行情升溫,與疫情管控優化、春節消費旺季多重因素有關。於此,《紅周刊》刊發《林園看好,但斌、葛衛東鎖定“目標”,這些“困境反轉”行業股價暴漲,機會來了? 》一文進行跟踪報導。
隨著疫情管控優化,不乏有食品飲料公司透露未來改善經營信心。如瀘州老窖近期表示,疫情造成了疫區部分餐飲、宴會消費場景缺失,隨著國家防疫政策科學、精準、,公司市場恢復充信心。
回顧歷史,因為春節傳統市場旺季因素帶動,白酒股具有一季度業績增長規律。我們統計顯示,2015年以來,單季度,白酒板塊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環比增長率多50%以上,顯著於其他三個季度。如2015年第一季度77.18%、2017年第一季度84.66%、2022年第一季度73.38%。看,其他季度多呈現個位數增長,如2015年第四季度3.76%,2019年、2021年第四季度2.50%5.26%(見圖3)。
事實上,白酒,包括調味品內整個食品飲料賽道受益於疫後修復的邏輯。這券商們推薦金股吻合。
統計,2023年1月金股池中,包括白酒內食品飲料股是重點推薦領域。個股,白酒行業中有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貴州茅台、金種子酒、古井貢酒、五糧液;休閒食品行業中有食品、甘源食品;調味品行業有海天味業(見表2)。
食品飲料股多家券商聯合推薦,如瀘州老窖招商證券、證券推薦。證券認為,白酒基本面築底,看好預期反轉、行業戴維斯雙擊。
山西汾酒同時入選粵開證券、華安證券券商1月金股池。華安證券表示,疫情放鬆下,消費場景有望經歷疫情退坡後修復。公司持續領頭次高端白酒,倚靠優勢產品積極推動全國化佈局。
於受疫情因素影響絕味食品,粵開證券表示,預計隨著疫情轉,上游養殖成本上升供給和下游消費需求情況邊際改善。
整體,從券商關注主線,與疫情有關醫藥、兼具消費修復屬性醫療服務領域重點關注。
此,中泰證券認為,參考境外疫情防控放開後醫療資源持續處於負荷運行狀態,居民醫用藥需求和政府醫療投入超預期並且貫穿未來幾年,因此醫藥是明年全年值得重視方向之一。西部證券持相似觀點,其表示,疫情管控放開後醫藥並非囤貨需求,預計會隨著疫情反復出現斷補庫需求。
券商推薦1月金股中,有多家醫藥醫療公司入選股票池,此外,一些企業具有疫後消費修復的邏輯,如醫美領域客、醫療服務中眼科公司愛爾眼科與牙科公司通策醫療,此外還包括生長激素藥企長春(見表3)。
愛美客股價12月上漲了18%,醫藥板塊中處於領漲梯隊。德邦證券、華安證券其納入了1月金股池。值得一提的是,德邦證券推薦13只標中,醫藥領域公司佔據了兩個席位,愛美客,還包括長春。而長春生長激素業務佈局醫美,德邦證券認為,長春抗衰老、醫美多領域佈局,將有望打開成長空間。
於陳發樹,如果雲南白藥市值提高50%以上,他投資生涯中,這應該算敗筆。
2017年5月26日,雲南白藥(000538)舉辦年度股東大會。雖然白藥實際上掌門、富豪陳發樹避而不見,但股東大會正式批准了董事加盟,混改重組後部分露面高管第一次回答了投資者疑問,這雲南白藥發展史上,算是節點性事件。
有媒體懷疑,陳發樹254億元手筆收購是否能這家老牌中藥企業推向千億市值?實際情況是,5月26日收盤價88.8元計算,總股數10.4億股雲南白藥當時市值達到923億元,離千億實際隔一步遙,而近一月以來,雲南白藥股價正在走上升通道,摸上1000億並非難事。
問題是,即便雲南白藥達到千億市值,那終點,而僅只是故事開始。達到千億市值後,是走向另一個,還是曇花一現?這是混改大背景下,民營、國營參半企業故事關鍵。
延伸閱讀…
藍鯨認為,陳發樹掌舵雲南白藥故事是一個傳奇,是一個敗筆,這可能主要要看兩點:一個是要看”巴菲特學生“——陳發樹賭性和韌性如何,另一個要看新華都和雲南省國資委磨合如何。
其實,雙方恩怨情仇八年前有了交集。
時光回到2009年8月,雲南白藥發佈公告稱,接到雲南紅塔集團通知,相關部門“煙草企業退出非煙投資”要求,雲南紅塔集團擬退出雲南白藥二股東地位。
彼時新華都集團董事陳發樹雲南白藥有關注和調研。 2009年5月,陳發樹減持紫金礦業(3.280, 0.02, 0.61%)1.01%股份,套現近13億元,準備接盤。
可是雖然陳發樹付齊了全額股權轉讓款22億元,兩年多過去,紅塔集團股權過戶。 2012年1月,紅塔集團主管部門中國煙草總公司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理由,股份轉讓。彼時,雲南白藥股價漲50元/股左右,而且其間有派股分紅、資本公積轉增股份,陳發樹協議買入時,漲幅超過49%。
雙方公堂,訴訟於2014年7月塵埃落定。當時判決,雲南紅塔集團陳發樹返22.08億元本金及利息,該集團持有云南白藥12.32%股權,為第二股東。
雲南紅塔集團當時持有雲南白藥市值超45億元,而陳發樹得到了22.08億元本金和760萬貸款利息,本應23億投資收益不見踪影。
相差如此,手筆投資判斷這一點錢打發了,放到誰身上,誰甘心,陳發樹一肚子火。
風水輪轉,世易時移。三年過後,機會於來了,這次有投資雲南白藥機會,而且是股東主動出讓股權。陳發樹沒有放過這個機會,競爭,新華獲得了雲南白藥20.76%股權。但是代價,陳發樹一舉豪擲近254億元。
今年4月,新華都集團253.7億元代價,增資擴股形式,取得了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藥控股)50%股權,而後者是上市公司雲南白藥第一股東,持有云南白藥41.52%股權。
新華都集團此番增資白藥控股後,加上此前其持有云南白藥3.39%股權,以及陳發樹自然人身份持有云南白藥0.86%股權,這意味著,陳發樹控制了雲南白藥超過25%股份,是雲南白藥第一股東。
254億元投資雲南白藥,可謂大手筆,勝算有多少?這個說,我們來看看陳發樹賭性如何。
陳發樹是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002264)實際控制人,他新華都實業集團(新華都第一股東)持股38.49%,作為自然人(新華都第二股東)持股8.59%,福建新華都投資有限公司(新華都第三股東)持股6.18%。截止2017年6月5日,新華都收盤價格計算,該公司市值57.5億元。而即便以上股份相加,陳發樹持有新華54%股份計算,其擁有資產不過3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陳發樹另一項資產是新華都集團持有紫金礦業(601899)3.41%股份,紫金礦業6月5日市值706.5億元計算,該股份價值24.1億元。
陳發樹其他資產如何?外人不得而知。不過,2016胡潤富豪榜,陳發樹235億元身家位列79位。但這筆254億元投資,超過了他全部身家。看出,這是一場豪賭!是因為8年前收購紅塔手中股份不成而賭氣,還是勝券在握?這只有陳發樹才能說得。
陳發樹發家於木材生意。 1986年,做了3年木材生意他賺到了第一桶金——1000萬元。 1995年,陳發樹投資百貨零售業,建立了新華都集團,這塊基業成為他事業。新華成為福建零售商,陳發樹順便投資了酒店和工程機械。
於陳發樹,投資紫金礦業讓他贏得了另外一場賭局。 2000年9月,他筆資金投入紫金礦業,結果2003年紫金礦業赴港上市,當年藉這一投資他擁有了14億港元身家,成為紫金礦業自然人股東。
2003年,陳發樹進軍房地產業和旅遊業,成立福建武夷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如今,這一板塊謀劃上市。
2009年,他因為看好雲南白藥而投入22億元購買紅塔集團手中股份,雖然沒有收購,但是因為雲南白藥迅速升值,他算得上是賭局上贏家。
這次,他賭注下得,顯然,千億市值不是他賭博目標。因為254億元購買雲南白藥20.76%股份計算,雲南白藥市值陳發樹眼中即為1222億元,而這只是他投資成本價,如果賺回利潤,這場賭局怎麼算贏?
於陳發樹,如果雲南白藥市值提高50%以上,他投資生涯中,這應該算敗筆。
延伸閱讀…
,這樣如意算盤能否打成,要看他客服各種困難能力。其中一個摩擦阻力,來於他現在合作夥伴,雲南省國資委。白藥控股層面,新華都和雲南省國資委各佔一半。誰說了算?磨合併。
顯然,這場賭局要想贏,還是要看他繼續賭下去耐性和韌性。
2016年所有雲南上市公司中,雲南白藥是業績、利潤一家上市公司。雲南白藥2017年一季報實現銷售收入59.09億元,同比增長14.28%;扣非後淨利潤6.94億元,同比增長15.24%。雲南白藥混改是目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製改革中,金額,股權佔比一樁混改案例。
雲南白藥主要業務板塊,增長空間。這點陳發樹應該看得。 2009年他第一次出手雲南白藥時,應該研究過雲南白藥年報。
2008年,雲南白藥包括牙膏內日化產品板塊銷售收入5億多元,營收57億多元,而彼時牙膏日化產品迅猛增長顯示出雲南白藥有多個可挖掘利潤增長點。
現在8年過去,云南白藥2017年財報,該公司2016年業務板塊中,產品事業部收入達到37.55億元,增長7倍以上;總收入224.1億元,增長4倍以上,增長迅猛。
雲南白藥混改,陳發樹帶來了機會,未來運營中,看他能不能這家國營企業帶來多靈活性,帶來多效率。雲南白藥和國內另一家老牌中藥企業——同仁堂(600085)比起來,管理、人員負擔。
國家推行混改目的,提高大型國有企業管理和運營效率,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但是,於國企固有意識和傳統,改制後獎勵機制是否能起到激勵作用,人才運用是否能該上上、該下下,這有待磨合。
如果未來雙方磨合中出現徵兆,比如出現人事變動,那麼,藍鯨認為,於處於如此高位股票,大家還是對待。
於陳發樹,如果雲南白藥市值提高50%以上,他投資生涯中,這應該算敗筆。
2017年5月26日,雲南白藥(000538)舉辦年度股東大會。雖然白藥實際上掌門、富豪陳發樹避而不見,但股東大會正式批准了董事加盟,混改重組後部分露面高管第一次回答了投資者疑問,這雲南白藥發展史上,算是節點性事件。
有媒體懷疑,陳發樹254億元手筆收購是否能這家老牌中藥企業推向千億市值?實際情況是,5月26日收盤價88.8元計算,總股數10.4億股雲南白藥當時市值達到923億元,離千億實際隔一步遙,而近一月以來,雲南白藥股價正在走上升通道,摸上1000億並非難事。
問題是,即便雲南白藥達到千億市值,那終點,而僅只是故事開始。達到千億市值後,是走向另一個,還是曇花一現?這是混改大背景下,民營、國營參半企業故事關鍵。
藍鯨認為,陳發樹掌舵雲南白藥故事是一個傳奇,是一個敗筆,這可能主要要看兩點:一個是要看”巴菲特學生“——陳發樹賭性和韌性如何,另一個要看新華都和雲南省國資委磨合如何。
其實,雙方恩怨情仇八年前有了交集。
時光回到2009年8月,雲南白藥發佈公告稱,接到雲南紅塔集團通知,相關部門“煙草企業退出非煙投資”要求,雲南紅塔集團擬退出雲南白藥二股東地位。
彼時新華都集團董事陳發樹雲南白藥有關注和調研。 2009年5月,陳發樹減持紫金礦業(3.280, 0.02, 0.61%)1.01%股份,套現近13億元,準備接盤。
可是雖然陳發樹付齊了全額股權轉讓款22億元,兩年多過去,紅塔集團股權過戶。 2012年1月,紅塔集團主管部門中國煙草總公司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理由,股份轉讓。彼時,雲南白藥股價漲50元/股左右,而且其間有派股分紅、資本公積轉增股份,陳發樹協議買入時,漲幅超過49%。
雙方公堂,訴訟於2014年7月塵埃落定。當時判決,雲南紅塔集團陳發樹返22.08億元本金及利息,該集團持有云南白藥12.32%股權,為第二股東。
雲南紅塔集團當時持有雲南白藥市值超45億元,而陳發樹得到了22.08億元本金和760萬貸款利息,本應23億投資收益不見踪影。
相差如此,手筆投資判斷這一點錢打發了,放到誰身上,誰甘心,陳發樹一肚子火。
風水輪轉,世易時移。三年過後,機會於來了,這次有投資雲南白藥機會,而且是股東主動出讓股權。陳發樹沒有放過這個機會,競爭,新華獲得了雲南白藥20.76%股權。但是代價,陳發樹一舉豪擲近254億元。
12白藥債公告稱,陳發樹取代王建華成為雲南白藥控股股東白藥控股新任董事長。調查顯示,市場關心陳發樹未來是否進雲南白藥董事會——11月底,雲南白藥董事會將面臨換屆選舉。
12白藥債7月23日披露,相關決議文件,白藥控股決定免去王建華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董事職務,選舉陳發樹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董事長。 12白藥債該公告披露,王建華個人原因,提交書面辭職報告,請求辭去公司擔任相關職務。
陳發樹目前新華都集團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查詢白藥控股工商登記資料可以發現,白藥控股法定代表人6月11日做變。
2017年3月,陳發樹旗下新華都集團耗資254億元增資白藥控股,持有其50%股權,雲南省國資委持股。隨後,白藥控股董事會進行大換血。王建華、汪戎、陳春花、納鵬傑出任董事,組成一屆董事會。其中,紫金礦業前總裁王建華出任董事長,新華都集團董事總裁陳春花入選董事。進入白藥控股之前,王建華是新華都商學院(陳發樹創辦)授課導師。
王建華目前擔任雲南白藥董事,其辭去白藥控股相關職務後,市場關注是,其上市公司擔任職務是否發生變動。換句話說,到今年11月底,雲南白藥董事會將面臨換屆選舉,屆時陳發樹能否順利進入雲南白藥董事會。陳發樹能否進入雲南白藥董事會,雲南白藥方面無正式回應。
陳發樹資本市場向來長袖善舞,此前他雲南白藥股權大戰,令其聲名噪。
2009年,雲南紅塔集團陳發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陳發樹22億元收購雲南紅塔集團持有雲南白藥658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2.32%。兩年多過去後,該轉讓協議涉及股份過戶。 2011年12月,陳發樹雲南省高院起訴雲南紅塔集團。 2012年1月17日,中煙總公司作出審批回复,“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拒絕了此次股份轉讓交易。 2014年7月25日,雲南白藥公告稱,公司第二股東雲南紅塔集團陳發樹股權轉讓糾紛獲終審判決,紅塔集團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陳發樹返22.076億元本金及利息,紅塔集團持有云南白藥12.32%股權。陳發樹打這場官司所支付訴訟費高達1700萬元以上。
但陳發樹雲南白藥鍾愛有加。雲南白藥2015年半年報顯示,陳發樹及其旗下新華都實業進入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於陳發樹以及新華都實業出現雲南白藥一季報中,此推測,二者大部分持股有可能是二季度買入。雲南白藥二季度加權均價74.288元/股計算,陳發樹及新華都實業此番買入耗資近26億元;即便雲南白藥二季度價65.93元計算,陳發樹買入資金23億元。截至當年二季度,新華都集團位列雲南白藥前十大股東,陳發樹合計持股一度進入雲南白藥第四股東列。後陳發樹繼續發力增持,新華都一起,合計持股數量6月末增加910萬股。如果三季度雲南白藥價格計算,陳發樹和新華投入6.5億元。
2016年年底,雲南白藥發佈公告,公司控股股東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擬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擬白藥控股增資約人民幣254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後,雲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委員會和新華各持有白藥控股50%股份。而上市公司雲南白藥層面,新華已成為第一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