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羅盤種類有很多,有三元盤、三合盤、綜合盤、玄空飛星盤、過路陰陽盤、八宅盤,種類近百餘個!不過,其中常用是三元盤、三合盤、和綜合盤。初學者不用考慮分類,認識一下。看不懂不要緊,後我們會分享些文章。
(風水羅盤,稱羅經、羅庚)
羅盤是風水師手中理氣工具,羅盤層面繁複,內容,包含了中國風水學派用法,各得其,各得其效,作為初學者雖盡羅盤每一層面之內,但是每一層面內容和含意,有熟悉。
羅盤中心一層總是指南針所在,這是定制,沒有例外。指南針這一層稱“天池”,應是來源於早期羅盤磁針是注水浮針形式,因為要注水浮針,故取名為“池”。它有一名稱叫太極,《·繫辭》中有:“易有太”,古代宇宙觀中,是天地進化過程中原始狀態之一,是所謂陰陽、無象無形世界。 《·繫辭》中有:“是生兩儀”。兩儀分陰陽,太極生陰陽。羅盤指南針太極一層指定南北,分出了陰陽。陰陽古文字中字形是“月易”。 《說文通訓定聲》中說:“月者見云見日,易者云開而見日”。這是指受陽情況,古人測日影取寒陰陽,擇居山南稱陽方,山北稱陰方,這指南針南北指向陰陽本義,太極生陰陽不僅指南北,而且指事物兩種對立統一屬性。風水術中,它演化消長生剋這一屬性。這指南針測向功能羅盤佔向功能地偷換概念方式結合一體。佔法陰陽這一層開始確定,並由此而分出八卦、陰陽、方位建立關係。指南一端紅色塗染,因為陰陽五行之說,南方火,為朱雀,故配以紅色。天池底部有一條黑線,稱海底線,使用磁針時南北向要底線重合,這樣指南針指定南北後,子午線確定了,陰陽浮針一層開始有了。
龍上八煞有稱八曜煞,坐山八煞。它形式是分圓周八格,每格上標有一支。它是文王八卦(即後天八卦)與二十四中八支關係來佔斷,故而徽盤中直接載上後天八卦。這裡涉及到八卦、地支、五行三者配合。卦有六爻,納甲說胎育原理,六爻六支相配。如乾初爻交於坤得震,是父母生長男,所以震卦初爻地支子相配。子首順數六支,震為陽為奇,所以要從子順數六個奇數位地支。這樣得到震六爻與六支相配:初九配子、六二配寅、六三配辰、九四配午、九五配申、上六配戌。震五行屬木,而六支之中只有申屬金,金可克木,所以申克震。二十四中四正用支不用卦,震正東,即卯位,卯也屬木。於是,卯向申方建立了對應剋關係。羅盤上這一層內,震相鄰一格標申字。乾初爻坤相交得艮,乾九三納地支是寅數奇數位第一位,即辰,艮六爻所納地支辰順數。乾、震、坎、艮四陽卦。它們所納是奇數位地支順數,這樣得到了四陽卦各相配六個地支,八卦所屬五行與地支所屬五行,可得每卦剋一位地支。同理,四陰卦納支是逆數位而得。這樣推演得到結果是:乾午、坤卯、震申、巽酉、坎辰、離亥、艮寅、兌巳八組支與卦剋關係。 《玄女經》中說:“羅經鬼爻倒數”。納支是乾坤陰陽爻卦初爻爻逐爻相交次序,倒數次序。 《雲麓漫鈔》有納甲圖,其中八卦納支列一層並配合五行,羅盤八煞原理表述得。術決有:“乾山壬午不堪當,乙卯坤山防”。乾午、坤與卯關係上面說了,乾壬、坤與乙關係是八卦胎育原理所建立。乾是父、坤是母、兩者納天干是上下兩頭。乾納甲壬,坤納乙癸,其餘六卦乾坤所生,它們納其餘六幹,即震庚、巽辛、坎戊、離巳、艮丙、兌丁。八卦所納天干其所納六支組合得到六甲。乾坤各納二幹,它們所配六甲中前三對甲乙,後三對壬與癸。於乾與午相剋,故午所在甲子壬午乾相剋。說,地支剋擴展為乾支相剋,生相剋關係建立八支與八卦之間。這樣可得到八卦八乾支的相剋關係,即乾壬午、坤與乙卯、震與庚申、巽辛酉、坎戊辰、離與亥、艮丙寅、兌丁巳。羅盤這一層來佔斷坐穴定向吉凶,說明龍、水關係。地理堪輿中說龍指是山脈走向變化和氣勢,即所謂“來龍”,龍脈生動,龍脈結穴處卜葬。然而來龍要來水相得益彰,如果龍脈水口位向不合,稱為“煞”,即凶險破敗之意。遇煞要避開,否則成了穴。 (陽宅是同理)如“坎龍不立辰”,即二十四中子位居處當避免辰衝犯(如辰開門,辰有阻礙物)。坎文王八卦子位,八殺中辰土克水,而辰是東南維所在。其它有:“坤龍不立卯、卯龍不立申向、巽龍不立酉、乾龍不立午向、酉龍不立巳、艮龍不立寅、午龍不立亥”。另外此說有詩曰:“坎龍坤兔震山猴,巽雞乾馬兌蛇頭,艮虎離豬煞曜,塚宅逢之一時休”。這裡生肖來代表地支,其實質是支克卦八殺說。
八煞黃泉稱八路黃泉,它形式是二十四格,即八卦每格分出三格,其中十二格標有字樣。二十四之中,四子、午、卯、酉四支,四支左右分是天干;四隅是乾、坤、艮、巽四卦,屬後天八卦方位;四卦地支。黃泉煞的佔法是說四卦它相鄰兩天一干之間關係。術訣有:“庚丁坤上是黃泉,坤向庚丁可言。巽忌向乙丙上,乙丙防巽水。甲癸中休見艮,艮知甲癸嫌。乾向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乾”。其中,庚丁與坤相鄰,每兩幹其夾卦屬剋關係。四隅術說中稱為四墓,揚筠松《青囊奧旨》中說:“辰戌丑亢牛婁鬼之宿應焉,故古人四墓金龍”。亢牛婁鬼宿四隅所在,所以,這一層稱八乾墓殺。這是四隅佔術中地位表現,與早期地盤中天地人鬼四門含義。四隅要求方位配合,並不是任何方位能四隅配合得吉,八幹墓殺規定。四隅有八幹宜忌,故稱八煞。這八個方位地下有黃泉,是惡方所在,所以稱八煞黃泉。這是八幹墓殺意思引伸。,這是俗稱,但俗稱往往是術稱。羅盤這層形式是,四隅四卦對應一格內標有其兩幹,如:坤格位置內標有丁庚,乾格位置內標有辛壬,巽格上標有乙丙,艮格上標有甲癸;八幹對應格內標其卦名,如:丁庚兩格位置內標有坤字,乙丙上標有巽字,甲癸上標有艮字,辛壬上標有乾字。這一層是二十四格,與二十四相配合使用,是羅盤正針佔二十四部分。
九星者,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是,它北斗七星加上輔、弼兩星。北斗七星名稱:“貪狼星、巨門星、祿存星、文曲星、廉貞星武曲星和破軍星,它是印度名稱,如陳遵媯《中國天文學史》上說:“翻譯佛典,印度北斗鎮象”。羅盤上之所以要印度譯名,是因為這些名稱具有人文含義。至於九星中輔弼兩星,《宋史·天文志》中說:“第八曰弼星,第七星右,不見,漢志主幽州。第九曰輔星,第六星左,見,漢志主并州”。《天文志》:“北斗輔星八,漢志雲九星,……,丹元子《步天歌》云九星”。
九星又名九曜,或稱坐山九星,取數九是洛書數相配。但這樣,九星八卦相配成問題了。這種情況下,輔弼兩星只能一卦相配。 《玄女經·太元終易圖》持這種配法。 《玄女經》以易學抽爻法八卦配九星,說:“坤為地母,諸山依”。所以它坤卦為變各卦爻,如:艮變坤卦一爻象,巽變坤卦兩爻象,乾變坤卦三爻像。這種上到下變爻方法,得到八卦變爻次序為:艮一、巽二、乾三、離四、震五、兌六、坎七、坤為變卦。九星次序與八卦相配,有:艮配貪狼、巽配巨門、乾配祿存、離配文曲、震配廉貞、兌配武曲、坎配破軍、坤配輔弼。這九星一層制定原理。但是,畫爻是下為次序,而抽爻由上至下。由下次序是順,所以最下一爻稱初爻。由上至下逆了。
納甲說,八卦各有乾支相配,於是九星有乾支相配:艮納丙,貪狼配丙;巽納辛,巨門。這種方法可得:祿存配甲,文曲配壬與寅戌,廉貞配庚與亥未,武曲配丁巳,破軍配癸申辰。
這樣,與二十四所配一層中,有子午卯酉四地支沒有九星相配,但它們可以四正卦相配,後天八卦方位、離、震、兌本身所配九星可以作為子午卯酉九星,即:子配破軍,午配文曲,卯配廉貞,酉配武曲。,二十四有了各自相配合星名。
九星之中,貪狼、巨門武曲三星吉,輔弼無吉凶,其餘四星。三吉星納天干合稱六秀。 《玄女經》中說:“三吉六秀,勢定於此”。星有吉凶,它所配二十四佔斷有了一種。術訣有:“破祿廉文是龍,世上墳宅相逢”。這說,破、祿、廉、文四星相配方向是可能居處有危害方向。
羅盤二十四山一層是它盤面上內容,羅盤具備這一層。二十四山嚮分圓周二十四格,上列十二支、四顯卦八幹,每格佔十五度。它干支卦排列是這樣:四方位上是子、午、卯、酉四支,四隅上是乾、坤、艮、巽四卦;子、午、卯、酉左右各有兩幹,其餘八格為八支。
這種排列方式形成得術數原理說起。 《淮南子·天文訓》中有五方乾支五行屬性,這些關係中排出乾支方位。東方屬木,所以天干中屬木兩幹——甲乙與地支中屬木兩支——寅、卯都位於東方。類推可得:南方天干丙、丁,地支巳、午;西方天干庚、辛,地支申、酉;北方天干壬、癸,地支亥、子。 《天文訓》中有“二繩四鉤”之說。二繩經緯。二繩有四端,這四仲。四鉤四維或四隅。 《天文訓》說:“子午、卯酉二繩,寅、辰巳、申、戌亥四鉤”。這樣,四四隅地支位置有了規定:子位於正北、午正南、卯為正東、酉為正西。地支方位五行之說,亥位於正北子一側,與戌相鄰構成一維。醜位於子另一側,它相鄰寅構成一維,換而言,北方的亥與西方的戌構成西北隅,北方東方寅構成東北隅,依此類推可知每方三位地支。順時次序排列整理,可得到《天文訓》地支天干方位圖。校核後可知,漢式干支布列格式與《天文訓》所述。王應麟《小學紺珠》中說:“子丑水,寅卯辰木,巳午未火,申酉戌金,亥水”。五行與五方相配原理,地支方位理解了。
正針二十四山是分陰陽,陰陽分法三合盤三元盤。三元盤二十四山陰陽是天地人三元龍來確定,而三合盤二十四山陰陽是先天八卦洛書關係,以及納甲說和後天八卦四正卦三合而製定。早期部分徽盤和建盤中,二十四山嚮一層內往往列有“陰陽十二龍”一層,紅圈黑點標記以示分二十四山嚮陽兩部分。多是二十四山嚮上色字體表示陽龍,黑色表示陰龍,這是兩層並作一層改進做法,實際上,還是有陰陽龍圖式存在。
前面說過,這陰陽分法出於納甲和洛書數。洛書數“戴一履九,左三右七,二四肩,六八”與先天八卦方位相配,南乾配九,北坤配一,東離配三,西坎配七。四卦是奇數,奇為陽,所以該四卦陽。可知,艮震巽兌四隅卦陰。納甲說,坎納癸申辰,離納壬與寅戌,乾納甲,坤納乙,四陽卦納干支屬陽;兌納丁巳、震納庚與亥未,艮納丙,四陰卦納干支屬陰。這分出了陰陽。 《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經·元始易圖說》有:河洛出而八卦分,像數明而五行定,乾坤主上下之位,坎離居日月之門,震巽艮兌各處其隅,先天八卦定陰與陽。故地理之陰陽茲始”。這是羅盤太陰陽先天八卦方位上反映。這種陰陽,術家稱為先天八卦氣。但是,這只是理論上推演,陰陽方位上後天八卦。二十四山嚮中,十二紅字是子、癸、申、辰、午、壬、寅、戌、乾、甲、坤、乙,十二黑字是艮、丙、巽、辛、酉、丁、巳、醜、卯、庚、亥、。羅盤上用色開來。這是個先天體、後天為用例子。揚筠松《青囊奧旨》中說這方位上陰陽有形象,“雄龍懶緩、雌龍,可以佔形體貴賤標格”。這是羅盤這一層功用之一:可以方位來佔斷形象物體吉凶。風水理論中有所謂“尋龍法,審來龍辨雌雄”佔法。說明是,上面提及“納甲”之說,漢代易學中納甲說有區別。虞翻納甲說中,乾納甲壬、坤納乙癸。這“八殺”中的納甲說法;而羅盤該層中所運用納甲說中,乾納甲、坤只納乙。同時,它卦支相配易學,如《雲麓漫鈔》中坎納寅申、離納卯酉、震納子午、兌納巳亥。
正針二十四山嚮分出七十二格,每向出三格,術稱七十二龍分金,叫地紀。此層是二十四山每一地支位下六十甲子次序各列五位天干,組成五對甲子。二十四山中,十二地支是間隔一位布列,所以,每位地支分三格納三位天干,其餘兩位天干要標左右天干或四卦分出格內。換句話說,二十四山中八幹四卦雖然每位分出三格,但左右兩格六十甲子佔用,留下居中一格是空格。六十甲子佔七十二格,有十二格是,這些空格術家認為是吉利方位。如佔龍坐準空格,稱為空亡。因為是空,所以要亡,亡了了。術家認為它不吉原因是因為空格是四卦八幹位置,無以配天干,沒有配空著,沒有乾支所管,有羅盤於此處標“”字。如果佔方位七十二龍縫中,術稱空亡,區別空格處大空亡,因為坐向沒有內容相配,所以是。如果佔方位準五位天干中間一格,即十二支本位一格,術稱錯,是吉。七十二龍吉凶是楊公五氣來判斷,有孤虛旺、龜甲和空亡說法。佔方位以上方時稱為“兼”,即羅盤上一對角線兩端兼佔錯以外兩格,這格中甲子可和關殺等術說來佔吉凶。所以七十二分金有二十四分金可用,即每個地支所含三個分金中有兩個可用,而八幹四維所屬分金全然不能。
又名“內盤分金”,為二八加減。正針二十四山之下,七十二分金之外分一百二十分金,每山配五位,合一百二十。這樣是羅盤三百六十度分為一百二十位,每分位有三度,其配法七十二龍,六十甲子來表示分位,一百二十分金兩個六十甲子。其排法是甲子始於子方,即子山十五度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個三度組成。
一百二十分金選用原理七十二龍,孤虛旺相、龜甲空亡說,所以一百二十分金中有四十八個分金可用。由此可見,較七十二分金,一百二十分金是三度為基本方向單位,顯得。
正針二十四山基準,逆時針轉半格 ,即丁午子癸格縫正針子午,形成了和正針二十四山干支八卦排列次序完全相同,但方位上逆轉了七度半另者二十四,世稱其中針,稱“前縫”。術家稱其傳宋時賴文俊,即世稱賴布衣者,故又名賴公中。
風水術中,這一層功用主要作為消砂納水。
其一陰陽五行。有詩曰:“子午卯酉太陽火,甲庚丙壬太陰火,乾坤艮巽本屬木,乙辛丁癸屬土,辰戌丑是金,寅申巳亥屬水,此是撥砂妙法,見砂分金配度坐,山峰看人盤位,吉凶禍福有分明。”例(一)如壬山丙向(人盤中)巳方,巽方俱有砂,壬山屬火,巽屬木,木生火,生我食神,巳屬水,水克火,克我煞神,此為生、煞兼,凡生、煞高一丈,過生一丈,過生十丈。若生、煞齊高,禍尤烈矣。例(二)如乾山巽(人盤中)辰方、丙方俱有砂,乾屬木,辰屬金,金克木,克我煞神,丙屬火,木生火,我生為洩神,此為煞、洩,矣。
其二砂訣論生剋,坐山(人盤中)所屬五行我,而以周圍高砂他,吉凶。
克我煞見則禍絕,我生洩氣漸飄零,我克奴砂財帛,和旺丁財足,生我星號食神,食神毓秀誕科甲。
砂和形狀、位置、向背、、來說,砂以向、內、遠、、吉;背、外、、、後。砂如近前,高不過仞、不過尋為吉,顏開美、方圓砂吉、歪斜碎砂,吉砂高則吉,砂。其判斷是五行生剋依。此外賴公撥砂決,砂有五種:生砂、砂、奴砂、煞砂和洩砂,前三者吉,後兩者。
透地六十龍即地盤正針中,每雙山之下有五子龍,共系六十甲子,名曰六十龍。其排列順序穿山七十二龍,其實穿山七十二龍除去四維、八幹。
透地六十龍干支吉凶原理與七十二龍,穿山七十二,透地者:導龍氣入穴中棺內屬何甲子,故曰:“天紀”。而穿山者:穿定來龍屬何甲子,故曰:“地紀”。透地龍於穴星降脈分水處定盤針,於穴後八尺巒頭,即來龍入首,穴星後分水脊上定盤針,定來脈入首,看何方來龍;其來脈,從何方來龍,屬何干支,以六十龍有吉有;其內避“空虛”、“煞曜”、“錯空亡”。不得相侵;趨生氣,“珠寶線”,一脈貫注,穴中棺內。
示為六十龍斷決表(徽盤之中中小型者其略去未載明),即透地之下,載有三、七、、五等名稱,意示二十四山六十甲子分數,每山十分,可示二百四十分金。如甲子氣,七壬三亥,即是說甲子氣,壬佔三分,亥佔七分,其他亦可以此類推。此或謂“五子氣吉凶”稱“一盤歌”。其中有“”二十四,合二十四山正氣脈,為“珠寶線”;有“五”十二,為“火坑”;有“三七”、“七三”二十三,為“錯空亡”。丙子、庚子二旬“珠寶”;甲子、壬子二旬“錯空亡”;戊子一旬為“火坑”、“煞曜”。 “火坑”穴有水蟻,木根穿棺纏屍,塚土枯乾,草色如牛糞樣。主少亡孤寡,兒孫忤逆,,刑害,瘟火,人財耗散,官訟不絕。 “珠寶”穴,有生氣,黃光潤,五色羅紋,有紫藤繞棺,塚土草氣。
正針二十四山基準,順時針轉半格 ,即丙午子壬的格縫正針子午,形成了和正針二十四山干支八卦排列次序完全相同,但方位上順轉了七度半一二十四,世稱其縫針,或外盤縫,相應可稱“後縫針”。術家稱其創自晚唐時楊筠松,即世稱楊救貧者,故又名楊公縫。
風水術中,地理家用之納水。
其用法雙山三合五行八幹長生十二宮判斷吉凶,於水流格局判斷,認為位來水吉,去水兇,而衰氣位去水反吉。
接觸幾個三僚風水先生,眾口一詞:坐度分金會教……。此,我重返三僚,認真測量幾坐古墓及祠堂坐度,看看能否發現其奧妙。
1、曾氏楊公祠,大門有鐵皮包住,門框有鐵管,左右屋角量不准,有鐵。後神位後牆測:週天295.5度,戌兼辛,大門估測辛戌縫中,即天盤辛(卦)收暌卦水,去水中乎卦。來脈無法測,龍坤申而下,脫脈,落平地結作。
2、曾氏清初墓,坐週天3度,子兼癸,上山蛇形,落田結作,右水自坤申來,出左巽巳而去,來脈壬兼亥而下,田裡跌斷,再起小泡而結坐,吐穴。據本地介紹。此墓葬下發丁多…..
3、曾氏墓,清代中葉葬,碑上寫乾兼亥,週天323度,縫中,右水到左,右地盤丁水,出地盤甲水,出文貴,發丁,離主而發……
4、蛇形祠,金蛇上樹形,是廖炳名師點。坐週天346度,壬兼子,內牆坐341度,壬兼亥,門樓坐354度,子兼壬,巳方147度方位開巷口,橫過右前方丁方牆外樓,院內水塘。
5、曾氏虎形幕,騎龍穴,坐週天243.5度,申兼庚,來龍過卦(辛),外堂水口出寅,面前水塘,左水近,右水,交於外堂。是個發丁墓……..
這些實例,供大家分析。
【4例蛇形祠,右水坤申來倒左,外堂出乙辰,院內圍牆,只能看見丙午峰,巽峰,。門樓子山,右水倒左,出巽,地盤。 】
【第5例,虎形墓,騎龍穴,墓碑有些前傾,我認真地量了碑下面底座石,243.5度,同時有一位先生測是243.5度,墓後腦上,還立有一塊望碑,是243.5度.墓左上角與右上角,安了一對眼睛.墓堂內沒有放水孔,墓圈外沿,左右各有一個不明顯出水.左是癸,右是乙,天盤.】
【每度五行,是一個方面,於360爻裡面天機線,而不是384爻。記得陳夢國先生《中國風水絕學》裡提到“傳64卦”,為何說:’傳”?可見話裡有玄機。】
地理、風水,不管你懂不懂、承認承認它存在。但堪輿、行地理、做風水是一門技術。既然是技術,則有普通非專業人士知道具“技術含量”有“訣竅”或有“奧秘”東東存在,同時存在技術水平問題。 。 。
或曰:嚇唬人。我龍真穴四象齊備藏風聚氣地方,我保證能做好!什麼開山、定基行牆、安門放水。 。 。葬金、豎碑。 。 。統統騙人!我敢說:非。做得好,那是你運氣,所謂“人行鴻運,放屁”;你走運時候去做做去試試看?你弄得焦頭爛額收拾怪! 。 。 。
可以學習、實踐、研討,但懂懂,不能裝懂!
詠都天真懂了?答曰:非。書上、網上。 。 。大家懂東西,我可能多數懂得;但書外、網外。 。 。各個行家不肯言東東,我懂!
前段某日,本地一髮蒼蒼執業風水師,自言是三僚去來,一生怎麼走運做過多少出名案例,因此收入多,所以自身世人看作“寒酸”度日者。 。 。我詠天他因緣並肩坐在一起,談論到某一些陰陽宅風水案例時候,他所斷“某例分金坐度**!”讓末學大開眼界!然後茫茫然昏昏然朦朦然如痴如醉然。 。 。 !問他,他答:師傳;你。 。 。這局是此線度方合!無它! 。 。 。哦哦! ! !
子午通先生所測量數據、超版提供數據、與下面【藏風得水】網發表數據雖然小異,但有出入——
坐山:週天344.5°,地盤壬,72穿山,60透地龍丙子,人盤分針己亥,天盤分針癸亥,盈縮60龍丙子,宿度危月燕16°。
祖星:週天331.5°,地盤亥,屏帳。
來龍:週天331.5°,地盤亥,72穿山己亥,60透地龍辛亥,峽20米。
入首:週天341°,地盤壬,72穿山癸亥,60透地龍甲子,狀如金星。
坐山:週天344.5°,地盤壬,72穿山,60透地龍丙子,人盤分針己亥,天盤分針癸亥,盈縮60龍丙子,宿度危月燕16°。
朝向: 週天164.5°,地盤丙,72穿山,60透地龍壬午,人盤分針己巳,天盤分針己巳,盈縮60龍癸巳,宿度翼火蛇1°。
廳堂神颱上放置一祭祖香爐,神颱下地面上放置一祭祖香爐。
院內挖一池塘。午巽圍一段弧形照壁,遮住院門,並院牆構成一弧形通道,狀如蛇洞。
巷道氣口:週天143°,天盤巽;
院門:位置週天184°,天盤午。
坐山:週天351°,地盤壬山兼子,72穿山甲子,60透地龍戊子,人盤分針癸亥,天盤分針己亥,盈縮60龍庚子,宿度危月燕10°。
朝向: 週天171°,地盤丙向兼午,72穿山庚午,60透地龍甲午,人盤分針癸巳,天盤分針丁巳,盈縮60龍丙午,宿度張月鹿12°。
週天144°,人盤巳,廿八宿軫水蚓,;
週天176°,人盤午,廿八宿張月鹿,;
說,三合分派種種、且有真有假;
即使同一局【所謂水口定四大局】、同一“山”、同一“分金”【即72龍】。 。 。只要“度”,往往五行,局哩。 。 。分於此合;分於彼不合。 。 。
2,曾氏清初墓,坐週天3度,子兼癸,上山蛇形,落田結作,右水自坤申來,出左巽巳而去,來脈壬兼亥而下,田裡跌斷,再起小泡而結坐,吐穴。據本地介紹。此墓葬下發丁多…..
4,蛇形祠,金蛇上樹形,是廖炳名師點。坐週天346度,壬兼子,內牆坐341度,壬兼亥,門樓坐354度,子兼壬,巳方147度方位開巷口,橫過右前方丁方牆外樓,院內水塘。
承志堂,地址坐落三僚村敦敘堂後,右方上舍,蘭溪堂右側,立壬山嚮兼子午,正針,危宿十五度(木),即周天345,5度。壬龍入首,午方開門(午方開申),午門危宿10度,辛水來出巳口,立寅山申向(門樓方向)。
坐山:週天344.5°,地盤壬,72穿山,60透地龍丙子,人盤分針己亥,天盤分針癸亥,盈縮60龍丙子,宿度危月燕16°祖星:週天331.5°,來龍:週天331.5,入首:週天341°,天井放水:丁方。院內挖一池塘。午巽圍一段弧形照壁,遮住院門,並院牆構成一弧形通道,狀如蛇洞。
巷道氣口:週天143°,
院門:位置週天184°[坐山:週天351°,朝向: 週天171°,地盤丙向兼午,] 左去水天盤丁方;
曾氏祠堂“承志堂”,風水稱“蛇形祠”,名叫“金蛇掛樹”,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梅窖鎮三僚風水文化村曾氏總祠(敦敘堂)西北角背坑頭山坡上,“蛇形祠”(承志堂)是依著三僚山形蜈蚣爪子之中一條爪子來佈局,這條爪子風水家說蛇形,看這條爪子彎彎曲曲像一條下山蛇。這座“承志堂”建蛇七寸處建立祠堂,祠堂左右各一扇條形窗戶猶如蛇眼睛。曾氏蛇形祠整個構思體現風水術中房分控制,江南古建築風格。
《興國三僚武城郡氏族譜》記載,“蛇形祠”(承志堂)此宅建於明朝嘉靖間,因其地到頭結**處如犁頭火嘴,內堂直流,故取**截,作法斬,前開深池,池處作照壁製明堂洩露,花台作金水體,於龍身入首一節作翼補先天。 “蛇形祠”(承志堂)供奉是文辿公第二十六代孫石橋公,石橋公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字肖谷,生有五子。五兄弟“周知人有住宅而棲,祖應有家廟宿。肖谷太祖斯,將祖父分得遺業背坑頭宅於嘉靖年間改建石橋翁祠,定名承志堂,地址坐落三僚村敦敘堂後,右方上舍,蘭溪堂右側,立壬山嚮兼子午,正針,危宿十五度(木),壬龍入首,午方開門(午方開申),午門危宿10度,辛水來出巳口,立寅山申向(門樓方向)。昌字廳,上下兩堂,中一天井,土木結構,規模,粉刷繪畫,,大門前建有一半月金星水池,左建有數間矮小平房,左砂護,與平房相銜接,砌一圍牆,往右延伸牆正面外一米許,走道,圍牆末端開一門樓,正面池弦弧形建一照牆,接右圍牆,前有筆架山朝拱,水秀山青,後有玄武天然屏障,花台如金龜下山勢,作法。左有龜蛇堵口,右有山水彎環,龍脈起伏,宛若金蛇渡江,故象肖為“金蛇掛樹”。
佇立祠堂前,但見四周群山環繞、山巒起伏、綿亙不絕,座座山峰西向東傾斜,形成了一個山村盆地,盆地中,陰、陽兩條溪水披珠帶玉,宛如一對孿生兄妹右邊峽谷裡飄然而來,一路上滋潤著這方水土,這方生靈。
“蛇形祠”(承志堂)上那條蛇,而,而腫,體態輕盈,擺折自如,不慌不忙,從容地北向南匍匐而下,到山腳時,突然停下了腳步,抬起頭,張開嘴巴,吐著信子,這卜則巍先生《雪心賦》中活龍活蛇一一”貴者活龍活蛇,賤者死鍬死鱔”。
楊公(筠松)仙師《撼龍經》、《疑龍經》中說”文曲形蛇形樣,若作如撒網,此星柔順情,形神生膳樣”,”文曲**來平里作,處是掌心落”。
“且如龍形有幾樣,近水近山物象,如蛇如虎各有**,形若真時**可想”。 “蛇有耳角腹腸,鼻顙如何卻福昌”。
“蛇形祠”(承志堂)坐北向南右水倒左,左後牆角砌成圓形,栽植樹,挖池塘,是避煞,消煞,左廊庇比右廊,是出煞,蓄水池和牆外彎曲通道是進一步突出“蛇”活靈活現。
“蛇形祠”祠堂後人工堆砌七級土坡名“花台”,風水里意為聚氣。花台周邊環境銜接,像曲形臥著蛇。建築和之間一切講究形勢,花台上兩棵古樟樹,“蛇形”祠堂稱為“金蛇掛樹”。
這是一座獨具匠心,院子圍牆轉了幾道彎建築物。 “蛇形祠”(承志堂)院門和祠堂大門方向成對角形,其門樓朝向顯得眾,開側面院門是設計者設計成了這條下山蛇嘴。 “蛇形祠”(承志堂)門前有一口人工開挖半圓形池塘,左右各有一口池塘。這座沒有人住院子裡,三口池塘里蓄著一池清水,池水和祠堂後兩棵參天大樹(古樟樹,稱陰陽樹)構成了一道鄉村鳳景。
跨進院門,彎彎曲曲小道形似一條蟒蛇月形池塘旁順著照壁蜿蜒而來。
祠堂外院牆之所以磚石圍出彎曲形狀,是因為風水里講究“曲則聚氣養氣”。祠堂門前有一口半月形水塘,深約兩米,祠堂左右廂房深度稱,左窄右,大廳前油平顯得。廳中央有兩個香爐,放在神颱上,放於地面上。天井雨簷前後,日光照到神颱上爐,但如果蹲下看地上香爐,面天井看見日光。
左後牆角是圓,左邊大樟樹旁上而下有一排不方不圓池塘,左邊廊屁右邊短,大門前蓄水池既,池前圍牆得堂內正面視線擋住,牆外通道出路彎彎曲曲。整個祠堂蛇形所建,二進祖堂定格蛇七寸,門樓坐在蛇口,因此,門樓左右兩側建成八字式圍牆,似一條正在張開嘴巴巨蛇,前方發出信息。
“蛇形祠”(承志堂)左寬右,出路建牆璧左出為了救老四而製二房;不開中門而外開一門如蛇形口,變公位。蛇形祠池塘前照壁中間兩邊,這排一照壁有藏風聚氣功能,是控制二房。客家人有祭祖宗祭天地風俗,祭祀時人是站著焚香,而二房位置站著祭祖宗祭天地時中間高出一截照壁遮住了眼前朝應峰和天空,這暗寓著二房沒有出頭日,而大放,房、三房,四房內祠堂門對著照壁則可以看見遠山和天空。讓人不可思議是,天井麻條石上會有文章可做,代表二房那個方位一塊麻條石,天井突出了幾個公分,其位置是設計讓屋簷水滴這條石頭之上,是懲罰二房淋頭水。祠堂前眾地立了四根柱子,這是柱子定四方,而屋頂是方正來控制房子以上種種佈局方正來避,即前面說過左後屋角圓弧形,左前屋角一角突出形。
記載當年建祠時候,建祠時有五兄弟,這座祠堂五兄弟建造。說是五兄弟父親有一天這裡放牛,習習涼風吹來,不知不覺中睡著了,夢見了一條蛇。一覺醒來,是天黑時分,趕牛回家。晚上妻子聊起下午做夢,覺得是個兆頭。他妻子娘家三僚廖姓,哥哥是個風水名師,商議請他來這塊地風水,一番勘測,發現這個地方下嶺蛇形,前方朝山砂水十分,建祠堂。
父親商議五兄弟出資建造,誰知老二突然變卦,家庭困難,無力出資。姓人人會看風水,二房在建祠地址考察後,認為此地朝山砂水於他,祠堂無論怎麼做,有利於他。於是索性耍起小聰明,不出錢,坐享其成。
老三老五老實,二兒子人姦刁懂風水,而老四則十分孝順。 “蛇形祠”(承志堂)風水大師是房主母舅(明朝三僚風水明師廖炳)設計,主針地師是明朝明師廖炳房房,這個不孝之子一點顏色看看。妹妹說二房忤逆、一、三、五房孝順而四房孝順,但該地形勢四房,要求兄長做風水時幫幫她,是明朝明師廖炳擇址,廖炳這幢房子佈局中弄了多處關,看遊客是看出內中,於是出現了上述種種異佈局。於風水先生採取了以上種種措施,房子一做好後老二還開始衰敗。二兒子求舅舅救救他。這個舅舅說只要你知錯改過今後孝敬父母,我倒是留了一手,只是你後不能站著祭祀,只能香爐處跪著祭祀,讓圍堵擋作堂內正面視線(朱雀山清麗,二房案),但要他延續喬火,所以神案下增設一香案,讓老二跪著上香拜祖,這樣能照壁上看見應朝應峰和天空能步步高升。地人說,此後二房子孫後裔是跪地下祭祖宗,這樣就可以看見天空,看見門外峰巒。因此延續了香火。
延伸閱讀…
內祠堂有三扇大門,前後左右還配有廂房。天井屋簷外側、內側,祠堂四個屋角,右後方即八卦中坎卦位置這個屋角什麼違規地是一個45度圓角。原本這座祠堂是會二房,現在人地處處在二房起著懲罰作用。有房子左側什麼這棟房子地突出了一段屋角,這是風水佈局中要製煞二房救四房。
祠堂有一院牆,大門後建一照壁,右穿行一小巷,才能進入祠堂,猶如穿行蛇洞之中。照壁與祠堂之間挖了一半月形池塘,與所見祠堂相比,池塘地勢深陷。祠堂左右廂房稱,左窄右,而且牆一水平線上,右邊要凸出二十公分,後牆角是一圓一方。走進祠堂,細心人會發現,祠堂中央擺放著兩個香爐,一個置於高高的案台,另一個匍伏地下。站香爐位置,從天井觀望遠處案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天井屋簷前後,站著看不見遠處案山,蹲下反而能夠看見。
祠堂左邊,有四個小廂房,左邊院牆外,連開了七口池塘,說這是保全四房而設立。祠堂建好後,五兄弟母親來到祠堂一看,發現這座祠堂於四房,因為四房孝順自己雙親。登上一級台階,祠堂簷廊左2.5米,右深2.2米,房祠三門二進,左門“孝悌”,右門“仁義”,中為和門,門廳木質牌坊樓,土磚牆,硬山屋頂,兩根木柱撐起屋飛簷,遠悠長。整個祠堂呈昌字式,左右中間開有馬巷,左通穀倉,右達廚,前後左右還配有廂房。天井屋簷外側、內側,祖堂神位前有一神颱,神颱上下各設一香爐。站神颱前門外觀望,看不見天光,看不見前山峰巒。
當年該祠第一次建祠宏偉,端羅盤風水大師是房主母舅(三僚明師廖炳),宅建成入火,其母問先生曰:“此地四房如何”?
先生不答,其母知四房,謂先生曰:“吾生五子,惟老四,若因此宅故而,天理不公,倘若能救吾不惜一切”。
先生曰:“救即能,但此宅拆之以,做成下山蛇形,**點蛇七寸,讓風水四房、虧二房。整個祠堂建築不過4米,且於二房”。
其母曰:“只要能救老四,先生之”。
現存古宅即二次規模,其宅建,左肩牆圓,花台加大,左寬而右,出路建牆照壁,外開一門如蛇之口,宅展望公位變矣。
功成進香火,其二媳謂其夫曰:“此宅如此而作,二房必絕”,當求先生救,先生觀其情切,其舅後心,先生問其母曰:“其二房如何”?
母親不忍心看到他後,於是請先生加以補救。
撥他神颱下放一個香爐祭祖。二房子孫後裔,逢年過節每次跪地下祭祖可以看見天光,看見門外峰巒。這是其舅有意給不孝之子來點懲罰,這樣做,囑其放一爐於神座前地上,二房即此爐以上香,則二房財亦可觀,但人丁,今果如先生言,此宅丁財大旺,人文蔚起。
蛇形祠,風姿,它個性,令人刮目相看。風水文化造就了引人入勝風景,吸引著中外遊客前來探奇覽勝。
這些,”蛇形祠”經典處。
二十四山橫財局,算是無私。是《都天寶》大法,合45度,135度交媾,歸天地人三元法。 (供有緣人參考,記得龍山45度,一局知,死記背,風水於悟,悟才能通,,大道。)古人風水實踐中得來,有時很多是血教訓得來!有可以說是字字如金,字字如血。
來龍戌方立壬山丙向,水入局,辰方走水,巽位有秀峰巒,此是發橫財地,而且富貴雙全。
乾龍來立子山午,子峰秀拔,坤水入局,坤峰,乾水入局帶旗鼓,巽方走水,巽位有山峰,這是發橫財大地穴,,主出公侯之極品。若想作此第一吉格地,三代積德方能納福。
亥龍來立癸山丁,申水來朝,申峰,水出巳位,巽位起之峰,此乃橫財地穴。
來龍甲方立醜山,後坐土星,庚水入堂,戌水入堂,水出丙字,丙字立天馬,此是橫財吉穴。
來龍卯字立艮山坤,酉水入堂,微峰起,水出午方,廉貞收水,為大地結作。
來龍乙方立寅山申向,辛水來,水出丁位,丙峰,橫財格。
來龍醜方甲山庚,戌水入局,水出未方,未方山峰秀圓。
來龍艮言立卯山酉,乾水入穴,水出坤字,天市獻秀方可合格。
來龍寅方立乙山辛,亥水入,子水入,水出申字,申峰起鼓。
來龍丙方立辰山戌向,壬水來朝,水出庚字,太微峰起。
來龍午字立巽山乾,子水入堂,水出酉方,乾方現官星合格。
來龍丁方立巳山亥向,癸方朝水,辛方出水,天乙把關為合格。
來龍辰位立丙山壬向,水入局,戌方走水,玉印峰起為合格。
巽方來龍立午山子,艮水入堂,乾方走水,玉印天馬現於局中合格。
來龍巳位立丁山癸,亥字走水,寅水上堂,申方立馬,亥方帶鼓,此為合格。
庚方來龍山醜,甲水朝堂,壬字走水,見“— ”字案,主發福千祥。
來龍酉字立坤山艮,卯水上堂,子方去水,金童玉女現於局前,此為合格。
辛龍來立申山寅,乙方來水,癸字走水,艮砂圓秀麗合格。
來方過龍立庚山甲,辰水來水走,寅位峰秀,亥方立馬合格。
延伸閱讀…
坤方來龍立酉山卯,巽水朝堂,艮方走水,艮峰秀,辰峰秀,此為合格。
來龍申字立辛山乙向,巳水上堂,出水寅字,卯峰尖秀合格。
來龍壬方立戌山辰,丙水上堂,甲字走水,甲峰秀圓,見貴砂合格。
接觸幾個三僚風水先生,眾口一詞:坐度分金會教……。此,我重返三僚,認真測量幾坐古墓及祠堂坐度,看看能否發現其奧妙。
1、曾氏楊公祠,大門有鐵皮包住,門框有鐵管,左右屋角量不准,有鐵。後神位後牆測:週天295.5度,戌兼辛,大門估測辛戌縫中,即天盤辛(卦)收暌卦水,去水中乎卦。來脈無法測,龍坤申而下,脫脈,落平地結作。
2、曾氏清初墓,坐週天3度,子兼癸,上山蛇形,落田結作,右水自坤申來,出左巽巳而去,來脈壬兼亥而下,田裡跌斷,再起小泡而結坐,吐穴。據本地介紹。此墓葬下發丁多…..
3、曾氏墓,清代中葉葬,碑上寫乾兼亥,週天323度,縫中,右水到左,右地盤丁水,出地盤甲水,出文貴,發丁,離主而發……
4、蛇形祠,金蛇上樹形,是廖炳名師點。坐週天346度,壬兼子,內牆坐341度,壬兼亥,門樓坐354度,子兼壬,巳方147度方位開巷口,橫過右前方丁方牆外樓,院內水塘。
5、曾氏虎形幕,騎龍穴,坐週天243.5度,申兼庚,來龍過卦(辛),外堂水口出寅,面前水塘,左水近,右水,交於外堂。是個發丁墓……..
這些實例,供大家分析。
【4例蛇形祠,右水坤申來倒左,外堂出乙辰,院內圍牆,只能看見丙午峰,巽峰,。門樓子山,右水倒左,出巽,地盤。 】
【第5例,虎形墓,騎龍穴,墓碑有些前傾,我認真地量了碑下面底座石,243.5度,同時有一位先生測是243.5度,墓後腦上,還立有一塊望碑,是243.5度.墓左上角與右上角,安了一對眼睛.墓堂內沒有放水孔,墓圈外沿,左右各有一個不明顯出水.左是癸,右是乙,天盤.】
【每度五行,是一個方面,於360爻裡面天機線,而不是384爻。記得陳夢國先生《中國風水絕學》裡提到“傳64卦”,為何說:’傳”?可見話裡有玄機。】
地理、風水,不管你懂不懂、承認承認它存在。但堪輿、行地理、做風水是一門技術。既然是技術,則有普通非專業人士知道具“技術含量”有“訣竅”或有“奧秘”東東存在,同時存在技術水平問題。 。 。
或曰:嚇唬人。我龍真穴四象齊備藏風聚氣地方,我保證能做好!什麼開山、定基行牆、安門放水。 。 。葬金、豎碑。 。 。統統騙人!我敢說:非。做得好,那是你運氣,所謂“人行鴻運,放屁”;你走運時候去做做去試試看?你弄得焦頭爛額收拾怪! 。 。 。
可以學習、實踐、研討,但懂懂,不能裝懂!
詠都天真懂了?答曰:非。書上、網上。 。 。大家懂東西,我可能多數懂得;但書外、網外。 。 。各個行家不肯言東東,我懂!
前段某日,本地一髮蒼蒼執業風水師,自言是三僚去來,一生怎麼走運做過多少出名案例,因此收入多,所以自身世人看作“寒酸”度日者。 。 。我詠天他因緣並肩坐在一起,談論到某一些陰陽宅風水案例時候,他所斷“某例分金坐度**!”讓末學大開眼界!然後茫茫然昏昏然朦朦然如痴如醉然。 。 。 !問他,他答:師傳;你。 。 。這局是此線度方合!無它! 。 。 。哦哦! ! !
子午通先生所測量數據、曾真君超版提供數據、與下面【藏風得水】網發表數據雖然小異,但有出入——
坐山:週天344.5°,地盤壬,72穿山,60透地龍丙子,人盤分針己亥,天盤分針癸亥,盈縮60龍丙子,宿度危月燕16°。
祖星:週天331.5°,地盤亥,屏帳。
來龍:週天331.5°,地盤亥,72穿山己亥,60透地龍辛亥,峽20米。
入首:週天341°,地盤壬,72穿山癸亥,60透地龍甲子,狀如金星。
坐山:週天344.5°,地盤壬,72穿山,60透地龍丙子,人盤分針己亥,天盤分針癸亥,盈縮60龍丙子,宿度危月燕16°。
朝向: 週天164.5°,地盤丙,72穿山,60透地龍壬午,人盤分針己巳,天盤分針己巳,盈縮60龍癸巳,宿度翼火蛇1°。
廳堂神颱上放置一祭祖香爐,神颱下地面上放置一祭祖香爐。
院內挖一池塘。午巽圍一段弧形照壁,遮住院門,並院牆構成一弧形通道,狀如蛇洞。
巷道氣口:週天143°,天盤巽;
院門:位置週天184°,天盤午。
坐山:週天351°,地盤壬山兼子,72穿山甲子,60透地龍戊子,人盤分針癸亥,天盤分針己亥,盈縮60龍庚子,宿度危月燕10°。
朝向:週天171°,地盤丙向兼午,72穿山庚午,60透地龍甲午,人盤分針癸巳,天盤分針丁巳,盈縮60龍丙午,宿度張月鹿12°。
週天144°,人盤巳,廿八宿軫水蚓,;
週天176°,人盤午,廿八宿張月鹿,;
說,三合分派種種、且有真有假;
即使同一局【所謂水口定四大局】、同一“山”、同一“分金”【即72龍】。 。 。只要“度”,往往五行,局哩。 。 。分於此合;分於彼不合。 。 。
2,曾氏清初墓,坐週天3度,子兼癸,上山蛇形,落田結作,右水自坤申來,出左巽巳而去,來脈壬兼亥而下,田裡跌斷,再起小泡而結坐,吐穴。據本地介紹。此墓葬下發丁多…..
4,蛇形祠,金蛇上樹形,是廖炳名師點。坐週天346度,壬兼子,內牆坐341度,壬兼亥,門樓坐354度,子兼壬,巳方147度方位開巷口,橫過右前方丁方牆外樓,院內水塘。
承志堂,地址坐落三僚村敦敘堂後,右方上舍,蘭溪堂右側,立壬山嚮兼子午,正針,危宿十五度(木),即周天345,5度。壬龍入首,午方開門(午方開申),午門危宿10度,辛水來出巳口,立寅山申向(門樓方向)。
坐山:週天344.5°,地盤壬,72穿山,60透地龍丙子,人盤分針己亥,天盤分針癸亥,盈縮60龍丙子,宿度危月燕16°祖星:週天331.5°,來龍:週天331.5,入首:週天341°,天井放水:丁方。院內挖一池塘。午巽圍一段弧形照壁,遮住院門,並院牆構成一弧形通道,狀如蛇洞。
巷道氣口:週天143°,
院門:位置週天184°[坐山:週天351°,朝向: 週天171°,地盤丙向兼午,] 左去水天盤丁方;
曾氏祠堂“承志堂”,風水稱“蛇形祠”,名叫“金蛇掛樹”,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梅窖鎮三僚風水文化村曾氏總祠(敦敘堂)西北角背坑頭山坡上,“蛇形祠”(承志堂)是依著三僚山形蜈蚣爪子之中一條爪子來佈局,這條爪子風水家說蛇形,看這條爪子彎彎曲曲像一條下山蛇。這座“承志堂”建蛇七寸處建立祠堂,祠堂左右各一扇條形窗戶猶如蛇眼睛。曾氏蛇形祠整個構思體現風水術中房分控制,江南古建築風格。
《興國三僚武城郡氏族譜》記載,“蛇形祠”(承志堂)此宅建於明朝嘉靖間,因其地到頭結**處如犁頭火嘴,內堂直流,故取**截,作法斬,前開深池,池處作照壁製明堂洩露,花台作金水體,於龍身入首一節作翼補先天。 “蛇形祠”(承志堂)供奉是文辿公第二十六代孫石橋公,石橋公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字肖谷,生有五子。五兄弟“周知人有住宅而棲,祖應有家廟宿。肖谷太祖斯,將祖父分得遺業背坑頭宅於嘉靖年間改建石橋翁祠,定名承志堂,地址坐落三僚村敦敘堂後,右方上舍,蘭溪堂右側,立壬山嚮兼子午,正針,危宿十五度(木),壬龍入首,午方開門(午方開申),午門危宿10度,辛水來出巳口,立寅山申向(門樓方向)。昌字廳,上下兩堂,中一天井,土木結構,規模,粉刷繪畫,,大門前建有一半月金星水池,左建有數間**房,左砂護,與平房相銜接,砌一圍牆,往右延伸牆正面外一米許,走道,圍牆末端開一門樓,正面池弦弧形建一照牆,接右圍牆,前有筆架山朝拱,水秀山青,後有玄武天然屏障,花台如金龜下山勢,作法。左有龜蛇堵口,右有山水彎環,龍脈起伏,宛若金蛇渡江,故象肖為“金蛇掛樹”。
佇立祠堂前,但見四周群山環繞、山巒起伏、綿亙不絕,座座山峰西向東傾斜,形成了一個山村盆地,盆地中,陰、陽兩條溪水披珠帶玉,宛如一對孿生兄妹右邊峽谷裡飄然而來,一路上滋潤著這方水土,這方生靈。
“蛇形祠”(承志堂)上那條蛇,而,而腫,體態輕盈,擺折自如,不慌不忙,從容地北向南匍匐而下,到山腳時,突然停下了腳步,抬起頭,張開嘴巴,吐著信子,這卜則巍先生《雪心賦》中活龍活蛇一一”貴者活龍活蛇,賤者死鍬死鱔”。
楊公(筠松)仙師《撼龍經》、《疑龍經》中說”文曲形蛇形樣,若作如撒網,此星柔順情,形神生膳樣”,”文曲**來平里作,處是掌心落”。
“且如龍形有幾樣,近水近山物象,如蛇如虎各有**,形若真時**可想”。 “蛇有耳角腹腸,鼻顙如何卻福昌”。
“蛇形祠”(承志堂)坐北向南右水倒左,左後牆角砌成圓形,栽植樹,挖池塘,是避煞,消煞,左廊庇比右廊,是出煞,蓄水池和牆外彎曲通道是進一步突出“蛇”活靈活現。
“蛇形祠”祠堂後人工堆砌七級土坡名“花台”,風水里意為聚氣。花台周邊環境銜接,像曲形臥著蛇。建築和之間一切講究形勢,花台上兩棵古樟樹,“蛇形”祠堂稱為“金蛇掛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