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瑛師是我們中國近代卓越宗教領袖,他三十六歲時主張禪淨雙修,一吼堂主人。隨著他道業增進,弘法深廣,他領會永明延壽大師、蓮池大師祖師思想,淨土法門有了認識,於是他大力弘揚淨土法門,禪雙修轉變為側土。六十三歲時,他講堂開講《佛說阿彌陀解》。這是蕅益師一部淨土宗著述。
一位法師能夠講《彌陀要解》,他會得到佛菩薩加持,得到蕅益師加持,淨土事理、性相奧藏會有深入了解和把握。圓瑛大師講《彌陀要解》過程當中,「一吼堂」主人變成了「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他寫了一個聯來勉勵自己——「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念佛念法念侶僧伽。」這是他自己,實際上是身作則,我們大四眾弟子作示範。
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我們只有走「念佛求生淨土」這條道路才能出離生死苦海。我們看到圓瑛大師「一吼堂」主人變成了「三求堂」主人時候,我們地讚歎:圓瑛大師福德、智慧,眾生利益。
求福、求慧、求生淨土,這三個主題揭示了我們末法眾生修行三個科目。我們知道菩薩六度前五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是修福科目,是通修福修慧,而第六度般若是談智慧問題。修福後要導歸產生智慧。有智慧,才能使五度修福轉化一種無為功德,解脫資糧,往生淨土資糧。
所以福德和智慧如車兩個輪子,鳥雙翼,缺一不可,要相輔相成,福慧導歸淨土。這通途教法和淨土法門之間打通了一個通道。這樣,我們知道這個時代修行哪裡下手,怎麼規範我們身、口、意三業,後我們歸宿什麼地方。所以末法眾生應以「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作為修行三個科目。
延伸閱讀…
五逆謗法不能生,是否意味佛不夠普遍
延伸閱讀…
阿彌陀佛遍法界,需臨終念感通
愛幻想,能修觀想念佛嗎